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校(二)中学——谷山中学_第1页
忆母校(二)中学——谷山中学_第2页
忆母校(二)中学——谷山中学_第3页
忆母校(二)中学——谷山中学_第4页
忆母校(二)中学——谷山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忆母校(二)中学 谷山中学 忆母校(二)中学 谷山中学 1989 年,我到谷山中学读书。 说起进入中学,还有一段故事。大概是 1987 年开始,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五年级没有考上初中的,就再读一个六年级,我姐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又提前入学,不满 6岁就读一年级了,当时爸爸想让她再读一年六年级的,但是,她的班主任老师说她的学习没有问题,爸爸才让她去上中学的,可是,上中学以后,姐姐的数学老是不及格,爸爸很是着急也很后悔。 1988 年,中学招生没有招满,就准备从我们这一批正在读五年 级的学生中择优录取一批学生进中学,暑假里,在南西中心小学开了一个补习班,由全乡各所小学选派 2 3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去学习,我还记得,我们班选了我、余灿云、张伟芝三个同学去了。中心小学离我家很远,走小路都要四十几分钟,要翻过一座小山,还要经过好几个村庄,骑单车走大路也很远,大概也要半个小时,所以我经常走小路去上学。离家远的同学中午都不回家,早上就带了午饭在学校吃。当时是暑假,天气很热,饭菜很容易变馊,我们一般是早上起床煮好饭,装在搪瓷缸里,带的菜以腌制菜为主,还有辣椒萝卜或者腐乳,最好的就是煎一个荷包蛋,中午 都是吃冷饭冷菜。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有个叫吴青山的2 / 6 同学,下午放学经常会踩单车送我回家。学习结束后,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学,但是,爸爸担心姐姐的经历在我身上重现,坚持要我再读一年六年级。我去桑梓小学报道,换了一个新班主任,我向她说明,因为去上补习班了,每天都有作业,所以没有做暑假作业,她很严厉地说,必须凭完成好的暑假作业来报道。我觉得很委屈,回家就哭了,跟爸爸说,我要去上中学,可爸爸坚决不同意,也不肯去跟新的班主任老师说明情况。我只好乖乖地在家写作业,一个下午,就把一本厚厚的暑假作业全都做完了。 就这样,我 1989 年才上中学,学校坐落在一个山谷里,没有围墙,不管学生从哪个方向来学校,都得翻过山坡,才能到达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山里中学。学校离家大约 3 公里路,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但是习惯了走路上学,谭小翠经过我家时,经常会在家对面的马路上喊我的名字,我们虽然不在一个班,还是经常一起上学、放学。因此,我们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报到时,每个学生都要交米,中午由食堂蒸熟,中午吃热饭和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菜。由于我和姐姐每天早上都要带菜,妈妈觉得太麻烦,当时,我爸爸在学校担任副校长,妈妈埋怨爸爸从来不 晓得照顾一下两个女儿,一个学期之后,我和姐姐都到学校的食堂和老师们一起吃饭。 我就读的 48 班是个教师子弟班,有我、叶琴、李珊三3 / 6 个教师子弟,现在想一想,当时吴老师的压力一定挺大的。我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当时,我们的考试都是打分数,而且要排名的,期末考试会在全年级排名,我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总是排着前三名,大部分时候都是第一名。学习并不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压力,爸爸妈妈从来不检查我的作业,晚上还不准我晚睡,总是催我早点睡觉。有一门学科是令我头痛的,我的地理学得很差,还有几次不及格的经历。碰到 选择题,我只好用抓阄的办法来选答案。爸爸警告我,初二地理参加会考,会考不及格,中学不能毕业,所以地理成绩必须过关。初二的第二学期,我把复习的主要经历都花在了背诵枯燥难懂的地理复习资料上,终于考了九十几分。学习其他学科,对我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所以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最记得的是,我们当时有个团员活动,我们班联系了一个五保户,每周末都轮流到五保户家里做劳动。我们联系了住在我们村的五保户贺五娭毑,每周派一个小组去她家,我是班 长,所以每周都去,我们帮她挑水,打扫卫生,还清理了下水沟。有一次,她说,她有个困难,就是每年要到本队的各家各户家里去要粮食,有些人家还不肯给,希望我们帮她想办法解决。我们去请教班主任吴老师,他说可以写信到乡政府,直接交给乡长,我们还真的这么做了,那个熊乡长第二天就到了我们村上,村长后来跟我妈妈说,一看信就晓得是哪个写的。 4 / 6 读中学时,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每次写作文或者参加作文比赛,我总能从自己的日记里找到素材,所以基本不写作文草稿。初二那年,初中生杂志举行 “ 身边的雷锋 ”征文比赛,我居然得了一个 一等奖,作文还发表了。当时,许多中学生手中都有这本杂志,所以,我还交了很多笔友。我记得,我还得到了我人生的第一笔 30 元稿费。 我读初三时,爸爸当校长了,当时,他念叨得最多的就是,流失的学生真多啊!我们进中学时,有三个班的学生,每个班有五十来个学生,到初三时,就只有两个班的学生了,学校便根据初二的期末考试成绩对我们重新分班,我还记得,我是第一名,分在 48 班,第二名、第三名,分在 47 名,第四名、第五名,又分到 48 班,就这样分下去,每个班也只有四十几个学生。由于重新分班,原来的 46 班没有了,原来的班级的 同学基本上打乱了,大家又有了新的同学,谭小翠终于又和我同班了。而原来的 46 班的同学深爱着自己的班主任,对新的班主任有很深的抵触情绪。初三的学习也谈不上很紧张,假期里稍微补了一点课,每个月都有一次月考,把每个同学的各科成绩、总成绩、全年级排名情况都写在两个教室之间的黑板上。我的爸爸经常亲自做这项工作,粉笔字写得工工整整,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前三名,我想:他每次写到自己的女儿的名字和成绩时,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吧! 5 / 6 读初三时,有部分离家远的学生申请住校,其实就是住在老师家里,请老师辅导学习。爸爸当时也有一间 办公室兼卧室在学校里,每当不想回家时,我就会跟爸爸说一声,睡在他的房间里。其实晚上也没有搞什么学习,主要是想和一些朋友在一起玩,我、谭小翠、谭春艳几个人,玩过一个游戏,把自己喜欢的男孩子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揉成纸团,再抓阄,看谁能抓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初三挺好玩的,大家经常串门,玩得要好的同学从这个家里走到那个家里,一两个人走着走着成为十几个人,到月亮岛野炊很多次,到同学家里吃饭很多次,有时候玩得太晚,就在同学家里住下来。那时家里也没有电话,父母对我们也挺放心的,玩过几天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 我毕业之后,家里还搬到学校住过几年,就在大礼堂后面的一排房子,一共三间,我还在礼堂里教李芳芳、吴静几个教师子弟跳阿拉木汗、黄鹂与蜗牛 同样因为拆迁,学校的山谷都化为了平地,四周全是新建的楼盘:长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