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__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ppt_第1页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__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ppt_第2页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__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ppt_第3页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__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ppt_第4页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__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一、粘性末端的连接,DNA连接酶把相互靠近的5端磷酸与3-OH连到一起单酶切、双酶切,第一节DNA的体外重组,DNA的体外重组: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这种重新组合的DNA称为重组DNA。,(一)直接连接,T4DNA连接酶虽然能连接平末端,但效率很低,只有粘性末端的110%。,5,5,5,5,3,3,3,3,-OH,-OH,-P,-P,P-,P-,HO-,HO-,5,3,-OH,-P,P-,HO-,5,3,二、平末端(bluntend)的连接,(1)同聚加尾法,(二)人工加尾形成“粘性末端”,DNA末端转移酶能在没有模板的情况下给DNA的3-OH端加上脱氧核苷酸。,原理:,分别给载体和插入片断加上互补的核苷酸。,加尾碱基互补,缺点:,优点:,能把任何片段连接起来,操作繁琐;外源片段难以回收;同聚物尾巴影响外源基因表达。,非酶切位点,(2)衔接物(linker)连接,Linker:,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一段10-12bp的,具有一个或数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平末端双链寡核苷酸,GGAATTCCCCTTAAGG,EcoRIlinker:,(二)人工加尾形成“粘性末端”,(1)多核苷酸激酶处理,(2)T4连接酶连接,(3)限制性内切酶消化,(4)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二)人工加尾形成“粘性末端”,(3)DNA接头(adapter)连接法,adapter,一头平末端、另一头粘性末端(某种酶切位点序列),Blunt-endedDNA,5p-GATCCCGG-OH33HO-GGCC-p5,BamHIadapter,P-,-P,5p-GATCCCGG-GGCC-,-CCGG-GGCCCTAG-P5,接头与接头以粘末端连接,影响与DNA片段的连接,优点:,连上后就能用。,缺点:,先用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IP)处理接头,水解掉其5端的磷酸,防止自我连接。,防止自我连接,5p-GATCCCGG-GGCC-,CCGGGGCCCTAG-p5,Blunt-endedDNA,5p-GATCCCGG-3GGCC-p5,BamHIadapter,P-,-P,5HO-GATCCCGG-GGCC,CCGG-GGCCCTAG-OH5,5HO-GATCCCGG3GGCC-OH5,nick缺口,nick缺口,HO-,-OH,CIP处理,T4ligase,虽然有缺口,但仍然能与DNA片断连接T4多核苷酸激酶处理使5磷酸化,三、PCR产物的连接,1.在引物的5端设计酶切位点,符合载体的多克隆位点;,(1)设计原则,(2)带酶切位点的引物的结构,3端1520bp与模板互补;5端内切酶识别序列保护碱基,避免与所扩增的DNA片断内部酶切位点重复。,三、PCR产物的连接,1.在引物的5端设计酶切位点,请设计一对PCR引物,在N端和C端分别加一个EcoRI(GAATTC,保护碱基GCA)和BamHI酶切位点(GGATCC,保护碱基CGC),另外,各含有18个同该基因同源的核苷酸,能够用于扩增该基因的编码序列。写出P1和P2的引物序列。,带酶切位点的PCR产物,GCAGAATTC,PCR产物,5-,-3,CCTAGGCGC,PCR产物,-5,3-,CGTCTTAAG,GGATCCGCG,EcoRI位点,BamHI位点,AATTC,PCR产物,5-,-3,CCTAG,PCR产物,-5,3-,G,G,EcoRI,BamHI,两头各有一个粘性末端!,A,A,dNTP,T,T,dTTP,TaqDNA聚合酶,载体,PCR产物,TA,TA,三、PCR产物的连接,2.与T载体直接连接,三、Gateway载体构建系统,噬菌体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高效的实现DNA序列在多种载体系统的转移。