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1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2.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的意思。2.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茧生长的整个过程。3.能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2)出示课题: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2.听后交流。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2.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四、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新词。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特别是注意“嫩”右边与“赖”字区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2.正确朗读课文。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二、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来说一说。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1)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3)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4)指导朗读。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1)按上面的方法自学。(2)交流。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1)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2)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3)齐读4、5自然段。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四、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2.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课后第4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2.朗读课文。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 )新-( )嫩-( ) 瘦-( )黑-( )晴-(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二、学习第6段。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1)看课件理解“蚕山”。(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三、学习第7段。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3.完成课后作业题。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1教案 苏教版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70015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mori Li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形态与生长特点下面介绍一下蚕卵、蚕蛹、蚕蛾的形态及桑蚕的生长特点。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xx粒蚕卵,重约1克。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象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蚕的眠性: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蚕蛾(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蚕的品种一、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mori Li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自孵化至吐丝结茧需要2226d,一头蚕一生约食下桑叶2025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末龄期的食桑叶量占其总食桑叶量的85%以上。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桑蚕的蛹可食用,蚕蛾和蚕粪均有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蚕砂枕有祛风降湿、健脑明目等功效。二、柞蚕以柞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eapernyi GuerinMeneville。原产中国,发育温度为830,发育适温为1125,最适宜的温度为2224。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日本等国亦的少量分布。柞蚕以壳斗科栎属植物如尖柞、蒙古柞、槲等的叶片为饲料,也能取食蒿柳、山定子、栗、枫、梨、苹果等植物的叶子。柞蚕是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经四次眠和蜕皮。每蜕皮1次,递增1龄。一头蚕从孵化到5龄老熟结茧需要50d左右,春蚕一生食叶3035g左右,秋蚕食叶5058g。其中大蚕食叶占总食叶量的80%以上。春蚕体重14g,秋蚕21g左右。至生长极度时,分别比蚁蚕体重约增加xx3000倍。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并与蛾均是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的原料。卵是进行生物防治用赤眼蜂的良好中间寄主。三、蓖麻蚕以蓖麻蚕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Philosamiacynthiaricini Boisduval。蓖麻蚕原产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18世纪开始从印度传出,中国、美国、斯里兰卡、马耳他、意大利、菲律宾、埃及、日本、朝鲜等国先后引种饲养。蓖麻蚕一个世代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卵期经过约10d,幼虫4眠5龄期为20d,蛹期约为20d,完成一个世代经过约为4550d。卵期在16.5以下或32以上时均难孵化,适宜温度为25左右;幼虫期在饲养适温在24左右;蛹期的保护温度以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为75%90%。至生长极度时,体重7g上下,约比蚁蚕增加5400倍。蓖麻蚕茧不能缫丝,只能作绢纺原料,纺制蓖麻绢丝。也有与桑蚕废丝、柞废丝、苎麻、化纤等混纺的蓖麻混纺绢丝。四、木薯蚕蓖麻蚕以木薯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木薯蚕。实际就是蓖麻蚕。1956年广西岑溪县试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扩大到邻近县饲养,在称木薯蚕。广东、福建也先后饲养。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五、马桑蚕蓖麻蚕以马桑叶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马桑蚕。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蚕业试验站用野生马桑叶饲养蓖麻蚕成功。因称马桑蚕。用马桑蚕饲养比蓖麻叶饲养,蚕的发育慢,全龄要长入24d,但茧层重量相同,可达0.340.42g。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也饲养过。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六、惠利蚕即蓖麻蚕。是蓖麻蚕的音译名。蓖麻蚕原产地是印度东北部的阿隆姆,当地人称蓖麻,日本人将erisilkworm的eri音译为惠利。中国人引进蓖麻蚕时。也称过惠利蚕,因惠利含义饲养实惠,有利可图,便于推广。当时,中国也有人把eri silkworm译为爱丽蚕、伊利蚕的。七、天蚕以壳斗科柞属植物的叶如辽东柞、蒙古柞、拴皮柞、尖柞等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又名山蚕,学名AntheraeayamamaiGuerinMeneville。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天蚕是一化性完全变态昆虫,卵期经过270d左右。幼虫期从孵化到结茧4眠5龄需要5060d左右,结茧至化蛹78d,化蛹至羽化成虫需要2030d,暖卵的适温为18,相对湿度为75%85%;羽化时最适温度为2226。至生长极度时,体重1720g约比蚁蚕增加4000倍。天蚕茧色为绿色,能缫丝,丝质优美、轻柔,不需要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织成丝绸色泽艳丽、美观,是高级的丝织品。八、琥珀蚕以楠木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又称阿萨姆或姆珈蚕。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aeaAssama。琥珀蚕能食数种植物的叶子,主食楠木叶,也食茜草科、虎刺等常绿树叶子,以及含笑属、樟属等植物的叶子。属多化性,一年可收获45次。幼虫期一般从孵化到结茧需要2535d,结茧需23d,产卵需34d,卵期夏季为78d,冬季为1415d。茧色呈金黄色,能缫丝。丝质坚韧带琥珀光泽,因此称之为琥珀蚕,其织品供制作贵重服饰。九、樟蚕以樟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又称天蚕、枫蚕、渔丝蚕等。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Eriogyna(Saturnia) pyretoum Westwood。樟蚕主要食樟树叶,丝质较优,也蛾食枫树叶、柜柳叶、野蔷薇、沙梨、蕃石榴、紫壳木及柯树叶等,但丝质较差。主要区是中国、越南、印度等国,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的海南岛。樟蚕每年一代,蛹态滞育。成虫羽化最适温度为1617。樟蚕共经8个龄期,全龄约经80d。成熟时雌蚕体重16g,雄蚕10g。饲养樟蚕者一般不让其结茧,而是在其成熟期时,先将熟蚕浸死在水中,然后用手工将其第23腹脚间撕破蚕腹,取出两条丝腺浸入冰醋酸(浓度2.5%)中,57min后,即进行拉丝,可拉长至200cm左右,经水洗后光滑透明,坚韧耐水,在水中透明无影,是最佳的钓鱼台。约1000条可拉丝500g,除供钓鱼台外,还可精制成外科用的优质缝合线。樟蚕茧也可缫丝,但数量很少,世界上只有中国生产樟蚕丝。十、栗蚕以核桃叶、板栗叶为主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Dictyopoeajaponica Moore。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主要食核桃、板栗、杏树、枫杨、桷、枥、樟、榆等树叶。食核桃叶的茧重,茧层厚,食棣及板栗叶者较差。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等省,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有野生情况下,幼虫在5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助理新人年终总结
- 小学班主工作总结
- 静脉输液岗前培训
- 制作年度工作总结
- 一致药店工作总结
-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护理
- 小班期末观摩汇报
- 骨折病人一般护理
- 年中服务重点工作总结
- 房颤患者的护理
- GB/T 9444-2019铸钢铸铁件磁粉检测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特种设备管理台帐(5个台账)
- 公差与极限配合课件
- 经口鼻吸痰技术新版
- 《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cs6》教学课件(全)
- 喜迎国庆 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
-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细胞》课件(定稿)
- 土样团聚体的分离及其有机碳含量测定
- 律师事务所合同纠纷法律诉讼服务方案
- 高级销售管理系列大客户销售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