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pdf_第1页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pdf_第2页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pdf_第3页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pdf_第4页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6 卷第2 期 2 0 1 7 年4 月 海洋 通 报 L lN E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 V o l_ 3 6 N o 2 A p r 2 0 1 7 D o i:1 0 1 1 8 4 0 j is s n 1 0 0 1 - 6 3 9 2 2 0 1 7 0 2 0 0 7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 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 鲁超1 ,一,石志洲1 ,一,覃宝1 , 2 ,郭玉臣1 ,一,方文l 2 , 凌信文1 ,一,徐炳旭1 , 2 ,刘炜1 ,一,李益云1 ,一,王金辉1 2 ( 1 国家海洋局宁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宁德3 5 2 1 0 0 ; 2 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 0 0 1 3 7 ) 摘要:2 0 1 4 年官井洋增养殖区溶解氧含量在4 2 4 8 6 2m C L 之间,平均值为6 7 0m g L ,在夏季形成低氧环境( 7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6 9 3 2 ( 2 0 1 7 ) 0 2 0 1 6 8 0 6 P r e lim in a r ys t u d yo nt h em e t h o dim p r o v e m e n t f o rt h ea s s e s s m e n to f d is s o lv e do x y g e nint h em a r in ee n v ir o n m e n t a lim p a c ta s s e s s m e n t : ac a s es t u d yo ft h eG u a n j in g y a n gB a y L UC h a 0 1 。,S H IZ h i z h o u l。,Q I N B a 0 1 ,一,G U OY u c h e n l2 ,F A N GW e n l2 , L I N GX in w e n l。,X UB in g X U l。,L I UW e il2 ,L IY i y u n l ,W A N G J in - h u il。 ( 1 N in g d e M a r in e E n v ir o n m e n t M o n it o r in g C e n t e r , S O A ,N in g d e3 5 2 1 0 0 ,C h in a ;2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o f I n t e g r a t e d M o n it o r in g a n d A p p lie d T e c h n o lo g yf o rM a r in eH a r m f u lA 1 9 a lB lo o m s ,S O A ,S h a n g h a i2 0 0 1 3 7 ,C h i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o no fd is s o lv e do x y g e n ( D O ) int h ec u lt u r ea r e ao ft h eG u a n j in g y a n gB a yisf r o m4 2 4m e t Et o 8 6 2m g 几w it ht h ea v e r a g ev a lu eo f6 7 0m g L T h elo wD Oc o n c e n t r a t io n ( 1 I LIllto oMk 2 期 鲁超等: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1 7 1 温升高使得饱和溶解氧含量降低;另外一方面水温 升高加速水体中养殖碎屑分解消耗溶解氧;此外水 体中初级生产力较低,产氧能力弱( 王颢等, 2 0 1 4 ) 等共同作用导致夏季低氧现象发生。 2 2 饱和溶解氧含量估算方法的探讨 海水经验公式虽然可以应用于淡水中饱和溶解 氧含量的估算,但是2 种估算方法在水温0 3 5 之间对淡水饱和溶解氧含量估算存在差异( 一0 2 2 0 0 2m g L 之间) ;可是由于淡水估算公式不仅在陆 地水体评价中被广泛引用,还被写入了徜;洋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贝蚣(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 护研究所,2 0 0 4 ) 中。因而如果简单套用海水经验 公式一方面不利于水体中溶解氧饱和含量运算公式 的统一;另外一方面不利于简化计算过程。为此本 文建议在淡水估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盐度影响因子 统一咸淡水饱和溶解氧含量的估算方法( 见公式4 , 以下称咸淡水估算公式) ,其中n 为温盐协同效应, b 为盐度效应。通过S P S S 软件对水温在0 3 5 之间和盐度在o 3 9 之间的饱和溶解氧数据( 国家 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2 0 0 7 ) 拟算得到未知参 数:a = 0 0 0 5 ,b = 0 2 4 5 。