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沙尘暴》word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沙尘暴》word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沙尘暴》word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沙尘暴》word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沙尘暴》word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沙尘暴word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教育。教学重点: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对沙尘暴有初步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意识。教学难点:表格、图形的转换,对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教学准备:沙尘暴视频、图片资料,有关我国沙尘暴的数据资料,PPT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沙尘暴袭击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你们见过沙尘暴现象吗?有哪些现象? 二、解读探究、合作研究 1.了解沙尘暴天气的主要现象。 (1)分小组汇报并归纳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有哪些主要现象,并在全班汇报。 (2)全班归纳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主要现象。2.通过表图转换,了解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情况(1)了解近几十年来我国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情况: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 (2)学生探究活动:绘制简单的图表,并展示学生绘制的图表。 (3)学生活动:根据所绘制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曲线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3.探险究沙尘暴现象形成的原因。(1)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并在小组内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2)全班汇报: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干旱的沙质裸露地表;空气易受热,形成冷暖空气的上下对流;强风的作用 4.探究沙尘暴对人类人危害。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沙尘暴对了类有哪些危害?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资料片,让学生充分了解沙尘暴对人类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80年代以来,次数明显增多;沙尘暴的强度越来越大;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2)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分析及自己对沙尘暴现象的亲身体验进行讨论:沙尘暴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沙尘暴所到之处,造成土壤风蚀,植物破坏沙尘暴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大气严重污染,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交通,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4.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学生猜想,并在小组内收集大家的意见,并将猜测的原因填写在表中。 (2)学生探究原因: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填入上表。 (3)全班汇报总结。 5.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师:面对沙尘暴现象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分小组讨论,并收集意见。 (2)全班汇报讨论。 (3)总结: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将已经开垦成农田的土地还原成草地、山林,恢复生物保护带,在沙漠土带科学种树,建立生物屏障;有计划地发展畜牧业,不要过度放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三、总结延伸、情感升华全班同学一起呼吁:爱护地球、爱护家园从我做起!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2、过程与方法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运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多种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好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资料 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影像照片。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31页上找到答案。2、学生自主探究3、认识大师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1)早起作品(198019890),简洁明朗,色彩绚丽(2)晚年作品(1989xx),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4,揭示课题(1)什么事非物资文化遗产?(2)对于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你们都了解哪些?(3)学生看教材33页的小知识(4)教师小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我国xx年第一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二、分析范例教师以“惠山泥人”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艺术作品。1、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生产和销售都在无锡惠山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2、惠山泥人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时期,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3、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三、合作探究1、课件展示江苏的惠山泥人闹天宫、北京故宫漱芳斋戏台、昆曲牡丹亭、漳州木偶青大花、皮影曹操发兵等图片。2、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3、雅俗共赏的戏曲:京剧。你了解哪些京剧艺术的知识? 木偶的制作与表演皮影艺术的特色4、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和特色四、调查家乡你知道家乡有哪些非物资文化遗产吗?还有哪些项目适合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你对保护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哪些建议?五、艺术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