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督导(技能操作).doc_第1页
心理督导(技能操作).doc_第2页
心理督导(技能操作).doc_第3页
心理督导(技能操作).doc_第4页
心理督导(技能操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理督导师技能操作心理督导师技能操作 案例一 来访者: 女性, 21 岁, 大专学历, 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 来访者自己介绍, 从高中时期起, 就经常感到生活不顺, 和老师同学搞不好关系, 与周围同学 经常发生小的矛盾, 觉得同学们都太自私, 她对别人好, 别人却对她不真诚. 现在工作了, 人际交往依然 如此, 单位领导和同事对她冷漠. 交了几个男朋友都最终和她吹了. 这几年情绪都烦闷低落, 有时失眠. 有几次想自杀, 觉得自己太差劲了, 无论学习还是人际交往总是不好, 活着没意思. 咨询师的观察, 女孩穿衣时尚, 面部经过了轻微化妆. 情绪低落, 讲话时低头, 话语时而缓慢, 时而激动, 有时还哭泣. 1.有无可能做出精神病学的诊断(单选)( A ) A 有, 抑郁障碍 B 有, 焦虑障碍 C 有, 强迫性障碍 D 不可能 2.来访者现在的问题(多选)( BCE ) A 工作能力问题 B 情绪问题 C 人际交往能力问题 D 双相情感障碍 E 人格与发展问题 3.还应重点了解来访者(单选) ( C ) A 焦虑特点 B 有无幻觉 C 成长史和现在与父母关系 D 有无大脑疾病 案例二 来访者: 男, 17 岁, 高二, 和母亲同来 案例介绍, 来访者自己介绍, 从上高一开始, 就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现在变得变本加厉, 觉得学习 很苦, 再怎么努力学也无法进入前 10 名, 最多在班里保持中游, 这和他初中时不一样, 学习成绩经常保 持在前 6 名, 那时学习挺有劲头. 对上大学也无所谓, 就算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更不会找到快乐. 还不如现在好好玩玩. 他现在 每天要玩 4-6 个小时的电脑游戏, 学习只是应付, 作业就是抄答案. 母亲陪儿子同来, 对孩子的学习很着急. 母亲在支走孩子对咨询师讲, 她和丈夫关系不好, 经常为一 些事情怎样处理意见不一, 而吵架. 她觉得丈夫不爱她, 整天热衷于各种社交活动, 不爱回家, 对她不关 心. 1.孩子厌学的原因(多选) ( BCE) A 学习方法问题 B 对学习的态度问题 C 家庭问题 D 焦虑障碍 E 青春期逆反 2.对孩子的帮助(多选) ( ABCE) A 情感支持 B 纠正学习态度 2 C 学习目标社会化 D 不许再玩电脑游戏 E 改善父母关系 案例三 来访者:男性,41 岁,博士,已婚,某公司中层经理。 来访者由于在其婚姻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而来求助。来访者坦言在过去几年中他对婚姻和家庭的 兴趣大为减少,他与妻子经常吵架,或者长时间俩人彼此互不理睬。他有一个 13 岁的儿子,他希望儿子 做到“为自己负责” 。妻子与儿子的关系也不融洽,妻子常常过度关心儿子的事情,偷看儿子的日记,并 且不断告诫儿子不要早恋。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儿子非常逆反,常常和他妈妈发生争执,此时来访者往往会 避开他(她)们。在夫妻生活方面他对妻子的兴趣也大不如从前,而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对一些描写色情 的书刊及网络下载的“黄色”视频资料的兴趣大增。 来访者的亲生父亲从事与其相类似的职业和工作,在他 12 岁时因夫妻关系不和而出轨,后自杀身亡。 来访者的母亲长相漂亮而内向,从事一般的工作,直到来访者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她才再婚。而 不幸的是在她婚后 5 年时,其第二任丈夫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1. 本案例中来访者面临的冲突包含(多选) (ABC) A 与亲密关系有关的冲突 B 与竞争有关的冲突 C 与“俄底普斯情结”有关的冲突 D 与移情有关的冲突 2.心理动力学的治疗焦点可集中在(单选) (C) A 来访者焦虑情绪的缓解 B 来访者对儿子的教育 C 来访者与妻子的关系 D 来访者的“不道德”观念 3. 来访者家庭成员的各种关系中,可以类比的关系有(多选) (ABD) A 来访者与父亲的关系儿子与来访者的关系 来访者的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来访者与妻子的关系 来访者的母亲与继父的关系来访者的妻子与来访者的关系 来访者的妻子与儿子的关系来访者的母亲与来访者的关系 案例题四 来访者:男性,38 岁,本科学历,公司销售员。 因在公司销售业绩差,情绪抑郁、焦虑而来就诊作心理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他向治疗师讲述了不久前作的一个梦。在梦中他梦见自己被一队士兵所追杀。