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动画城教学设计 唱歌我是快乐的小木匠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 第二课时欣赏蓝皮鼠和大脸猫活动跟着队长走 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叫声。学唱大风车 排成“十字”队形旋转。跟着队长做动作 第三课时欣赏三个和尚 童谣三个和尚学唱三个和尚歌谱,“跳树桩”游戏用打击乐器为童谣配伴奏 第四课时 唱歌大风车单元复习。 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启发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二)具体要求在演唱、观看VCD、做游戏的过程中,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走。帮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画片音乐,联系动画片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优秀卡通文化带给人们的愉悦。用木鱼、堂鼓、小钹为儿歌伴奏,进一步熟悉、巩固这三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学唱歌曲大风车和快乐的小木匠,按照动画片中的情绪,大方地演唱。做游戏,熟悉唱名。教学准备(一)教具1 头饰:印第安人插着羽毛的头饰。2 图片:蓝皮鼠图片、大脸猫图片。3 打击乐器:木鱼、堂鼓、小钹。4 大风车蓝皮鼠和大脸猫快乐的小木匠跟着队长走三个和尚音响资料(录音带)。5 节奏卡片:(二)文字、图片资料1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的动画片,或动画片片断、图册等。2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动画片故事,及动画片的相关介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快乐的小木匠。2表演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教学目标1教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3引导边唱着歌曲边表演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教学过程(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二) 聆听歌曲快乐的小木匠。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2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小熊猫做木匠的情形。3教师放第二遍录音并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木匠劳动的情形?学生回答,“嚓嚓嚓嚓”、“沙沙沙沙”等。4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木匠了解和观察,做两到三个律动动作,如弯腰伸臂刨木头,或屈膝锯木头,搬运、摆放木头等动作。(三) 听并学唱歌曲。1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继续表演木匠劳动的动作。2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3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四) 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1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是不太引人注意,但人们又离不开它的。学生回答,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等。2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行业工作的环境、工具、声音、姿态等列举出来,并改变成歌词,替换快乐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词。如“扑扑扑扑火焰飞,当当当当铁锤响,我是快乐的小铁匠,嗨!嗨!快乐的小铁匠。”等。3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1教师介绍小熊猫学木匠的过程,鼓励学生们根据小熊猫学木匠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剧情参照“七、相关参考资料” )。2请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其他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如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并演唱和表演前面创编的歌词与动作。3完整地表演并演唱。4鼓励学生回家准备相关的头饰、服装或道具,以备“六一”演出表演。教学评价1学生基本能背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词。2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能创编一段与服务行业有关的歌词,并表演相关的动作。3学生愿意参与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的表演。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蓝皮鼠与大脸猫。2音乐活动跟着队长,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蓝皮鼠与大脸猫跟着队长走。2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学过程(一)蓝皮鼠和大脸猫1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2教师提问:今天,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教师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名称。3教师自己或请学生介绍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剧情,并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的片头。(二)模仿老鼠与猫的叫声,跟着录音带演唱伴唱部分。1请学生聆听歌曲,说出歌曲中老鼠和猫的叫声。教师准确范唱老鼠和猫的声部。2请学生继续听录音,跟着录音学唱老鼠与猫的伴唱部分。(三)聆听歌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帮助老鼠与猫找到自己的家。1教师自己或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间房子,两间房子没有任何特殊标记,请学生说出哪间房子是老鼠的,哪间是猫的?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将刚才模仿的老鼠与猫叫的声音,与卡片上的节奏相对应。请一位学生将两张节奏卡片粘贴在两间房子上。3教师请另一位学生指出房子分别属于谁。4一位学生放卡片,另一位学生找房子,视时间的多少,游戏可继续进行。(四)聆听跟着队长走,播放动画片小飞侠片断。1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第二个动画城节目的序幕。2教师提问:动画城现在播放什么动画片呢?教师播放跟着队长走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名称。3教师顺势介绍小飞侠的剧情,并播放小飞侠的片断。并请学生指出跟着队长走出现在剧情发展的什么时候。(五)随着音乐设计与动画片相关的律动。1请学生说说随着歌曲跟着队长走的音乐响起,动画片中的小孩子们做了些什么(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钻密林、走稻田等)。2请学生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用动作表现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钻密林、走稻田等情景。