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_第1页
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_第2页
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_第3页
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_第4页
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 武凤霞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目标都突出强调了一个词 “ 喜欢 ” 。比如让学生 “ 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 、 “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 、 “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 等等。词语平实,语言简单,但在这简单和平实中却蕴含着对语文课堂的高层次要求 让学生爱上语文。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呢?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是在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关注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全面的情感道德价 值观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从一个既定的角度发掘文本存在的价值,不能凭习惯以自己已有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判断文本的意义,传递一种情感一种理念一种思维的形式。而是要在呈现文本外显意义的同时,发掘出文本内含的意义,并把这美妙和谐的凝聚和完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输送给学生。 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学特殊的表扬,故事讲的是丽丝芬老师为了让考试总是最后一名的汤姆有理由说出自己的进步,而在考试中故意给汤姆打了高分,从此以后,汤姆有了很大变化,学习也逐步赶上的一件事。 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引导同学们针对丽丝芬老师的 做法谈体会。 一个女孩首先发出了质疑: “ 丽丝芬老师故意给了汤姆一个高分,如果同学们知道这个分数是假的会不会更看不起汤姆了?如果汤姆知道了会不会对学习更失去信心?所以,丽丝芬老师的做法太冒险,我不赞同。 ” 马上有人反对: “ 丽丝芬老师做得对。因为虽然汤姆的分数实际上没有增加,但却增加了他被表扬的机会,而这表扬又促进了汤姆的进步。 ” “ 是的,这欺骗让汤姆看到了希望,希望对一个落后的同学非常重要。 ” “ 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这谎言像一缕阳光,让汤姆的内心充满光明! ” 支持者也有: “ 提高汤姆信心的途 径有很多,用一个假分数来冒险不值得。 ” “ 虽然这是一个假分数,但丽丝芬老师帮助汤姆站了起来,所以她做得对! ” “ 汤姆是一株几近枯萎的小芽,只有先给他阳光雨露让他生长,他才能够更好的面对风雨。如果没有阳光雨露,再小的风雨也会让他变成真正的枯芽!丽丝芬老师给了他阳光雨露,所以她做得是对的。 ” “ 欺骗不一定都是错的,要看它的目的是什么。 ” 这么理性的语言出自一个矮矮的瘦瘦的小男孩之口。 争论中老师没有引导大家得出结论,而把苏格拉底一篇关于什么是道德的精神助产术推荐给同学们阅读,并想想自己似乎知道 了什么。但是,老师并没有让大家谈感受。 我不禁为这位老师聪明的做法鼓掌!因为,他不仅没有在学生的心中单纯的种植下 “ 善意的欺骗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 的种子,而且他懂得保存学生心念中的那一丝朦胧,这种朦胧其实是学生与自己的对话,这种对话平和、安心、轻松、快乐,不一定得出结论,不需要开始于清晰的目标,但许许多多次自我对话聚沙成塔,能涵养出学生良好的心性。所以说,这节课是美丽的,美就美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思索和发展,感受到了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 新课改走到今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可谓达成了共识:少关注教师多关注学生,少关注如何教多关注怎么学,少关注教的的形式多关注学的效果。其实,这看似普通的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一节课上完了,大家发表看法时往往是这样的角度:这节课设计得怎么样,上得效果如何,哪些地方的处理走出了大家的视野,哪些环节应该再丰满或再简单一点等等。很少触及或者根本就没有在意 “ 学生学得怎么样 ” 。一 “ 上 ” 一 “ 学 ” ,仅仅一字之差,却昭示出关注目标的差异。这种差异让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 一次省优质课比赛,某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老师刚把题目说完,学生就举手了, “ 老 师,这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 ” “ 哦,学过也没关系,对课文熟悉了,相信你会学得更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 这位教师不慌不忙地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上了起来。 又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教学古诗草。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草。 ”老师刚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朗朗的童声合诵: “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 你们都会背了么? ” “ 会!幼儿园就会了! ” “ 真好! ” 老师不慌不忙, “ 打开书,谁能够流畅的读一遍? ” 不到五分钟,很多孩子趴到桌子上东瞧西瞅,有的 干脆你戳我一下我碰你一下,玩了起来。 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许多课堂仍然是 “ 以教案为本 ”“ 以教师为本 ” ,教师只在意自己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很少顾及学生的需求。