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丽江古城考察报告 x x 学校 丽江古城考察报告 艺术设计系 专班 业: 景 观 设 计 级: 景 观 一 班 学生姓名: xxxx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6 年 7 月 7 日 目录 一、设计背景 .1 二 、 设 计 概念 .1 三 、 设 计 元素 .3 1、水 2、街 3、桥 4、民居 四、周边环境 1、黑龙潭 2、五凤楼 3、束河古镇 五、周边交通道路系统 六、内部交通道路系统 七、绿化系统分析 八、总体设计分析 九、分项分析 1、木府 2、古城大水车 3、四方街 4、福国寺 5 、玉龙雪山 .2 / 18 . . . 3 3 4 5 6 6 6 7 7 8 8 8 10 10 10 11 12 13 一、设计背景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3 / 18 拔 2400 余米,全城面积达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 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古城现有居民 6200 多户, 25000 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 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二、设计概念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4 / 18 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 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古城现有居民 6200 多户, 25000 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 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 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 三、设计元素 1、水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水元素的大量引入,使丽江古城无法按照“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制度的建成,而采取一种较为自由的城市空间格局。城中无方整5 / 18 的道路网,也没有严谨的城市轴线。 2、街 古城中的古街是古城建筑的特色之一,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 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 4000 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姓名: * *专业:环境设计 班级:环艺 1102 学号: *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大理、丽江 2016 年 04 月 前言 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6 / 18 西横跨公里,南北纵长 990 公里。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4500 万人。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 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云南自古便有“万绿之宗,彩云之南” 的美誉,在那淳朴而宁静的地方,有着深远的历史和古老的少数名族文化。它用真诚引领着游人的向往,用心勾勒出一张张善良的面孔。为了充实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民间艺术的了解,为我们的设计注入民族的血液与真实情感,在学校及系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对云南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了解的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及生活方式,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目录 1. 城 市 历 史 文 化 建 筑 景 观 调 研 丽江 .4 丽江简介 .4 丽 江 古 城 格 局 构 成 方7 / 18 式 .4 丽江的建筑特点 .4 丽江的街道特点 .5 街巷与市场 .6 2.城市历史文化调研 大理 .6 双廊镇概况 .6 双 廊 镇 空 间 形 态 与 结构 .7 城镇空间的构成 .7 道路空间 .7 水系空间 .7 建筑形式 .7 民居建8 / 18 筑 .7 商业建筑 .8 保护类建筑 .8 建 筑 和 街 道 高 宽比 .8 城镇轴线 .8 3. 苍 山 洱 海 风 景 名 胜 区 环 境 调研 .9 苍山洱海简介 .9 洱 海 的 布 局 形 态 及 构 成 特点 .9 4. 传统寺庙园林环境调研 大理崇圣寺 .10 崇 圣 寺 简 介 及 整 体 布 局 形态 .10 崇 圣 寺 的 设 计 思 想 和 景 观 内容 .10 9 / 18 设计思想 .10 景观结构 .11 崇圣寺绿地规划设计见解 .11 利 用 借 景 扩 大 园 界 , 增 加 园 境 , 与 自 然 融合 .11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11 推陈出新 .12 利 用 石 、 山 、 树 、 池 进 行 空 间 的 划分 .12 利 用 中 轴 对 称 进 行 园 林 绿 地 布局 .12 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 .12 利 用 楹 联 、 扇 额 、 刻 石 等 创 造 诗 情 画10 / 18 意 .12 崇 圣 寺 三 塔 的 建 筑 风格 .12 1.城市历史文化建筑景观调研 丽江 丽江简介 丽江古城始建宋末元初 ,宋理宗宝佑元年 ,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 ,当地土司迎元兵入丽江 ,忽必烈授其官职并赐地名 ,丽江由此得名。元、明两代 ,丽江为州府衙门所在地。清初 ,丽江古城始称大研里,雍正元年 ,“改土归流”后 ,官署衙门均设在此 ,城市随之振兴 ,初具现在的规模。民国初年改称“大研镇”。“研”者 ,砚也。因古城四周青山环绕 ,城区绿水萦回 ,宽如一块大砚 , 同时“大研”兼寓“文 墨昌盛”之意。 丽江古城格局构成方式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是一座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的格局不同于中原地区建城所 遵循的“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 礼制。古城内没有森严的 城墙,路网结构也不规矩; 穿城而过的三条自然水系 通过毛细血管流入家家户 11 / 18 户;“经络化”设置的街 道总体特点可以用“曲、 幽、窄、达”四字概括。 以丽江古城为典型代 表的 纳西族聚落这种错落有致 的艺术处理,从世界范围 看也是极为罕见的。可以 说,这种聚落是纳西族先 民结合本民族传统,并且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而 创造的成果。 图一 丽江古城全景 丽江的建筑特点 丽江纳西族传统的民居是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以其有序的城市空间、保存完整的建筑拜体 .以及独具风格的边地少数民族风俗等方面而闻名于世。它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伦理 、宗教信仰及哲学价值观念。研究丽江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 .以及其体现出的“和合”文化的本质特征等内容,不仅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史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 .更主要的是它为当代人在建设居住环挽时提供了“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等方面可资借鉴的素材。 纳西族早期的建筑 ,是木楞式土掌房 ,尚不是现在的12 / 18 四合院式建筑。现在所见的丽江四合院民居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前后院 ,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都是明清以来逐渐成型的。纳西族民居深受汉族、白族民居影响 ,但也颇具特色。 彩云之南,梦之向往 记云南考察实践报告 考察地点:云南 考察时间: 考察摘要 学校以考察的形式,组织我们去了云南。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 了解到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立体的云南。美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自由 散发的。云南的美在于它的淳朴与宁静,它没有远离尘嚣,却让人有了 恍如隔世之感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对我们设计的重要作用,如 何巧妙地在我们冰冷的设计中渗入有温度的名族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民 族情感。 这是我们考察的主要目的。 考察内容 考察路线 13 / 18 昆明 大理 香格里拉 丽江 大理 昆明 【丽江】 一、地理位置及民族风情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 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 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 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 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 本”为仓廪,“知 ”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 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 初。古城地处云贵高原, 海拔 2400 余米,全城面积达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 6200 多户, 25000 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 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 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 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 质特征。 14 / 18 流动的 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二、丽江风景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 傍水修建,以红色 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 石上花纹图案自然 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 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 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 梁 354 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 93 座。桥 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 100 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 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 15 / 18 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 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 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 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 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 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 展的重要史料。 三、丽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古街 丽江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 砾岩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 不飞灰,石上 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 益彰。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 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 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 100 平方米的梯形小 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16 / 18 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 ,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古桥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 354 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 93 座。形式有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 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 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大石桥为古城 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 100 米,由明 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 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 石 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 10 余米, 桥宽近 4 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 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木府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 “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 1998 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 物院。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 46 亩, 坐西 17 / 18 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 15 幢,大大小 小计 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1 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初中数学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四制2012
- 境外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3节《制作多媒体作品“苏州园林”》说课稿
- 证券从业考试规则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综合试题与解析
- 小学英语听力训练综合试题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 基于OTDR曲线的通信光纤故障诊断:原理、应用与技术优化
- 基于NVivo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深度解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 NBA球星库里课件
-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校本应用考核指南
- 深筋膜徒手松解疗法读书笔记
- 2021利达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手册
- 工业厂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 结直肠癌的转化治疗
- 高中政治-专题五-第四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顺丰快递分析
- 提高住院病历完成及时性持续改进(PDCA)
- 平舌音和翘舌音学习资料课件
- 免疫学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