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发展家的量化指标.doc_第1页
仍是发展家的量化指标.doc_第2页
仍是发展家的量化指标.doc_第3页
仍是发展家的量化指标.doc_第4页
仍是发展家的量化指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量化指标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世界银行根据人均GDP数据,将186个成员国及人口超过3万德经济体,总计210个国家和经济体划分为四类:低收入经济体、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和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标准分别是不超过975美元、976-3885美元、3886-11905美元、11906美元以上。根据世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2008年GDP总量为38993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但人均GDP仅为2940美元,居世界第130位,位列下中等收入群体。2010年人均GDP跨过4000美元(29,748)大关,刚刚步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二、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一)产业结构根据世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数据,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1%、49%和40%。从国际产业结构水平基本情况来看,中国三大产业结构水平是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典型代表。具体表现为:对第一产业依赖程度高。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2000年美国仅为1.66%,2005年欧盟15国为2%左右,而中国2008年还高达11%。严重依赖制造业。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0%,且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而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比重达49%,且相当程度上处于价值链低端。服务业相当落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平均为65%,209年美国为76.9%,中国当前的水平还达不到美国工业化初期的水平。另外,中国的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偏低。(二)就业结构根据2009年5月人保部和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39.6:27.2:33.2,。就业结构表明:第一产业仍是中国富余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基本保持稳定,但劳动力吸纳能力相对仍然较弱。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仅相当于美国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第三产业吸纳。但与发达国家60-80%的份额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33.2%)的能力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样相当于美国工业化初期阶段。(三)城市化率根据世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2005年城市化率为40.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而发达国家一般为75%。预计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才能达到49.2%,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社会发展水平(一)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2008年我国科研与开发投入占GDP的1.45%,美国长期处于2.7%的水平,日本则超过3%。研发尚处于技术改进阶段。研究表明,当研发强度不超过GDP的1%时,技术研发处于试用技术阶段;当研发强度在1%到2%之间时,技术研发处于技术改进阶段;研发强度超过2%时,技术研发处于技术创新阶段。多数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的12项打分指标中,中国在科技成熟度方面排在第79位。中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发达国家,80%的科研在大企业中完成,但中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据韩国三星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2007年中国出口的5300万台电脑中,核心零部件均为Intel、AMD等外国企业提供;尽管中国已成为液晶电视的主要生产基地,但其面板以及其它核心部件都由外资企业提供;中国出口的汽车及零部件中电控零部件,如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等的核心部件均由外国独资、合资公司制造或匹配。中国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不足10%。(二)教育投入中国公共教育支出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际普遍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衡量一国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一般超过5%,发展中国国家也达到4%,我国长期以来把4%作为教育投入目标,但长期未能达到这一标准。据社科院2009年人口和劳动绿皮书统计,中国实际只有2.4%。中国高等教育及培训指标现对落后,中高层次人才显著缺乏。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偏低。发达国家几乎不存在初中毕业生上不了高中的问题。(三)医疗卫生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公平性评估排序中,我国在191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四。中国卫生和教育公共支出强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并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卫生和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中国仅为4.5%,瑞典、德国、法国约占13%-15%,美国、日本占10%-12%,印度也占5%。2007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22%,略低于中等收入平均水平25%,但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值7%。四、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收入分配和贫困状况中国基尼系数偏高和贫困问题较为严峻。根据联合国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5,高于罗马尼亚0.315、马来西亚0.379、印度0.368等发展中国家。中国2008年底确定的贫困线标准无论按汇率(人均每天0.31美元)还是按购买力(人均每天0.57美元),与世行推荐的每人每天1.25美元贫困线标准差距都很悬殊。按国际标准计算,中国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二)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从消费水平来看,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相当于美国的15.4%。从消费结构看,中国居民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食品仍是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偏低,家用汽车等舒适性消费较少。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美国每百人拥有汽车78.8辆,固定和移动电话134.6部,而中国只有2.4辆和62.6部。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五、综合指标(一)综合国力根据2008年8月24日美国发布的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国综合国力在美日德之后,居世界第四,其中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三,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三,科技实力第八,教育实力居第十。尽管如此,中国综合实力仅相当于美国的48%。(二)国际竞争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9年世界竞争力年鉴,将中国排在世界第20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将中国排在世界第29位(三)现代化发展水平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认为,依据2006年世界各国现代化水平指数,中国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8,低于世界平均值53,居世界第59位。(四)人类发展指数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72,排名世界第92为,属于中等发展程度国家阵营中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略高于世界发展指数平均值0.753。虽然中国的排名在提升,且增长速度较快,但距离发到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