,入门克隆,改造过的各种表达载体,三、Gateway载体构建系统,(1)创建入门克隆BP反应:attB+attPattL+attR,产物:入门克隆,入门克隆,改造过的各种表达载体,三、Gateway载体构建系统,(2)构建表达克隆LR反应:attL+attRattB+attP,产物:表达克隆,入门克隆,改造过的各种表达载体,第二节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一)转化(transformation),大肠杆菌捕获质粒DNA的过程。,(三)转染(transfection),受体菌直接捕获噬菌体DNA的过程。,(二)转导(transduction),借助噬菌体把外源DNA导入细菌的过程。,(一)转化(transformation),(1)热激法(heatshock),(2)电转化法(electronporation),(3)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4)接合转化,制备感受态细胞,增加受体菌细胞膜的通透性,(1)热激法,目的,感受态细胞:处于能吸收外源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的细胞,制备感受态细胞,1、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置于0的CaCl2低渗溶液中,细胞膨胀成球形,处于感受态;2、将感受态细胞与DNA混合,Ca2+与DNA结合形成抗DNase的羟基-磷酸钙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3、经42短时间热激处理,细胞吸收DNA复合物;4、在培养基中生长数小时之后,球形细胞复原并增殖。,(1)热激法,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转化DNA的原理,10ng载体DNA,100L感受态细胞,冰浴30min,4212min,加入1mLLB培养基(Amp-),37振荡培养1h,10-100L转化液涂Amp平板,吸附DNA,摄入DNA,操作步骤:(p140),转化率:106-108/gDNA,(2)电转化法,原理:在高压脉冲下,细菌细胞表面形成暂时性微孔,重组DNA通过微孔进入细胞后,脉冲结束,细胞恢复原状。实验简单,不需要制备特殊的感受态细胞,“感受态”:清洗处理,在低温下使细胞处于无离子区且有甘油或蔗糖等保护剂的悬液中,保证电击过程中细胞不被击穿而死亡。,转化率:1091010/gDNA,(二)转导,由噬菌体和细胞病毒介导的遗传信息的转移过程,(三)转染,噬菌体DNA不经过蛋白包装成病毒颗粒,直接被感受态细胞捕获的过程。,与转化无本质区别,体外包装好的重组噬菌体感染受体菌,形成噬菌斑。每gDNA能形成106个噬菌斑,现在把DNA转移至动物细胞的过程也称转染,体外包装过程,二、重组DNA导入真核细胞,(一)导入酵母细胞,原生质体转化碱金属离子介导的完整细胞转化PEG1000转化法电击法,(二)导入植物细胞,(三)导入动物细胞,1.利用原生质体进行转化,酵母,原生质体,感受态,酶去壁,CaCl2PEG,插入外源基因的载体,共转化:将两个以上的基因同时导入感受态细胞的方法,转化,转化细胞达原生质体总数的1%2%,转化率受再生率影响共转化的原生质体占转化子总数的25%33%,酵母,0.1mol/LLiCl处理,感受态,2.碱金属离子介导的完整细胞转化,热激,涂布选择性平板,筛选转化子,吸收线性DNA能力明显大于环状DNA,两者相差80倍转化率:103个/gDNA;共转化现象极少,4.电击转化,(1)适于原生质体和完整细胞(2)转化率高,105个/gDNA(3)单链转化率高于双链,3.PEG1000转化,PEG处理酵母细胞,可获得类感受态,用于转化,二、重组DNA导入真核细胞,(一)导入酵母细胞,载体介导的转化(农杆菌介导)DNA直接导入(基因抢法、电击法等)种质系统法(花粉管通道法等),(二)导入植物细胞,(三)导入动物细胞,(二)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遗传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的T-DNA区,形成重组DNA,(二)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遗传转化方法,将重组DNA转入含有Vir致病基因的农杆菌,(二)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遗传转化方法,通过农杆菌侵染植物外植体,(二)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遗传转化方法,将含有外源目的基因的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在饲养平皿的滤纸上培养2天,叶盘法的具体操作,又称生物弹击法、微弹轰击法,借助高速金属微粒将DNA分子引入活细胞的转化技术。,金属微粒加速,进入受体细胞,2.基因枪法(genegun),具体操作,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DNA,混合入电击缓冲液,电击处理,愈伤组织,幼苗,分化,3.电击法(电穿孔法),选择培养,二、重组DNA导入真核细胞,(一)导入酵母细胞,1.磷酸钙沉淀法2.脂质体介导法3.显微注射法4.DEAE-葡萄糖转染法,(二)导入植物细胞,(三)导入动物细胞,原理:,(三)导入动物细胞,1.