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地理枢纽》读后感范文.doc_第1页
《历史的地理枢纽》读后感范文.doc_第2页
《历史的地理枢纽》读后感范文.doc_第3页
《历史的地理枢纽》读后感范文.doc_第4页
《历史的地理枢纽》读后感范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的地理枢纽读后感范文 是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麦金德爵士于1904年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一篇论文虽篇幅不长却影响深远在西方与达尔文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相对论等并称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作者以深邃独到的战略眼光结合欧亚大陆的历史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地缘战略对二十世纪乃至现在的世界政治影响巨大深远对当下的中国亦有其现实意义 XX年去世的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就是麦金德的一位忠实粉丝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轰动一时的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一书基本指导思想与历史的地理枢纽如出一辙: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只是立论的视角从欧洲变成了欧亚大陆之外的美国 麦金德认定的世界枢纽地区包括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实际上就是历史上游牧民族活动的欧亚大陆核心草原地带从匈牙利的普斯塔斯到满洲的小戈壁绵延达四千英里该地区在地理上自成一体没有适宜通航的外流河导致外部势力自海洋侵入内部虽有部分沙丘而整体上可以看做一个草原为游牧民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即使通常并不丰美的牧场北面以广阔的亚极地森林和沼泽地带为界枢纽地带的地形和生活方式使马和骆驼的机动性得以充分施展东西南三面面对地势较低的农业地区可以三面出击 在欧洲中世纪及以前的历史上这里是一次次侵略行动的出发点和大本营围绕着世界枢纽地区边缘的新月形地带自西向东分布着欧洲、中东、印度、中国四个半岛正是易受游牧民族攻击的薄弱地带 印度一次次被北方蛮族征服的历史自不必论中东地区被蒙古人、突厥人统治的历史记忆尤新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幸运在于始终没有全部沦陷于草原民族而入侵罗马的日耳曼蛮族很快被同化中国在蒙古入侵前蛮族的征服仅限于长江以北且入侵者多被中国文化同化而忽必烈打破了这一传统中国本部两度被蒙古、满洲人所统治直到与欧洲在海上遭遇 麦金德显然是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上立论他在文中引用弗里曼教授的观点:唯一能算做历史的是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种族的历史对其他地区的文明史表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傲慢和偏见不过他在文中坦承文明交流互鉴甚至军事冲突在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正是在外来野蛮人的压力下欧洲才实现它的文明因此我请求你们暂时地把欧洲和欧洲的历史看做隶属于亚洲和亚洲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的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反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成果 地理大发现以前的人类文明史从来没有超出亚欧大陆加上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部分即麦金德所称的世界岛麦金德认为:欧洲的南界过去和现在都是撒哈拉而不是地中海因为正是沙漠才把黑人和白人分开的地中海从希腊、罗马时代起就是沟通沿岸各国的通途而非障碍撒哈拉沙漠则有陆海之称实实在在构成隔绝黑非洲与文明世界的障碍 与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在全球四处出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此前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被挤压在一个狭窄的地区内并不断受到外部野蛮世界的威胁在面积为二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的亚欧大陆上中部和北部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心脏地带西徐亚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一波波如潮水般涌向西方的欧洲同时也涌向东南方的中国正是各种名称令人应接不暇的东方蛮族的接踵而至在共同反对亚洲人的事业中欧洲人不自觉地结成现代的英吉利、法兰西、威尼斯共和国等民族国家甚至教皇统治的决定性威望也得自教皇利奥与上帝之鞭阿提拉在米兰的调停成功欧洲政治版图的底色打上了深深的亚洲蛮族入侵的烙印 而来自海上的威胁在中国有明代的倭寇西方则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维京海盗在中世纪及以前东西方的文明社会都不断受到陆上和海上野蛮人的攻击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尚未发生交集的中国人和欧洲人其实是难兄难弟 地理大发现和蒸汽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借助舰船欧洲打破东方蛮族封锁所能到达的海域和沿海陆地增加了三十倍以上在水域中间发现了美洲和澳洲等新大陆形势彻底翻转欧洲的势力包围着至今一直在威胁着它本身生存的欧亚陆上强国奥斯曼帝国、印度、中国都成了西方巨舰大炮征服的对象世界枢纽地区则成为海洋发展受限、热衷于陆上扩张的欧洲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海权取代陆权其实只有两百年时间相对陆权占统治地位的数千年历史不及十分之一但这一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今天的世界人口和经济的一大半分布在距离海洋不超过三百公里的地方远离海洋的欧亚大陆核心地区发展缓慢生态恶化成为全球化发展中的弃儿 不过风水轮流转随着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铁的建设世界枢纽地区联通东西的陆桥地位凸显如果技术的进步加上政治的努力经由中亚联通东西方的成本低于海运东西方成为一个整体海权再次被陆权取代将不是耸人听闻的事 如果欧亚大陆两端的人流物流被高铁所吸引海上运输日益萎缩美国的海上优势将无用武之地美国人被孤立在美洲大陆从此失去霸权地位这也是美国与欧洲忌惮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层原因 西方近代的崛起来自海权自以为继承了希腊罗马传统的美国更是如此他们对陆上强国的崛起有着本能的深深恐惧对可能称霸欧亚大陆强国不遗余力地围堵防范打击是欧洲和美国的必然战略正是在欧洲和美国的联合打击下原本占据世界枢纽地区的苏联解体中亚地区出现五斯坦伊斯兰极端势力抬头中东地区持续动荡 在历史的地理枢纽发表时世界枢纽地区由俄国统治中国正处于八国联军侵华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麦金德在文章的最后极富预见性地写到:假如中国被日本组织起来去推翻俄罗斯帝国并征服他的领土的话那时就会因为他们面临海洋的优越地位和巨大的大陆资源加到一起这是占有枢纽地区的俄国人现在还没有到手的有利条件构成对世界自由威胁的黄祸 人算不如天算日本的侵略促使中国组织起来完成了内部统一俄罗斯帝国没被中国人推翻却在西方围堵下解体中国与接壤的中亚地区五斯坦结成松散的联盟战略机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