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_第1页
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_第2页
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_第3页
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_第4页
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 应试辅导:沈从文边城文本解读 沈从文小说中的边城,是如此宁静、祥和,生活在那儿的人们是如此幸福自足。与其说是那个环境决定了小说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倒不如说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投射出一个外部世界。自然的风雨长养着翠翠萧萧三三这样的灵秀少女,河街的客船烟火慰藉了柏子这样的穷苦水手,顺顺水保们虽有些钱势,却同平民打成一片。边城,是作品中众多人物心目中的边城,而非作者刻画的人物生活的环境。 边城的人们如此善良、纯真,却演绎着一个悲剧故事,且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然地发 展着,人物的言行、情感、性格、命运无一不如沱江的水自然向前,势不可挡,作者根本无法控制它的走向。这正是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悲剧所在,也正是小说艺术上的成功所在。 一、节日风俗 ——主人公翠翠心目中的样子。 小说写道 “中国其它地方正如何不幸挣扎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受到。 ”这正是边城的2 / 7 人们生活幸福祥和的重要原因。 边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河街上端午赛龙舟的鼓声更是让数里外的黄狗和人们都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氛围。然而,那 点迷人的鼓声却把萃萃带到了一个过去的节日 ——两年前的端午节。两年前的翠翠,十三岁左右,随祖父进城看划船,凑热闹,起初,祖父是她唯一的依靠,情感的寄托。但祖父突然离开,久等不见。于是,纯真的女孩心中闪过一丝恐惧: “假若爷爷死了? ”随着暮色的加重,这样的念头一再闪现于脑海中。热闹过后是无尽的孤寂,而孤寂无助中却邂逅了那个一地出名的俊美少男傩送。船总的儿子不但正直勇敢,在泅水追鸭赛中表现突出,还十分关心孤独的少女。于是,翠翠情窦初开,在纯真的心灵中埋藏下了属于自己的 小秘密。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端午节又同祖父到河街去看那划船。没有见到撩拨自己心绪的少年,仅仅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人,听到这个人说过的那句 “大鱼来咬你 ”的话也觉得甜蜜,抿起嘴唇笑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并没有变化,然而翠翠心中最甜蜜和陶醉的是那回忆中的时隔两年的端午节,唯一的原因是有一个少年偶然闯进了主人公的心灵中,或者说,闯进了其生命中。 3 / 7 二、爱情甜蜜 ——翠翠心中的味道 萃萃在心中默默地惦记傩送,以至于和傩送有关的地名、话语都令她心驰神荡。然而,他们 只见过一次面,只说过几句话。可谓真正的一见钟情。在现实中,这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作品中人物身上,这又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在边城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有着符合这里的情感人事逻辑。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也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这样一个纯美的少女,自然会为另一个纯美的少年动心,何况,是一个人令许多女人都动心的少年。傩送在白鸡关滩入水救人, 被当地女人看见,有人在住宿的棚子边上为他唱了一夜的歌。于是,萃萃的情感、忧愁、命运也由此而顺顺当当地向前发展着。 三、对话的困难 ——悲剧爱情的催化剂 对话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话语向读者展现自己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走向。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因为它总是在表达着人物对他4 / 7 人、对世界的自我理解,不可能真正达到沟通思想与情感,很多时候甚至存在较大的反差。于是,造成了表面上和谐氛围下的潜在矛盾。傩送第一次见到翠翠时,想请她到自己家中,便说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这句话本来处于好意,而且说得极明白。但翠翠却误会了别人的好意,本来从不骂人的她却骂了一句 “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骂人,违反了翠翠的性格,却真实地展示了少女的心理:久等爷爷不见而焦急,水手谈论娼妓的粗话在她纯洁而萌动的春心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无以为眼前的陌生男子是轻薄之人。第二回合的对话更妙,看似针对黄狗,却是说给人听。 “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 ”说话人本是讽刺听话者,而听话者却误以为是女孩子的一番好意。对少女翠翠而言,此时误会越深,往后羞愧感越强烈,对少年男子的印象越深,好感越强烈,以至于见此一面,便以心相许,这份情越发显得真切、自然。从傩送这样一个豪爽开朗的男孩来说,萃萃那不会骂人的一句骂语和一句对黄狗说的话如此天真可爱,于是,也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一见倾心。 翠翠和祖父的对话也显得各说各话,各自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且看下面一段对话: 5 / 7 祖父说 ‘顺顺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爷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 ’ 翠翠 说 ‘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 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 ‘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 ’ 翠翠就说: ‘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气! ’ 在这段对话中,两个人完全没有形成思想情感的交流。祖父年过七旬,翠翠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牵挂,又想到翠翠母亲的悲剧重演,他心中所急的便是帮翠翠找个好人家。因此,听到大老夸奖翠翠,大老的父亲顺顺又如此关心翠翠的年龄婚 事,自然十分开心。因此,十分开心,甚而得意忘形。人在开心时自然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更不能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 “翠翠,别闹,我摔倒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 6 / 7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 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 …… 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在清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 祖父真的明白翠翠的心思?人与人最大的隔阂就在于自以为你懂得别人。即便是两人想到了 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两个人的心思也是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高明的作者说“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 ”确实如此,祖父想到的只是顺顺一家都是好人,如果能够与这样的人家攀亲,无疑是最令人满意的,祖父的记忆止于当天和顺顺家的谈话。而翠翠则在心中牵挂着一个心仪的男子,她的记忆止于两年前的端午节。 在往后的情节中,众多人物间的对话都显示着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内在逻辑关联。然而也都呈现了对话本身的困难,难以达到真正的沟通。祖父心事重重却不为翠翠觉察;顺顺家大儿子因情出走遇难后,一家人对 老人的态度明显变化,老人却不顾别人的情绪一再上门询问;祖父本就不太会讲话,为7 / 7 了孙女却一再讨好二老傩送,说话极其不得体;傩送本来有一次机会再见到翠翠,翠翠却躲在山间不出来撑渡船。于是,误会更多,沟通更难。终于,面对预示着财富的碾坊和预示着贫穷的渡船,和谐的顺顺家出现了争吵,二老出走,守渡老人在焦虑中死去,留下孤独的女主人公在苦苦等待那个曾让自己灵魂浮起来的人,在无法沟通的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