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考察报告_第1页
写生考察报告_第2页
写生考察报告_第3页
写生考察报告_第4页
写生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写生考察报告 写生考察报告 本次园林考察主要在苏州,考察对象是留园和拙政园。这两座园林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设施最齐全的四大名园其中的两座。这两座园林都是中国苏州园林的始祖和范本,对中国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在此作为我是第一次考察园林,我先介绍一下留园。留园的历史有史料记载,院内建筑布局精致,其实众多而知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虽然占地小,但是里面的布局让人感觉在梦境一般。留园的建筑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 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但是我觉得整体有点小气,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般都是官场失利,隐居于此,想把自然界中的美景尽收于自己院内用仿造的形式在院内表达过来。 留园分西区、中区、东区 3 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 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2 / 14 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 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 、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用的最多的太湖石,有名败家石,古代许多有钱人都是因为喜爱太湖石,而搞得倾家荡产,所以太湖石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太湖石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皱;透;漏;瘦。所以这也是留园的不寻常之处。 在后花园的盆景也很好,里面有许多见不到的植物还有盆景,让人流连忘返。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 ,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3 / 14 的气氛则消失殆尽。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 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留园的报告已经完毕,下面到另一个重点:拙政园。 拙政园的影响力要比留园大,面积也比留园大的多。她始建于明德年间,拙政园给我的感觉要比留园好,留园显得小气,她被称为“中国园林之母”。可想她的影响有多大。4 / 14 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 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 16 年建成。以“是亦拙者之为政也”而起名。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 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旁边有苏州博物馆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曾经也是忠王府的后花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 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5 / 14 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 写 生 考 察 报 告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刘 ZB 环艺 131 静 2016 年安徽写生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 2016 年 10 月 8 日 -2016 年 10 月 18 日 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关麓、木坑竹海、潜口民宅、八卦村、屏山、宏村、西递。 考察目的:通过采风与写生,对徽派建筑及皖南景观环境特色的印象及总结,分析其对本专业设计的帮助及具6 / 14 体的运用 。 正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安徽这片美丽壮阔的土地进行写生实习。 安徽,黟县南屏。从 10 月 8 日到 10 月 18 日,历时十天,期间到过周边的一些乡村浏览参观写生,照片有二百多张,速写有近 20 多张。 颠簸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路上,我们遇到一队在这写生的学生,他们对我们默默的说有一群来受苦的。我们苦笑。说实话在还没来之前我们已经在学姐学长做过工作了,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们即将面对的环境。但我们还是满怀期待:期待写生的一路风光;期待心灵与景色的一次次碰撞;期待画画的时候画 纸上出现的最美好的图象。也在等待在期待以外的东西 写生,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当地的风情,然后把那种风情抒发在画纸上。换言之,画纸也只是载体,而真正的感受是存在心里的,捕捉 心里的感受是画出好画的前提,而感受又是很难被捕捉到的,所以想要画出好画也决非易事,好在出去写生,当地的风情能带给人大量的自己想要的那种感受,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写生的时候出现的最直接的收获问题了。 屏山: 这次安徽写生的给我影响感触最大的莫过于屏山村7 / 14 和宏村,感觉他们最能代表徽派建筑风格。先说屏山 村。它地处黟城东北约 4 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 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 有的风韵。屏山村又称舒 村,这个村子舒姓居多。 舒秀文的故居也坐落在 此。这里与郑州相比充满 了浓郁的自然气息。给人 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你来 到这会不由自主的想拿起笔将这里的美景记录在自己的画纸上。 这里基本都是以马头墙为建筑的主题的屋顶,以灰色的墙壁,黑色屋顶为主体的房屋,墙体上还画着些许花纹和简易的图案。 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 所以 第一天在那里画真的是丢人,就当是练手好了,不过8 / 14 收获还是有的,也算知道了自己来写生的目的。一开始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画画,就躲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 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 晚上老师对我们的写生作品还进行了点评,主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 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要有远近的层次感,不要经常画平面,只有加以透视,画面才会有立体感; 2 注意透视,对于房子的线条,有少许的夸张,但整体的感觉要有,提醒我们要加强透视; 3 注意瓦片,花草,水中的倒影,以及远处的山峰,要有远近的区别, 不要过于繁琐,不要破坏画面; 4 用笔,以及线条,建议我们用水笔,这样,会有层次感。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了屏山全村,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屏山。 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这里9 / 14 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 右抱山。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三姑峰三峰并峙,形状大小相差不大,据古传是村中一富户三个女儿入山游玩摘食仙桃所化 . 宏村: 宏村和屏山的房屋风格都是大同小异的,不过宏村却比屏山发展的更好,在这里已经建立了以宏村命名的旅游景点。 宏村写生考察报告 徽派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写生时间: 5 月 23 至 30 日 写生地点:安徽宏村 考察题目:徽派建筑中的环境设计 学 院:南昌大学共院 指导老师: 王胜枫 学 生:郭 斌 一 写生与美感的培养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可以很好的培养我们的绘画水平,还可以搜集各种素材,为我们的绘画或设计提供灵感。生活在缤纷的现代社会里 ,特别是数码科技的普及后 ,我们的生活里有了手机、数码相机、10 / 14 摄像机等数码产品 ,我们可以快速的记录美丽的景色,而通过写生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培养各种艺术感知。如下是两种不同风景的记录方法。两种之间有明显的共同点,比如取景,但是从绘画的角度来讲,速写可以更好的 培养我们的美感。写 生是一项非常艺术和趣味的事情。 摄影与速写的效果对比 二 宏村简介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至今 800 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2000 年 11 月 30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是中国古代依 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 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 “山为牛头树为角, 桥为四蹄 宏村被誉为“ 中国 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 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11 / 14 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月诏 三 宏村徽派建筑特点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 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一 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 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 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 “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 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 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 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 12 / 14 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 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 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 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 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成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四 文化特点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 80 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 -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1 美食:安徽的美食有好多。比如说饼类的有烤饼、馅饼、糯米饼等。还有好多各种坚果类的糕点。徽菜。南宋年间发端于歙县,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菜系的形成是经济、文化发达的 结果。在安徽写生的这几天,对安徽的美食有了一定的品尝。如果你去,一定也要尝尝,这样才不虚一行。 13 / 14 2 思想:徽州是一个非常有人文气息的地方,徽州人也擅长经商,有着丈夫在外经商,妻子在家打理的传统。这也是徽州思想的一个特点。 3 工艺品: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最为著名的是木雕、竹雕。 五 考察经过 我们的宏村写生课程总共安排了七天,六天的时间在绘画与考察。车上的经历是一些人难忘的,晕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