3学生围成圆圈,领头的做队长,带着印第安人有羽毛的头饰,随音乐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模仿他的动作。第一遍音乐结束,头饰交给第二个同学,由第二个同学做队长,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模仿他的动作。依次循环,表现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钻密林、走稻田等情景。(六) 随着音乐设计其他律动。1引导学生用蓝皮鼠和大脸猫的音乐,继续做律动。2启发学生回忆看过的动画片,激发学生伴随着跟着队长走的音乐,做其他律动。如老人、孩子,三只小猪、孙悟空师徒、云、雨等。3启发学生选择情绪不同的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愿意和喜欢聆听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走。2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律动中去,并且在动作上有所创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学唱歌曲三个和尚,跳木桩。教学目标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教学过程(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乐谱:(四) 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学生能否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风车。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风车。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二)分组搭架“大风车”。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 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四) 结束全单元课程。教学评价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大风车。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大风车”游戏。附送: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2019-2020年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快乐的游戏教学设计 唱歌阿西里西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小钹、木鱼的其他演奏方法彝族风土人情 第二课时欣赏转圆圈 随着欣赏曲转圆圈哼唱部分词句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随着转圆圈的音乐,即兴表演动作用堂鼓等为阿西里西作伴奏 第三课时欣赏踢踺子唱歌拔河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合着音乐表演踢踺子的动作 歌表演拔河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河设计伴奏 第四课时欣赏布老虎活动士兵进行曲用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表现士兵进行曲的节律另行设计动作表现士兵进行曲的节律布老虎的民俗 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2继续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4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二)具体要求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拔河,并能随歌声作表演。2认识堂鼓、小钹、木鱼,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伴奏。3听赏转圆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4用人声和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为士兵进行曲设计动作。教学准备(一)教具1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兵进行曲。2投影仪。3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二)文字图片材料1图片、各种布老虎、彝族山寨的图片。2节奏卡片。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单元的难点:1拔河中领唱与齐唱的相互衔接与配合。2同时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打击乐器,少数学生会感到困难。3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且要合拍,容易发生手忙脚乱的情况。4踢踺子和布老虎这两首管弦乐小品虽然都比较形象,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时仍然有一定困难,主要是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尚没有较多的感性积累。音乐材料分析1阿西里西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这首歌曲从结束音上来看是宫调式,但从第1、3乐句来看,显然具有微调式的特点,因此,这首歌曲具有调式交替的特点。2转圆圈这是云南少数民族撒尼人(彝族的支系)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只有两处用了 la音),但结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3踢踺子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管弦乐曲,是老一辈作曲家王义平于1979年为联合国国际儿童年而作,全曲取名中国儿童玩具,由踢踺子、抖空竹、放风筝、布老虎四首短小的管弦乐曲组成。踢踺子是其中的第一乐章。由大军鼓、三角铁、铃鼓、木梆子、马锣组成的节奏音型更增添了活泼欢乐的气氛,小提琴用跳弓、顿弓,在不同的音区重复这一主题,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接着主题由木管乐器演奏,并加以变化,表现了热烈欢快、相互据戏的场面。最后,在弦乐的长音和弦上,结束了这一乐章。4布老虎这是管弦乐曲中国儿童玩具的第四乐章,描绘了民间玩具布老虎的生动形象,布老虎既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温柔动人的一面,音乐很好地描绘了布老虎的双重形象。乐曲开始时由大管奏出威严的老虎主题:随后出现的打击乐声,描写布老虎在孩子们的摆布下做出种种勇猛威严的动作。接着就出现了一段由双簧管奏出的温和的曲调,表现了布老虎被驯服后的温柔:一声吊钹声过后,又出现了布老虎威严的主题,随着提琴的拨弦声,布老虎迈着稳健的步伐越走越欢。全曲在一声大锣声后结束。5拔河这是一首富有民族风格的儿童游戏歌曲,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犹如民歌中的号子,数板“一二三、一二三”和“加油加油加油!”的运用更增添了身临其境的生活气息。除了第一乐句外,其它各句都是领唱与齐唱各唱两小节,既方整又富有规律,并符合拔河的节奏,但领唱的最后一个音与齐唱的第一个音都不是同一个音,这可能会形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6士兵进行曲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名作,选自儿童曲集。表现了一群木偶兵神气地操练的情景。全曲的旋律进行几乎都是级进,加上八分休止符的多次使用,塑造了既神气可爱又小心翼翼地前进的木偶兵的生动形象。这首乐曲虽然不长,但与作者的快乐农夫一样,是享誉世界的钢琴小曲,成为钢琴初学者的必弹曲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阿西里西。