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古代寓言和神话故事:塞翁失马: 比喻事物的祸与福都是具有转换性的,即: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 至是惧怕、反感。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唇亡齿寒:比喻双方休戚相关,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古典作品名句: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物换星移:比喻时间的变化。群众的口语和谚语:颠三倒四:形容次序错乱,没有条理。 趁热打铁: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从整体上可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的,是古代汉语在现代语言中的遗留现象,古代汉语特有的语音现象、文字现象、词义现象、语法现象,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了解这些现象,不仅对于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而且对于加深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理解,都是极有帮助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并借此熟悉掌握一部分成语。我们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语音现象、文字现象、词义现象、语法现象。1古音通假古音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当成语中出现通假字时,毫无疑义应该按本字的意义去理解,而绝不能按通假字字面的意义去理解。如:博闻强识:识,通“志”,记住。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拨乱反正: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反,通“返”,回复的意思。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厉,通“砺”,磨的意思。 再接再厉:“接”指交战;厉同砺,磨快。原指公鸡相斗,每次斗前都要把嘴磨利。 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日薄西山:薄,通“迫”,接近、迫近的意思。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矢志不移:发誓立志,决不改变。矢,通“誓”,发誓的意思。矢口否认:矢同誓,立誓,指完全不承认。一倡三叹: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倡,通“唱”,歌唱的意思。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一唱百和 一唱一和)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实。华,通“花”,开花的意思。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秀外惠中:外貌清秀,内心聪明。惠,通“慧”,聪明的意思。流言蜚语:蜚,通“飞”,无根据的意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蜚短流长) 图穷匕见:(见同现)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受益匪浅:指意识或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匪:通“非” ,不是。 一暴十寒:(暴同曝)晒。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词义演变一个词,它在古代基本的常用意义,我们称之为古义,后来词义不断的引申、发展、变化,产生了新义。而成语中有部分词保留了古义。11 词义扩大。如:体:古义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后来词义范围扩大,指整个身体。五体投地:是说头和四肢这身体的五个部分都接触地面。比喻敬佩到极点响:古义回声,今义词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声响。云集响应:象云一样地集中,象回声一样的反应。比喻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或支持。色:古义指脸上表现的神情、气色,即脸色。今义词义扩大,泛指所有的颜色。声色俱厉:“色”,就是指脸色,保留古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12 词义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包括香气和难闻的气味。后来词义范围缩小,专指难闻的气味,即今天所说的臭气。 乳臭未干: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无声无臭:比喻没有名声,默默无闻,或不产生影响。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清宫除道:指打扫房屋和道路,准备迎接贵宾的到来,并不是指打扫宫殿和道路。现在的“宫”一般专指帝王的宫殿了。金:古义泛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固若金汤:“金”就是指金属造的城墙,而不能理解为黄金造的城墙。形容城池坚固。丈夫:古义泛指男子,今义范围缩小,专指女性的配偶。巾帼丈夫:指有男子汉气概的女子。这里的“丈夫”用的是古义,指男子。1.3 词义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移动到另一个范围,这种现象更是大量存在于成语中。如: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走马看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现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走马”,使马奔跑。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痛哭流涕: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木:古义树,今义木头。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抓鱼,比喻方向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木”,指的是树,不是木头。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短兵相接:意思是车轴相撞,刀剑相碰。指作战时近距离厮杀。后来也比喻双方面对面进行尖锐的斗争。汤:古义热水,今义指以汁水为主的一种副食品,如鸡蛋汤、菜汤之类。赴汤蹈火:比喻意: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行为。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努力向前冲。般用来表示决心和愿望。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出自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间接的联系,如果一方出现了问题,另一方也可能遭受祸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亡:古义逃跑,今义死亡。牢:古义关牲畜的圈,今义关押犯人的牢房。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逐:古义是追赶,今义是驱逐、赶走。夸父逐日:夸父追赶太阳,而不是赶走太阳。去:古义离开某地,今义到某地去。人去楼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偷:古义苟且,不严肃,敷衍、只顾眼前;今义指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即偷窃。苟且偷生:意思不是偷偷地活着,而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马马虎虎地活着。快:古义高兴、舒畅、痛快,今义常用义是速度高,与慢相对。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速:古义除了速度快以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招致;今义就是速度快。不速之客:没有约请而自己到来的人,这里的“速”就是由招致引申而来的邀请的意思。烈士:古义指志向远大的英雄,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建:在古汉语中是倾倒的意思。高屋建瓴:是将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刊:在古汉语中是削除的意思。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的言论。 休戚与共:(休:喜悦)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相同。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1.4 感情色彩变化。如:乖:古义乖张、不顺,今义主要指听话、顺从,贬义变褒义。 时乖命蹇: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时,指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困苦、不顺利。风流:古义象风一样;风流倜傥:由象风一样引申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一般形容有才情、潇洒不凡的人。现代义是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一般含有贬义。可怜:古义可爱;今义是怜悯和值得怜悯的意思,带有贬义。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众生的样子,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危:古义端正,引申为正直,是褒义词;而今义是危险,是个贬义词,从褒义变贬义。危言正色:指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言逆耳:意为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这几个“危”都保留古义的褒义。1.5 程度轻重的变化。如:诛:古义是责备、谴责;今义词义加重,引申为惩罚,再引申为杀死,如诛杀。口诛笔伐: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古义轻,今义重。抱恨黄泉:意为心怀遗憾离开人间。这里的“恨”指遗憾。 怨:古义仇恨,今义埋怨。古义重,今义轻。以怨报德: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属于语法范畴,但是,当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类词,它的词性改变了,同时它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词义,所以词类活用又与词汇现象密切相关。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也大量遗留在成语中。当成语中的某个词保留着词类活用现象,我们就不能按这个词原来的常用的意义去理解,而应该按活用后的意思去理解,这种活用后产生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很少用,因此也不妨看作一种古词义。细加分析,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几种主要情况在成语中几乎都存在。2.1 名词的活用2.1.1 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这是古代汉语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之一,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词类活用。