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相濡以沫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相濡以沫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相濡以沫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相濡以沫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相濡以沫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相濡以沫 2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体会其含义,明白其道理。2熟读短小的文言文,结合注释读懂其大意。3学习生字新词,了解作家出处。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能理解文言文大意,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基础知识:沫 (m) (泡沫)(口沫)(相濡以沫)涸 (h) (干涸)(枯涸)(涸辙之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结合注释了解寓言故事,体会其寓意。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结合预习,讲一讲相濡以沫这则寓言故事。二、走入文本1初读文言文。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订正断句。3练习读课文。三、理解大意1结合注释及预习资料,试翻译课文大致意思。2小组交流,个人汇报。3教师指导,学习文言文,掌握学习方法。四、寓意提升1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体会其中深刻含义。谈谈你对“相濡以沫”的理解。2尝试用“相濡以沫”说一句话。板书设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关资料:【译文】 泉水干涸了,两条鱼都暴露在湖底的干泥里等死,只能吐出一点水泡来相互湿润,延续生命。这虽然很动人和高尚,但是对于鱼来说,最好的情况却不是用死亡来相互表达忠诚和友爱,鱼最希望的是遨游在大江大湖中,即使彼此谁都不认识谁。【积累】杞人忧天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塞翁失马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豁达,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然,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画蛇添足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喝不够,一个人喝有富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可是没等他把蛇脚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完了。那人把酒壶抢了过去,他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失掉了本应该是他的那壶酒。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它,完成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招致失败。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看不见的爱 2教案 北京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淡淡的情节,淡淡的语句,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一股激情涌动着的爱的暖流。它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地玩耍打弹弓,耐心地陪伴孩子,并鼓励孩子“总会打中的”,凡事的关键是“做了没有”。最后,孩子终于打中了目标。学情分析:亲情是可贵的,它似一股温泉滋润着每个人,使人健康、幸福地生活着。看不见的爱这篇课文又将深深吸引每个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深沉、执着、坚韧的爱。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课前预习识记课文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安详”等词语的意思。情感目标:通过找出母亲对孩子不同寻常的爱的有关语句,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母亲执着、坚韧的爱。能力目标: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看不见的爱”的真正含义。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沉、执着、坚韧的爱。教学难点:是理解课题“看不见的爱”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积累性常规活动。说说有关歌颂母亲的诗句。(设计意图:读跟“歌颂母亲”有关的诗句,对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帮助。)二、开放性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看不见的爱,它诉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题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设计意图:设疑激起学生课文的兴趣。)三、互动生成展开。(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交流你理解的新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件什么事。2.交流、检测 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地玩耍打弓,耐心地陪伴孩子,并鼓励孩子“总会打中的”,凡事的关键是“做了没有”。最后,孩子终于打中的目标。(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 过渡:课题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1.读课文,找找你认为母亲对男孩爱的语句,并谈谈体会;交流:“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母亲对盲孩子十分怜爱,不太愿意让旁人知道孩子看不见的事实。从“顿”、“轻轻”这两个词可以知道。)“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母亲希望盲孩和别的孩子一样。)“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作了没有。”(母亲坚信孩子一定行。)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很深。她的动作是那样轻,她的神情是那样从容,她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头,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尽管孩子老是打不中目标,但母亲毫无怨言,对孩子充满信心。从“轻轻”、“安详”词中可以知道。)小结:文中没有直接写母爱,而是从母亲的神态、动作中,我们能体会到母亲不寻常的爱。母亲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是深切、伟大的,她时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爱是一种无处不在而又“看不见”的、(设计意图:在讨论的过程中,读懂课文的内容,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走近母亲,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理解母亲,理解母爱。) 2.有感情朗读作者和母亲的对话。过渡:这位母亲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打中目标吗?从文中找出作者和母亲的对话。自渎。男女分角色读。齐读。交流。要让孩子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懂得凡事只要尽力去做,总有成功的一天;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功夫深,铁杵磨城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交流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感受母亲深沉的爱。3.出示最后一节,展开你的想象,后来怎样?出示填空: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交流、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