2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2学会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3能积极探索堂鼓等乐器的其它演奏方法。教学过程1从第三单元的欣赏曲阿细跳月引入阿西里西,这两者都是彝族的音乐,前者是表现青年们的舞蹈,后者是表现儿童们的游戏。2听阿西里西的录音数遍,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3教师解释“阿西里西”(我们是好朋友)和“丘都拉迪嗡啊”(表现欢乐的衬词)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彝族的一些风土人情(这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介绍过)。4学生跟着伴奏带演唱阿西里西。5展示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请学生说出名字,学生可能将堂鼓说成小鼓,将小钹说成是小镲,这也无妨。教师分别介绍并示范这三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用单槌击和双槌同时击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小钹上下相击,左右相击也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6学生分三组,分别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可奏“ ”的节奏,小钹奏“ ”的节奏,木鱼奏“”和“ ”的节奏。然后三组齐奏,形成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7各组分别探索堂鼓、小钹、木鱼的其它演奏方法,如堂鼓击鼓边、或用手按住鼓皮敲击、小钹磨擦发音、用鼓槌击木鱼等,总之,要求学生在同一件乐器身上探索发出几种不同音色的声音,这一练习是很有意义的。8用堂鼓、小钹和木鱼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请学生在课外作好设计,下一节课大家共同来实践。9复习一遍歌曲阿西里西,再用刚才试敲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评价1学唱阿西里西的效率。2学生掌握堂鼓、小钹、木鱼基本演奏方法的普遍程度。3探索堂鼓等乐器其它演奏方法的积极性与参与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2欣赏歌曲转圆圈。教学目标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2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阿西里西作伴奏。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2随教师学唱阿西里西的歌谱。3出示“ ”与“ ”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在阿西里西的歌谱中“ ”和“ ”各使用了几次,“ ”用了几次。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师的指挥下,随着伴奏带全体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5请学生分组设计如何用堂鼓、下钹、木鱼为阿西里西伴奏(为每种打击乐器设计两小节节奏型),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作出几套方案。例如: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用堂鼓等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已欣赏过的阿细跳月作比较,两者相同的是都是彝族的音乐,且都是在月光下的歌舞,不同的是阿细跳月是青年人的舞蹈,转圆圈是儿童们的游戏歌曲。8出示转圆圈的歌词,听赏转圆圈。9听赏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看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断:10部分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阿西里西时的表情与投入程度。2学生设计打击乐器伴奏时的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3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4学生即兴表演时的参与率及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程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拔河。2欣赏管弦乐曲踢毯子教学目标1能用富有力度和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拔河。2能用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拔河的情景,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拔河伴奏。3能随着乐曲踢踺子的韵律,即兴表演踢踺子的动作。教学过程1用拔河的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入歌曲拔河的教学,请学生用语言描绘拔河时欢快、热烈的气氛。2提问“拔河的音乐应当是怎样的?”“演唱时在声音上应具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想象表现拔河场面歌曲的音调特点一热烈、欢快、紧张。3听赏歌曲拔河的范唱录音,听几遍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认识,为正确地表现这首歌曲打下基础。4录音学唱歌曲。5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齐唱。6按课本上的要求,用打击乐器(或小喇叭、喊声、跺脚等)表现歌曲拔河热烈、紧张。欢快的气氛,再将这些声音录下来。7边演唱歌曲,边放渲染气氛的录音,师生共同评论。8欣赏管弦乐曲踢踺子,引导学生注意由木琴奏出的主题。9教师表演踢踺子动作(也可将踺子带到课堂上来,因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见过和玩过踢踺子),开始时两拍踢一下,后可变为一拍踢一下,可用右脚踢,也可用左脚踢,可以站着踢,也可以跳着踢,还可以右脚交叉到左脚后面踢等。10学生随音乐即兴地做踢踺子的动作,不要要求整齐划一,只要求能合拍,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演音乐”的目的。11复听一遍踢踺子以加深印象,并要求学生能在以后播放这段音乐时立即说出曲名。12歌表演拔河将掀起本节课的高潮,但以徒手表演拔河为好,不要使用真的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人才培养与教育承诺书6篇
- 2025年胸牌工牌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广东阳江市阳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8人(第四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一场春雨中的情感流露抒情作文4篇
- 难忘的一位朋友写人作文6篇
- 商务合同评审与签订快速指导手册
- 2025江苏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海外投资诚信保障书(5篇)
- 健康教育推动职责承诺书(6篇)
- 青海省海东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百瑞景四期地下室B区人防试水方案
- 顶管沉井专项施工方案
- GB/T 8019-2008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 GB 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GA 1167-2014探火管式灭火装置
- 文物保护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专题培训课件
- 高中通用技术(相框)设计方案
- 医院老院区病房楼改造工程案例课件
- 4S店灯光检查手势
- 检验员资格认定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