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终南望余雪 1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教学重点:通过吟诵,想象终南望余雪所描绘的终南山的雪景,体会作者的心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朝诗人祖咏。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可见早年他生活境况很困窘。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但长期未得授官职。由于仕途落拓,最后归隐汝水一带直到去世。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宣扬隐逸思想,辞意清新洗炼。终南望余雪曾传诵一时。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二、初读诗句,自学感知。(一)自学提示:1.自由读诗句,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读准字音。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二)检查自学情况:1.轮读古诗,正音。个别读,齐读。2.交流自学后的初步感受。3.生质疑问难。三解疑答难,品读想象。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所以诗人用了“阴岭”二字,表明所处的位置和所见到的山的部位。“阴”字用得很准确、精炼。因为是山阴,气温更低,阳光的热力不足以融化积雪,所以才有残雪。“秀”字,点染终南山雪景的秀丽。接下去,第二句就具体描绘山上的积雪。“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意思相当完满地写出来了。后二句,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典型特征。“暮”字说明这是傍晚。“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明”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表”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雪后在城里,地面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以致比下雪时天气更冷。诗人抓住了雪后寒冷的特点,传达出了自己的、也是人们普遍体验得到的生活实感。这两句,一写山林,一写城中,仍紧扣着题目的这个“望”字;一写所见,一写所感,将雪后的特点全盘托出。四、体会写法,感悟诗情。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诗人为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五、多种形式,激励背诵。1.个别背。2.小组对抗赛。3.全班齐背。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给老师的一封信 1教案 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二、教学过程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完成作业本第一题)(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二、教学过程1.指出学习目标。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汇报过程略)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4.给课文分段。(1)回忆分段方法。(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5.作业:作业本4.5题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二、教学过程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2)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优化路径报告
- 2024年【安全员(初级)】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题)
- 2025年婴幼儿营养食品行业营养配方优化与产业升级趋势报告
- 2023青海省安全生产月知识测试含答案
- 2023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秋季学期国开电大汉语本科补修课《中国文学基础#》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试题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复合材料采购代理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股权投资与股权转让及风险控制与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能源储备设施建设劳务派遣协议
- 2025房地产出租合同及租赁保证金管理办法
- 产科新生儿死亡病例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
- 干部履历表(中共中央组织部2015年制)
- 美西奥多·莱维特《营销短视症》
- 中学学校各项安全资料汇编
- 马家田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
- JB-T 8723-2022 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
- GB/T 20485.31-2011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第31部分:横向振动灵敏度测试
- Can you hear me合唱钢琴伴奏谱
- 橡皮章雕刻工艺教案
- 电梯事故紧急救援演练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