他们用 刺刀扎他,他躲到一张桌子底下,几个小时后,他从藏身之处溜了出来,逃走了。治疗师请他详细谈谈对 梦中每一个情景的看法。病人想到,梦中的那张桌子很象目前治疗师所用的那一张。关于士兵和刺刀,他 联想到治疗师在治疗时常常抽烟斗,并用通条通烟斗。治疗师问病人,是否治疗者的评论就像刺刀一样, 使他必须躲起来几个小时?经过一段时间讨论和思索,病人承认了这一点。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病人逐步领悟到他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和经历也像他与治疗师的关系及在治 疗中所体验到的焦虑。进一步他还想到他在销售中与客户的关系也有类似的特点。 1.在此案例中,来访者的梦境与其在治疗情景及以往的经历是一种(单选) (C) A 投射性认同 B 负性反移情 C 强迫性重复 3 D 焦虑症复发 2.来访者害怕士兵刺刀的梦境是一种(单选) (B) A 早年经历的回顾 B 负性移情的指代 C 焦虑症状的复发 D 对死亡的恐惧 3.对来访者梦境的分析和解释所起到的治疗作用包括(多选) (ABCD) A 修通 B 领悟 C 共情 D 面质 案例五 一般资料: 来访者,男,19 岁,大二学生, 案例介绍: 来访者因余光干扰学习障碍前来求助。据来访者讲,自上高中开始,一直与同桌同学在 学习上相互较劲,不仅每次考试、测验的成绩要与他相比,而且课上发言也要彼此争个高低。一次,在回 答数学课老师的提问时,同桌同学抢着举手回答问题,但回答得不够全面,来访者举手补充并得到老师的 表扬,就在来访者感到洋洋得意时,偶然从眼睛的余光中看到了同桌同学脸上轻蔑的表情。之后,每次上 课发言,都不自觉地会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同桌的表情,并且渐渐地在上课时也会不断用余光关注同桌,后 发展到无法专注地听课,甚至敏感多疑,余光中见到的那幅轻蔑的表情常常会在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每 当这时也会让自己感到烦躁不安。上大学后,虽然已经远离了高中时的同桌同学,但是余光干扰还是成为 来访者的学习障碍,为此,上课时座位两侧周边不能有其他人,所以常常只得坐在最后一排,就连到教室 自习、图书馆看书,自己周围余光所能看到的范围都不得有人,为此苦不堪言,主动前来求助。 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自小争强好胜,追求完美,并且敏感多疑,缺少安全感; 1.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靶行为是(单选) (B) A人际恐惧 B余光干扰学习障碍 C学习焦虑 D强迫性注意涣散 2.那幅轻蔑的表情常常会在来访者脑海中挥之不去,每当这时也会让自己感到烦躁不安,这是一种 (单选) (C) A无条件刺激情景 B外在刺激情景 C内在刺激情景 D分辨刺激情景 3.面对周围的听课或上自习同学,来访者总是会出现余光干扰的症状,这是一种(单选) (B) A无条件行为反应 B条件行为反应 C替代行为反应 D自我强化所至行为反应 4.来访者在家中面对父母和兄妹时却从未有过余光干扰障碍问题,这是(单选) (D) A分别刺激情景 B无条件刺激情景 C条件刺激情景 D中性刺激情景 5.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余光干扰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治疗计划,要求来访者带着余光干扰来从事正常的上 课和学习,这种治疗方式属于(单选) (C) A放松训练治疗 B系统脱敏治疗 C暴露治疗治疗 D厌恶治疗治疗 6.自从来访者的余光干扰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困难,来访者就不再与他人一争高低了。这使得该行为后 4 果(单选) (B) A得到正强化 B得到二次获益 C得到负强化 D得到正惩罚 E得到负性惩罚 案例六 一般资料: 来访者,男,18 岁,大一学生 案例介绍: 来访者因对多个女生有“异常举止” ,被辅导员推荐前来求助。来访者入学之后,曾有多 名女生向年级辅导员反应,来访者在上课、自习、甚至饭堂用餐时用手触摸(与来访者素不相识)女生的 脚,并多次被女生所斥责,但是这种异常行为还是时有发生。除此之外来访者并没有其他的过分举动,辅 导员怀疑来访者是心理异常,敦促其前来心理咨询求助。经咨询了解,来访者从小性格内向,平时朋友不 多,不善于与人交往,尤其从不与女生来往。进入初中后,来访者对女生开始关注,但羞于与她们接触。 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让来访者按住一位女生的双脚帮助其做仰卧起坐训练,来访者第一次接触了女生的身 体(双脚) ,也第一次感到了异样的兴奋。之后,来访者总是有意无意地触碰一些女生的脚,因大都是同 班同学,彼此并没有在意。到了大学,来访者的举动开始遭到非议。 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自小内向,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与人交往很少,周围同学普遍 反应,来访者很老实,甚至有同学听说此事感到难以置信。