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6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6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6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6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6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6教案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小男孩热爱动物,珍视生命的美好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三、教具准备录音、生字卡。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要求静心听,听懂故事的内容。2、播放录音。3、交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4、出示课题。二、再读课文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2、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编好自然段。4、检查词语读音:浅水泾、近在咫尺、拯救。5、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6、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7、检查自学成果,弄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疑难之处。三、再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发现了什么情况?交流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近在咫尺浅水泾小鱼的环境:被困在浅水泾中,濒临死亡。朗读第一段,读出小鱼的困境。2、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又发现了什么?交流要点:小男孩在拯救小鱼的生命。圈划出有关的动词:走、弯、捡、扔。指导朗读:你觉得小男孩怎么样?3、同桌读下面的对话,读后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交流要点: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理解:在乎。指导朗读对话。四、质疑问难自由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五、指导朗读全文1、学习这篇课文,你最敬佩小男孩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课文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找出来,读给大家听。2、齐读课文。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二、自学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检查自学效果。()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学生质疑。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练习朗读。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小男孩怎么回答?“这条小鱼在乎!”他认为怎么样?(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指导朗读四、总结课文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板书设计:这条小鱼在乎 (生存的权利)小鱼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男孩救鱼:走弯捡扔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3、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后记教完这篇课文,不禁感慨:课文中的男人不是没有经历过童年时代,那么他是怎样丢失了一颗童心而变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过来说,若干年后,男孩也会长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时他还能保持这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吗?在人类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怎样消除这种隔膜和异化现象呢?令人深思。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12课讲读课文。二、教材分析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三、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五、教具准备课件六、教学设想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设计试图通过改变人称视角,依托文本,进行想象,读写结合。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最受感动的内容。”通过想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用你最佳的精神状态告诉我,你很想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二)、走进故事,品词读句。(出示课件)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我在海边散步,无意中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你看到了吗?这些小鱼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描述小鱼被困的情景,想象小鱼怎样挣扎,可能说些什么,体会它们处境的危险。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出示课件:成千上万被困的小鱼,并用字幕配合语言渲染。)“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光,这些小鱼也会干死的。”我继续向前走着,忽然停下脚步,看到小男孩每走到一个水洼旁都弯下腰去,你猜,小男孩在干什么?自学第四段,勾画出小男孩在做什么,试着带动作读一读。指名表演读,评议哪里演得好,读得好。从“不停地捡起”、“用力地扔回”这两个动词,感受小男孩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地抢救小鱼。师生一起表演朗读。创设师生情景对话,理解小男孩的心理。我忍不住走上前,(摸着学生的头)问:“这么多小鱼你救不完的。”生略“那你为什么还救它们?”生略“你这样做有谁在乎呢?”“为什么?”生略“小鱼,你在乎吗?”“为什么?”生略“那边的小鱼,你在乎吗?”“为什么?”生略“除了小鱼,还有谁在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略(通过对话,想小鱼之所想,小男孩之所想,深入到故事中去。)(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4(出示课件:救助小鱼的图画,“爱的奉献”乐曲作陪衬,和三句被感动的句子。)教师表演读第一句:面对鱼儿对生命的渴望,面对小男孩儿那颗炙热的爱心,我被感动了被感动的孩子们,请接着读:沙滩上的人们被感动了我们也被感动了让我们再感动一次,救助一次。5改编故事刚才,老师选择课文中“男人”的角色,讲述了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小男孩、小鱼的口吻讲故事。读读书,你也试一试。自由读书,指名讲故事。(三)、总结课文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让我们关爱每个生命,给弱小者尽量的帮助,让所有的生命都快乐、幸福吧。八、作业设计1 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能主动保护小动物。2 我和小动物之间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我想赶快写下来。3 我想搜集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九、板书设计:12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救小鱼捡扔被困救助弱小关爱生命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这条小鱼在乎7教案 西师大版本文通过我的发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以他的纯真、善良、执着、专注,将冲上海滩滞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不断扔回大海的故事。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大海、小鱼、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个天真的举动,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课文内容平实自然,却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这些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利于挖掘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实现情趣交融。认识到“文章作者在布局上以一个男人的视角走进小男孩,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讲述着这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布局让这个真实的故事更加感人:其次我们看小鱼的处境,它们的家就在不远处,希望就在眼前,但自己努力地想跳出去,结果却让他们便得绝望;再次,在男人的眼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感觉凄惨,但却又是那么的无奈,所以放弃拯救小鱼,这与小男孩的执着和不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此外,在语言表达上,译者还注重了一些词语的雕琢,如写水洼里的小鱼是被暴风雨“卷”上岸,多么残暴!被“困”在潜水洼,多么无奈!在少得可怜的水里“挣扎”,多么凄惨!奄奄一息的“等着死去”,又是多么的残酷!写小男孩拯救小鱼时用的“每走到”“都弯下腰”“不停地捡起”“用力地扔回”这些词语,足以充分的向我们展现了小男孩的责任心。通过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在乎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是统一的,关爱生命,也要关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鸟兽虫鱼,关爱我们身边缤纷的世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读文,快速找出描写小鱼困境的段落,并能通过想象、感受小鱼对生命的呼唤;能抓住描写小男孩拯救小鱼时的一些动作的词语或形容词,体会小男孩的内心世界。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与“经验中的学生对话”,在阅读完成这些任务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首先,文章故事浅显易懂,学生应该能很容易的总结出整个故事情节,但真正的领会作者、编者的意图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引导,毕竟面对的只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体会可能没有承认那么深刻、深远。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教师在课前及情境的设计中巧妙布局,不哟将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对小雨生命的关注! “在乎”这个词是本课的重点,在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时就可以渗透。“在家里,谁最在乎你?在学校里呢?小朋友最在乎的是谁呢?”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在说话中自然地理解“在乎”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对小鱼的感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第一自然段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前提,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鱼的怜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同情之情。“被捆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这些小鱼回不了大海,会怎么样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困在浅水洼里难受的感觉,挖掘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打好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