此条件能够覆盖绝大多数 中国近海自然环境条件,咸淡水估算公式与海水经 验公式的绝对误差在一0 1 4 0 2 2m g L 之间,平均 值为一O 0 1m g L ;相对误差在一1 4 1 7 之间, 平均值为一0 1 。说明咸淡水估算公式在绝对误差 和相对误差上基本可以满足在海洋环境条件下对饱 和溶解氧含量的估算。 nn一468 阳、 ”叫一3 1 6 + r + ( oXT + b ) XS 、 2 1 3 溶解氧折线指数算法的不足 1 ) 标准指数有出现非正常赋值或错误赋值情 况在海水中由于高温高盐的共同影响可以使得饱和 溶解氧含量介于5m g L 到6m g L 之问,使用第一 类海水水质标准评价时,溶解氧含量不低于6m g L 时( 即溶解氧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计算公式 分母会出现负值或者零的现象。即使上述现象出现 概率较低,但是却存在这种可能。 正常情况下,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 1 ,表明 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北京市环境保 护科学研究所,1 9 9 3 ) 。在溶解氧评价方面存在两 种例外: 当溶解氧含量等于评价标准值时,溶解氧含 量超标(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大 学,1 9 9 7 ) ;此时溶解氧标准指数为1 ,即未超标 q 匕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1 9 9 3 ) 。 在赤潮发生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所产生的 溶解氧积累在海水中,就是发生溶解氧含量过高, 但却标准指数大于1 的现象。 因而认为在溶解氧含量等于评价标准以及部分 赤潮发生时,标准指数出现错误的赋值,无法与 梅水水质标摊酚(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 青岛海洋大学,1 9 9 7 ) 一致。 2 ) 标准指数无法准确描述实际情况在溶解氧 超标的情况下,溶解氧标准指数与溶解氧含量呈现 线性负相关;同时在所有水质标准条件下,标准指 数最大值都是1 0 ,且1 的单位溶解氧含量的降低 所引起的标准指数增加值随着水质评价标准降低而 增加( 见公式1 ) 。在现实环境条件下,随着水体 溶解氧含量降低,对生物体的影响梯度增加:从生 长、到新陈代谢再到死亡( G r a ye ta l,2 0 0 2 ;王巧 宁,2 0 1 2 ) ;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过低,不足以维 持生物生命活动时,会出现大量生物死亡的死亡区 ( D y b a s ,2 0 0 5 ) 。因而认为标准指数用简单的线性增 加和唯一确定的标准指数最大值很难描述现实情 况;同时此算法也没有正确体现出饱和溶解氧含量 与评价标准变化对标准指数的影响。 2 4 溶解氧标准指数算法的改进 1 ) 分类评价条件下的改进针对溶解氧折线指 数算法出现的不足,本文建议海水水质标准对溶解 氧含量标准进行修改:将大于评价标准含量符合海 水水质标准修改为大于等于评价标准含量符合海水 水质标准。这样有利于使用标准指数法评价时,溶 解氧评价结果与其他要素的评价结果一致。然后在 修改海水水质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新的算法( 见 公式5 ,以下称新指数算法,其中D O 。为调节性溶 解氧含量,本文取值为2m g L ) 。 新指数算法用饱和溶解氧含量与评价标准的几 何平均值除以调节性溶解氧含量的商作为标准指数 指数性增加的底数;将评价标准与溶解氧含量差值 除以调节性溶解氧含量的商作为指数。通过上述修 改,标准指数赋值只能大于0 ,杜绝了标准指数非 正常赋值情况;指数函数也使得标准指数随溶解氧 含量降低呈现指数增加,修正了简单的线性负相关 关系;标准指数的响应斜率绝对值同时也随着饱和 1 7 2 海洋通报 3 6 卷 溶解氧含量和评价标准含量降低而降低,正确表达 了饱和溶解氧含量与评价标准对标准指数的影响。 将新指数算法应用到本文数据,发现一个公式计算 结果与两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折线指数法计算结果具 有相同的趋势性分布,并将不同水质标准结果较好 的分离开( 见图3 ) 。 旦堡二里竺 D 0 S 跏= ( X D O , D O , ,) 1 ( 5 ) 2 ) 现实环境条件下的改进由于海洋生物对氧 气的需求不一样( G r a ye ta l,2 0 0 2 ) ,即使在相同 的溶解氧标准指数条件下,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也不 一样:例如在长江口低氧区内多毛类是最多的底栖 生物种类,对低氧环境的耐受程度较高( 王春生, 3 结论 2 0 1 0 ;刘志国等,2 0 1 2 ) 。因而上节对溶解氧的标 准指数算法的修改只是针对现行评价体系的修改, 为了能够更好得将新指数算法应用于现实环境的评 价,需要合理选定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而不是简单 引用海水水质标准作为溶解氧评价标准。 本文建议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应该为取样层次内 适应所有( 或特定) 生物安全生存浓度值,如 Y a n g 等( 1 9 8 9 ) 建议九孔鲍鱼养殖过程中溶解氧 应该维持在5m g L 之上,所以针对本文的监测站 点的溶解氧评价标准应该取5m g L 。