来访者自己解释说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凡遇 到可以触摸女生脚的情境时,自己都感到难以自控,总是凭着侥幸心态,挺而走险。 1.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靶行为是(单选) (C) A对异性过于敏感关注 B对不认识的女生动手动脚 C对女生的脚产生冲动兴奋 D情绪及行为难以自控 2.来访者初中体育课中所发生的情境、经历及感受是造成异常行为发生的(单选) (C) A分辨刺激情境 B中性刺激情境 C初始刺激情境 D非条件刺激情境 3.初中的体育课上,来访者按住一位女生的双脚帮助做仰卧起坐训练,使来访者第一次感到了异样的 兴奋,是一种(单选) (B) A条件反应 B无条件反应 C泛化反应 D替代反应 4.来访者的“异常行为”是一种(多选) (ABE) A幼稚行为反应 B条件行为反应 C非条件行为反应 D精神失常所至行为反应 E获得性行为反应 5.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异常行为采用了“阻断法” ,这属于 (单选) (D) A放松训练 B系统脱敏 C暴露治疗 D厌恶治疗 6.对来访者的异常行为,心理咨询师认为较为适当的行为矫正方式是(多选)(DE) A放松训练 B系统脱敏 C暴露治疗 D厌恶治疗 E塑造新行为 7.来访者发生异常行为,会遭到周围人的指责、批评,却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使得该行为(多选) (AB ) A得到正强化 B得到二次获益 C得到负强化 5 D得到正惩罚 E得到负性惩罚 8.来访者发生异常行为,一方面会受到周围人的指责和唾骂,却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使得该行为 总是发生,这表现为异常行为后果的(单选) (D) A得到负强化 B得到正惩罚 C得到负性惩罚 D得到二次获益 案例七 一般资料: 男,14 岁,初中学生,休学半年,无法适应学习 案例介绍:半年前,来访者母亲突患肝炎住院治疗,期间一度病情加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全家人 都万分焦急,随后母亲的病转危为安。但之后来访者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即休息在家。本人怀 疑是患了肝炎,但经多家医院诊断,均未发现异常,排除了躯体疾病的可能性,但来访者仍不能上学。家 人多次劝解,甚至打骂都无效果,后来来访者自己提出压力太大了,要看心理医生。先后去了多家医院和 心理门诊,被诊断为焦虑,并服用了抗焦虑药和百忧解,目前还在服用。尽管来访者自称自己状态好多了, 但还是不能上学。经人介绍,再次前来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自小被母亲格外照顾和关心,对自己的身体也极为敏感,在 母亲患病期间,来访者出现恐惧和焦虑,担心自己会和母亲一样,无心上课和学习。虽然母亲不在身边, 但得到了周围家人的安慰和照顾,还专门给购买了电脑,让其在家中玩电脑游戏。来访者性格内向不善交 往,对母亲过于依恋。 1.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靶行为是(单选) (A) A上学困难与障碍 B迷恋电脑游戏 C疑病症 D焦虑 2.母亲的住院和病危,是引发来访者无法上学行为症状的(单选)(C) A条件刺激情境 B分辨刺激情境 C最初刺激情境 D无条件刺激情境 3.面对母亲的患病住院和病危,使来访者感到焦虑和恐惧,是一种(单选)(A) A条件反应 B无条件反应 C泛化反应 D分辨反应 4.面对母亲的患病住院和病危,使来访者感到焦虑和恐惧,自身也出现了恶心和呕吐症状,这是一种 (单选) ( C ) A无条件行为反应 B泛化行为反应 C替代行为反应 D自我强化所至行为反应 E主动模仿性行为反应 5.因母亲患病而引发的来访者上学障碍是一种(多选) (ABE) A替代行为反应 B条件行为反应 C无条件行为反应 D负强化所至行为反应 E获得性行为反应 6.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上学障碍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治疗计划,在开展放松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了分阶 段、分步骤逐步适应的方式,这属于(单选)(C) A放松训练 B系统脱敏 C暴露治疗 D厌恶治疗 7.尽管来访者不去上学的行为会遭到家人的指责和压力,却也获得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能够在家放 开玩电脑游戏的满足,使得该行为(多选) (AB) A得到正强化 B得到二次获益 C得到负强化 6 D得到正惩罚 E得到负性惩罚 8.来访者不去上学的行为会遭到家人的指责和压力,却也获得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能够在家放开玩 电脑游戏的满足,使得该行为始终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