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出示课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三、指导写生字。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通过学习,能否用一个字代替课题中的“和”,来概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板书 爱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板书:爱骡子。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语句。2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彭德怀深情地抚摩着一直看着它吃完。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师小结,有感情地朗读。彭德怀背过脸去。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2)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掉?2读课文,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3齐读第三节。理解“燃眉之急”。近义词(迫在眉睫)。用“燃眉之急”造句。“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节)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5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板书:更爱战士们6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师引读课文311节。7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找词语。8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指导朗读。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引读1319节9“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三、小结。彭德怀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它融进了竹板声里”?(这句话看来是写大黑骡子,实际暗含着彭德怀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走出草地,后面路途将更加艰难。后面两个“融进了”告诉我们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大功,更是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奋勇前进。)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1读课文最后一节2你觉得彭德怀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对彭德怀将军说,也可以对大黑骡子说七、作业设计。1分角色朗读课文。2你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板书设计:21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爱骡子更爱战士热爱革命事业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3.古诗二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 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美。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教学过程: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5.介绍作者。 二、 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三、 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思考并讨论: 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