通过对2 0 1 4 年监测站点溶解氧标准指数分析可知,鲍鱼养殖过 程中溶解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夏季,虽然标准指数 相对较低不超过1 5 ( 见图3 右,I I ) ,但是夏季在 官井洋增养殖区内进行鲍鱼养殖时需要格外留意。 13579lll3 月份 图3 官井洋原( 左) 新( 右) 溶解氧标准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 I D O = 6 m g L ;1 I ,D O 通过本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1 ) 2 0 1 4 年官井洋增养殖区表层海水溶解氧 含量在4 2 4 8 6 2m # L 之间,平均值为6 7 0m g L , 并在夏季发生低氧现象;水温对溶解氧年度含量变 化起到主要因素。鲍鱼养殖过程中溶解氧的影响主 要发生在夏季,虽然标准指数相对较低不超过1 5 , 但是夏季鲍鱼养殖时仍需要格外留意。 ( 2 ) 鉴于饱和溶解氧含量计算方法不统一,并 考虑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饱和溶解氧 j j “i_ ;女m j - i一 爨期i獭舞嘲篓。嗨c n 579 月份 5 r a g L ;m ,D O 1 1 4m 含量计算公式使用的广泛性,建议在此公式的基 础上加入盐度影响因子,统一饱和溶解氧含量的计 算方法。 ( 3 ) 现有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存在无法正 常赋值、错误赋值以及无法准确描述实际情况等不 足。建议在好每水水质标准中溶解氧的分类标准 范围由大于改为不小于确保与其他指标一致的基础 上,提出新的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修正了原 有计算公式的不足,并得到本文数据的检验。针对 现实环境中的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过程中,不能简 单引用海水水质标摊勘中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进 行计算,本文建议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为取样层次 0 5 0 5 O 5 0 5 O 4 3 3 2 2 , O O :三t O 5 O 5 0 5 O 5 O 4 3 3 2 2 1 l O O :兰o 2 期鲁超等: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初探:以官井洋为例1 7 3 内所有或特定生物安全生存浓度。 致谢与声明:感谢朱峰提供的原始数据;感谢 其他同事在数据处理与写作过程中的帮助。本文在 淡水饱和溶解氧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同时适应 淡水和海水的饱和溶解氧计算公式,简化了溶解氧 标准指数计算过程。并针对溶解氧折线指数算法的 不足,提出了新的指数算法,弥补了折线指数算法 的不足;但引入了新的未知参数( D O a ) ,使得本 文的取值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在线监测数 据溶解氧探头在夏季受到污损生物的影响,溶解氧 数据出现较大波动。 参考文献 D y b a sCL ,2 0 0 5 D e a dz o n e ss p r e a d in ginw o d do e e K n s B io S c ie n c e ,5 5 ( 7 ) :5 5 2 5 5 7 G r a yJS ,W uRS ,O rYY ,2 0 0 2 E f f e c t so fh y p o x iaa n do r g a n ic e n r ic h m e n to nt h ec o a s t a lm a r in ee n v ir o n m e n t M a r in eE c a lo g y P r o g r e s sS e r ie s ,2 3 8 :2 4 9 2 7 9 Y a n gHH ,T in gYY ,1 9 8 9 L a n d - B a s e dC u h u r eM e t h o do fT a iw a n A b a lo n e T a in a nB r a n c h ,T a iw a nF is h e r ie sR e s e a r c hI n s t it u t e , T a in a n ,T a iw a n 4 3P P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H J t T2 3 1 9 9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地面水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 9 9 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 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G B T1 2 7 6 3 3 2 0 0 7 ,海洋调 查规范第四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2 0 0 7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大学,G B3 0 9 7 1 9 9 7 , 1 9 9 7 海水水质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G B T1 9 4 8 5 2 0 0 4 ,2 0 0 4 海洋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李道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