磷酸钙沉淀法,通过磷酸钙-DNA共沉淀,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依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平皿上最多能有10%的细胞能吸收DNA沉淀。,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大批量转染、对细胞毒性小、效果稳定,但转染效率低。,2.脂质体介导法,脂质体包埋DN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应用玻璃显微注射器,直接把外源DNA注射到宿主细胞核里,使其整合到染色体上。,3.显微注射法,1)外源基因制备:线性化的质粒或目的片段2)收集受精卵:受孕后几小时内3)显微注射:将外源基因注入受精卵的雄原核4)受精卵移植,二乙氨乙基(DEAE)葡聚糖为多聚阳离子试剂,能促进哺乳动物细胞摄入外源DNA。,4.DEAE-葡萄糖转染法,葡聚糖,葡聚糖,DEAE-dextran,外源DNA,细胞,混合,DEAE-dextran对细胞有毒,常采用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吸附到细胞表面后被细胞吞入,部分DNA可以进入到细胞核里。,4.DEAE-葡萄糖转染法,三、转化率及影响因素,转化率(cfu/gDNA):每微克重组DNA转化后,接纳DNA分子的受体细胞的个数,即阳性克隆数。,(一)转化率的计算:,转化率产生菌落的总数/DNA的加入量,三、转化率及影响因素,例:取1l(0.1ng/l)完整的质粒转化100l的感受态细胞。向转化反应液中加入900l培养液,让细菌恢复一小段时间,取100l铺板。培养过夜,产生1000个菌落,转化率为多少?,转化率1000/0.01ngDNA=108cfu/g,三、转化率及影响因素,例:某一DNA重组实验的重组率为20%,转化率为107cfu/mg天然载体,经酶切和连接处理后的重组载体转化率比天然载体约低100倍,欲获得104个重组克隆,需要投入多少重组载体DNA进行重组实验?,104107cfu/mg10-2a20%重组载体a=0.5mg,三、转化率及影响因素,普通的亚克隆实验:1106cfu/gDNA;更复杂的亚克隆:1107cfu/gDNA,如有限量的DNA的转化,T-A克隆;构建文库:1108cfu/gDNA。,1)载体DNA类型、大小;重组DNA浓度、纯度2)受体细胞3)转化方法:同一转化方法技术参数影响转化率,(二)转化率的影响因素,三、转化率及影响因素,一、载体表型选择法二、根据插入基因的表型选择三、DNA电泳检测法四、PCR检测法五、核酸杂交检测法六、免疫化学检测法七、DNA序列分析,第三节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1.抗药性标记及其插入失活选择法,pBR322质粒上有两个抗性基因:Tetr和Ampr。Tetr上有插入位点BamHI和SalI;Ampr上有插入位点PstI。,一、载体表型选择法,2.-半乳糖苷酶显色反应选择法,-半乳糖苷酶,X-gal,半乳糖,5-溴-4-氯靛蓝,+,深蓝色,-半乳糖苷酶使X-gal分解成蓝色产物。,利用插入的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特性进行直接选择。,转化进来的外源基因产物能够弥补受体菌株的突变型缺陷。,二、根据插入基因的表型选择,1.弥补缺陷,his-,his+,受体菌:,外源基因:,在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例:抗生素抗性,抗性基因载体,外源DNA,连接,转化受体菌,抗生素培养基平板,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克隆才能生长,使被转化的受体菌表现出外源基因的表型。,2.增加新性状,有插入片段的重组载体的分子量比野生型载体分子量大。,1.直接电泳检测法,从转化后的菌体克隆中分离质粒,电泳、比较其分子量。,三、DNA电泳检测法,Marker,载体,重组克隆,2.酶切电泳筛选法,根据外源DNA序列的限制性酶切图谱,选一两种内切酶切割,电泳后比较电泳结果:DNA带数和长度。,一般用重组时的内切酶将外源DNA切出,单,双,四、PCR扩增检测法,应用PCR反应扩增出预期DNA片断,(1)从重组克隆中提取质粒(或DNA);,(2)用外源DNA插入片断引物作PCR;,(3)凝胶电泳;,(4)是否有条带产生,条带大小是否正确。,五、核酸杂交检测法,1.Southernblotting,从宿主细胞中提取DNA,用探针杂交。,2.Northernblotting,主要检测插入片断是否被转录。,从宿主细胞中提取RNA,用探针杂交。,3.Westernblotting,在蛋白质凝胶电泳以后,用转膜和免疫的方法检测胶上的蛋白质泳带。,(SDS-PAGE),点样,电泳方向,检测,3.Westernblotting,4.原位杂交筛选,利用抗体作为“探针”,检测产生外源DNA编码的抗原的菌落或噬菌斑。,六、免疫化学检测法,对表达产物的检测。蛋白蛋白“杂交”,放射性抗体检测,与菌落杂交相似,DNA测序是最为准确的重组子鉴定方法,可以鉴定重组克隆序列是否准确无误。,七、DNA序列分析,(1)大肠杆菌的-D-葡萄糖醛酸糖苷酶(-D-glucuronidase,GUS);(2)细菌和萤火虫的荧光素酶(Luciferase);(3)水母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