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三年级.doc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三年级.doc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三年级.doc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三年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三年级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一)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二)点茶道茶艺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2.选水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代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三)茶境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四)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