而这带来的是学生兴趣的丧失,对学习的乏味。每看到这样的课堂,脑子中就会出现一幅画面:青青的原野,草木繁茂,原野上打了许多圈,一群群羊儿被领到各自的圈中吃草,圈内青草稀疏干黄,圈外青草碧绿繁茂,但羊儿们只有嗅得清香的权利,没有品尝美味的自由。 圈养出的羊群是瘦弱的,圈养出的学生是懒散的、是缺少生机的。圈养的课堂上学生不会神采飞扬。 这里的神采飞扬不是指小手高举不放,小嘴说个不停,小脸涨得通红。而是指学生思维灵动,见解独到,敢想敢说,会想会说,能想能说,在思考、阐释、争论、汲取中完成认识的跨跃,体验生命的拔节。 曾听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上课以后老师给同学们留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请大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们提了很多: “ 朱自清年轻的时候写了这么多文章,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的。但为什么他却说我留着一些什么样的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 ” “ 平时的生活有歌声有欢笑,有绿叶有鲜花,是色彩斑斓的,为什么朱自清说他 的生活没有声音没有影子? ” “ 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一句中 他们 指谁? ” “ 朱自清一生是非常有成就的,他为什么说白白走这一遭呢? ” “ 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得特别好,把时间写得很匆匆,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手法。 ” “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里用了十一个问号,但他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他们的答案是什么? ” 问题出来以后按照顺序逐个解决,整节课洋溢的不是老师要你学什么,而是你需要了解什么,面对这些心中的疑惑,品尝着解决问题艰辛和快乐,欣赏着自己探索和跨越姿态,感受着思考和付出后柳暗花明的美丽,学 生在不知不觉间就把快乐写在了心里,神采飞扬带来的愉悦让他们对下一节的学习心存期待。 紧贴地面行走的课堂 没有人喜欢听不懂的课!也没有人会爱上艰涩难懂的学科,即使课堂上充满了花样翻新的教学手段,充满了视听刺激强烈的教学媒体。我想,如果让一二年级学生从一篇充满童心童趣的故事和一部好莱坞大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果也许是故事更能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大片是给成人看的,超越他们的认知水平太多,离他们的心理实际太遥远,再热闹生动刺激的场面也激不起他们心中的涟漪,因为没有共鸣就产生不了兴趣。 一次听一节二年级的 语文课 欢庆。全文只有两句话: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教学中,老师先为大家高歌一曲 我爱你 中国,百灵鸟从蓝天飞过以后教室里掌声阵阵。在欢乐的乐曲中,老师引领同学们走入课文,边读课文边分别播放了 “ 秋天的田野和果园 ” 、 “ 美丽的香山红叶 ” 、“ 国庆节天安门广场热烈的庆祝场面 ”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教师又播放了 “ 硝烟弥漫中烽火连天的岁月 ” 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的实况,最后,老师和同学们齐唱歌唱祖国结尾。 一节很是热闹的课,却没有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到半节课,学生就开始了骚动,全然不顾身边坐着许多听课的老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层次,忽略了七岁孩子的学习需求,忽略了文本的实际。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 用规范的书面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所以,读说背诵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像高年级的语文课那样通过丰富的文本引入,让学生对某个人、某个事件有着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这种区别也是由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况且欢庆是一首只有两句话的小诗,语言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只要解决了 “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 这一难点,全文所描述的意境和欢乐的场面学生足可以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 所以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获才能让孩子们的心灵浸泡在成功的乐趣中,才能够涵养出欣赏和爱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紧贴地面行 走的姿态永远都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美。 师生一起学习的课堂 想到了毕淑敏的一篇文章 提醒幸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 “ 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 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提醒注意跌倒 提醒注意路滑 提醒受骗上当 提醒荣辱不惊 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感慨之余,想起了我们的课堂: 刚刚打开课本,老师就说,注意要把每一句话读正确;刚刚站起来准备发言,老师就说,注意声音要响亮;注意读课文要带着你的感情 注意语言要流畅 注意把文章写生动 注意把你的想法表达完整 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 注意感受人物的心情 注意编者作者的意图 注意老师的问题要听清 老师提 醒了学生一万零一次,却独独不提醒自己和学生一起学习。 “ 注意 ” 这个平平常常的词语,让教师成为了一个掌握真理的老师而不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让老师离开了学生,离开了课堂,成为赛场的裁判、法庭的法官,成为指点迷津的先行者,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审判官。 曾经以为这样的课堂是正常的,曾经被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迷惑,以为,这就是学生喜欢的课堂。直到那一次听公开课,教学结束后,主持人请同学们就课堂和执教老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发言让我震撼。他们说,喜欢和张老师一起上课,因为张老师不是在教他们学会什么,而是在和他们一起 探索、一起思考、一起总结、一起评价,这种融合使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学习的压力,甚至忘掉了是在老师面前发言,课堂上经常出现的胆怯和忐忑在这节课中似乎全不存在了,和张老师一起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想着那精彩的教学,我感叹:和学生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才能真正收获行云流水的课堂,和学生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与文字亲密接触,发现语文的美丽,感受语文的隽永与磅礴,才能爱上语文没商量。 简约而丰满的课堂 简约指的是教学中从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丰满则是 指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扎实品味,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度且效果良好;对文本思想能够深入探究,多层面思考,使学生的人文视野得到拓展,思维的深度广度得到训练。 “ 简约 ” 和 “ 丰满 ”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理解为一对反义词,但是,这看似矛盾的一对其实并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节课,如果只追求简约则显得干瘪,而一味地要丰满则一定臃肿。只有两者相结合的课堂才是线条清晰、重点突出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学得明白,学有所获。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课堂。 “ 精彩极了 ” 和 “ 糟糕透了 ” 是一篇公 认的比较难教的课文。一位教师的教学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 1、 巴迪写了一首诗,妈妈有什么反应? 2、 听了妈妈的称赞,巴迪有什么表现? 3、 看了巴迪的诗,爸爸有什么反应? 4、 听了爸爸的批评,巴迪又有什么表现? 5、 从爸爸妈妈的不同反应中,巴迪悟出了什么? 很明显,这几个问题是全文的骨架,文章大部分语言所呈现给读者的信息都是这条主线上派生出来的,沿着这一条主线展开教学,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在这简约清爽的课堂流程中盛开着一朵朵眩目的花朵。其中一朵就盛开在爸爸的反 应里。这一个环节中,学生们这样学习和体会: 1、巴迪满怀信心地等着父亲回来,他甚至想象着作为影片公司重要人物的父亲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这首精彩的诗,可是等来的是什么呢? (等来的是父亲说的 “ 糟糕透了 ” ,而且爸爸妈妈因此激烈地争吵。) 谁知道我们该读哪几个自然段?( 6-14) 2、结合生活实际练习朗读一遍 5-14 小节。 3、分角色朗读。 4、(学生读到 “ 亲爱的 ” 三个字的时候,也许会有笑声)帮助学生了解 “ 亲爱的 ” 是西方人的口头禅,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5、小巴迪听了父亲的话,他 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词去形容? 6、作者没有直接写:我多么伤心,我非常痛苦,我好难过。怎么写的? 谁来读一读。 7、还是那句话,人的喜怒哀乐,忧伤、怨恨就这样不经意间写在脸上,表现在他的动作里。我们再读一读这一部分,领会作者写作的匠心,感受小巴迪的痛苦。 就这样,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深入语言文字,结合生活经验感情朗读,体会心情,感受父亲严厉中蕴含的弦外之音,品味巴迪的痛苦和失落,领悟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巴迪心情的巧妙 知识能力、人文熏陶在学习训练和思考中被揉合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学生 把自己、文本、生活编织成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针线在牵引,力在绷紧,梭子在转动,生活印证了文本,文本再现了生活,生活和文本融为一体,几乎所有同学都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再没有比这更让人快乐的事情了。 把错误转化为精彩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发言出错,是教师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现象,尤其是公开教学的时候。和教师一样,学生也不愿意出错,他们甚至害怕出错,害怕不懂,害怕被带到不懂的问题中。但出错又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我们无法回避也没有理由回避。让学生爱上语文的课堂的教师有勇气拥抱每一个错误,无论它是什么,无论它 来自哪一方,都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娴熟的教学技术完成由出错到出彩的转化。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假如: “ 食 和 良 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 教师举着卡片笑咪咪地看着同学们。 “ 食 ” 字上面有个 “ 人 ” , “ 良 ” 字上面没有。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不同点。 “ 还有什么区别呢? ” 教师继续问。充满了期待,但一连问了几次都没有人举手。 教师也纳闷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