如:狼吞虎咽:象狼一样吞,象虎一样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狼、虎: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鳞次栉比: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鳞、栉: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 土崩瓦解: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土、瓦: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花、月: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风驰电掣 :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风、电:名词用作状语,掣,一闪而过。日新月异:事物、景象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日、月:名词用作状语,表时间。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风、露:名词用作状语,表处所。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说。道、途:名词用作状语,表处所。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势:根据情势,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义:按照道义,名词用作状语。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车、斗:名词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工具。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 。拳、脚: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工具。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近义词】烟消云散:事物消失净尽【反义词】风起云涌星罗棋布:“星”和“棋”就分别作“罗”、“布”的状语,“星罗棋布”就是像星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口诛笔伐: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这里“诛”,程度较轻,保留古义。2.1.2 名词活用动词。如:不胫而走:不长腿却跑掉了。胫:小腿,这里活用为动词,长腿。形容消息等传播迅速。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毛:指草木庄稼,这里活用为动词,指不长草木庄稼。一面之交: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面:见面,名词活用作动词。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绸缪:修缮。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一鼓作气:比喻在劲头正盛时,一下子完成。无所事事:做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明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不郎不秀:形容不成材,没出息。2.1.3 名词意动,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如:草菅人命:把人命当野草,比喻随意虐杀人民。草菅:野草,这里活用作意动词,把当作野草。鱼肉百姓:比喻残酷剥削、任意欺凌老百姓。鱼肉:把当作鱼肉,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2.1.4 名词使动,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转变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者使宾语发出与这个名词意义相关的动作行为。如: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血:使沾血,名词活用作使动动词。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汗:使出汗,名词活用作使动动词。生死肉骨: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肉:使长肉,名词活用作使动词。2.2 形容词的活用2.2.1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 披坚执锐:披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锐利的兵器。坚、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浊、清:污水、清水,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比喻坏的、好的。从善如流:就是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驾轻就熟:驾:赶马车;轻:轻便的车;就:走上;熟:熟悉的道路。赶着轻车去走熟路。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熟练。 扬长避短:第一层解释: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 第二层解释是:宣扬别人的长处,回避别人的短处; 第三层解释:善于学习使自己擅长的技能更长,避开自己的短处。 说明:这三层解释包含了应用、交流和学习的三方面道理。 去伪存真: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弃暗投明:离弃黑暗的旧势力,投向光明的新力量。弃暗投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佐。背暗投明,古之常理。挑肥拣瘦: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肥,肥肉;瘦,瘦肉。近悦远来:履险如夷:比喻经历危险但很平安。2.2.2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不白之冤:不能得到辩解或洗刷的冤屈。白:搞清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羽毛未丰:“丰”已不仅是表示“丰满”,而是表示“长得丰满”。善善恶恶:第一个“善、恶”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称赞、憎恶”,意思是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爱憎分明。长袖善舞:有财势右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厚此薄彼: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冷淡另一方。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多用于人)循循善诱: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教导。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2.2.3 形容词意动,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如: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远:认为远,形容词意动。是古非今: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是:认为对,形容词意动。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耻:认为可耻,形容词活用作意动动词。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2.2.4 形容词使动,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如: 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富、强:使富足、使强大,形容词活用作使动动词。赏心悦目:看到美好东西而心情欢畅。赏:使欢畅,悦:使愉悦,形容词使动。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圆:使圆满、周全。2.3.1 动词使动,表示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如: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起:使起来,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沉、落:使沉、使落,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生死肉骨: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生:使活过来,动词使动。走马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走马:骑着马使马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孚:使信服,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惊:使惊动,动:使震撼,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倾国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倾:使倾覆,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沉鱼落雁:近悦远来:2.3.2动词活用作名词。成语中有的动词失去其自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它不再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发生,而是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本身的存在或者表示与这一动词有关的人或事。如;道不拾遗:“遗”已不再表示“丢失”这个动作行为的发生,而表示与其有关的物品,即“丢失的东西”。形容社会风气好。 见多识广:表明一个人的知识丰富而渊博。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经验多。 围城打援:属于军事术语,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向其他部队请求支援,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不方便行动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救死扶伤的精神。 混淆视听: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4.古汉语句式古今汉语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文字和词汇上,也表现在句法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在成语中屡见不鲜。4.1判断句式。成语的判断句式和古汉语一样有时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任人宰割的地位。4.2被动句式。保留了古代汉语特有的用“于”或“见”表被动的方式,如: 疲于奔命: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叠合板房施工方案
- 肿瘤专科护士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上肢解剖学讲解
- 脑缺血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朴朴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教学课件怎么发朋友圈
- 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查房
- 安全岗位经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自建鱼塘改造方案范本
- 怎么制作教学课件加配音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多少名观众》公开教学课件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光伏电站的运维项目方案
- 认定露天煤矿重大隐患 培训课件2024
-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详细)
- 兽药产品知识讲座
- 《神经学习与记忆》课件
- 2024心肺复苏培训课件完整版
- 小针刀治疗的应急预案
- 业务外包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