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_第1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_第2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_第3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_第4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 莲 山课件 m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一、明确考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考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命题题型上看,选择题( XX 广东文基卷12 题)和主观题( XX 江苏卷 37 题)均有。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之魂 (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是维系 ; 是支撑; 是推动,是。 ( 3)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熔炼于,玉成于 ,彰显于。 2 / 10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永远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 ( 1)地位: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 这个主题。 ( 2)作用:是的一面旗帜,是的精神支柱。 ( 3)特点:爱国主义不是,而是。在当代中国,爱国与 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 1)民族精神作为的结晶,随着而不断 丰富和发展。 (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 ,鲜明的 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其增添新的 把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等 3 / 10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 1)必要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 是的必然要求 是的要求(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保证) 是的需要 ( 2)途径 最重要的是发挥 “” 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 “ 主心骨 ” 。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必须正确对待。 必须与以为核心的相结合。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为 。 ( 2)青年的历史使命:人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四、重点问题探究 中华民族精神 4 / 10 1、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为什么? ( 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 3、怎么样?(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对应练习】 、( XX 广东文基 12)孙中山 “ 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 ” 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 XX 年第 2 期瞭望刊登了一篇名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该文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引起网友热议。文章指出:“ 人们一谈起爱国,往往就会联想到金戈铁马,血洒疆场。实际 上,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之时,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 这说明()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c.爱祖国与爱社5 / 10 会主义是一致的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XX 江苏卷 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 90 周年。某校高三 (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 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 XX 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 “ 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 ”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 有同学跟帖认为, “ 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 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五、时政热点链接 XX 年 10 月 1 日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6 / 10 成立 60 周年盛大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大举措,对于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XX 年,我国接连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严峻形 势,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夺取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就。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国内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XX 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在这样的时机举行国庆首都阅兵,对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舞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结合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举行国庆阅兵的意义? 7 / 10 六、巩固训练 1、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首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乐府游子吟,深深地牵动着无数海内外游子爱国爱家 的情感,形成了中国的游子文化。游子文化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具有团结统一的精神 2、 XX 年 5 月 2 日,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做了重要讲话,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A.B.c.D. 3、在某班一次以 “ 如何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 ” 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 看到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8 / 10 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忽视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 “ 主心骨 ” 的作用 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和途径 A.B.c.D. 4、材料一: XX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30 周年,同时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历经了雨雪冰冻灾害、 “314qd 打砸抢事件 ” 、 “ 汶川大地震 ” ,使中国人经受了检验和洗礼。随着抗震救灾的胜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尤其是神舟七号顺利发射升空,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彰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 材料二:某班同学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时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献给坚强的中国 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加油,同胞!加油, 中国! 9 / 10 同学们被诗中流露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感动。 结合材料回答:( 1)当前为什么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 2)分析当前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与解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可从为什么、怎么样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答案】( 1)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 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样就能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 2)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 主心骨 ” 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