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_第1页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_第2页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_第3页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请购买后查看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 D C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遏国 G B/T5 0 1 4 5 一 2 0 0 7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S tandardfor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of 5 0 1 1 2 0 0 7 一 1 2 一 2 4 发布 2 0 0 8 一 0 6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联合发布 二哥 月目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S tandardfor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of 5 0 1 1 G B/T5 0 1 4 5 一 2 0 0 7 主编部门: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水利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 民共和 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8年 6月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 0 0 8北 京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土的工程分 类标 准 G B/T5 0 1 4 5 一 2 0 0 7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 中国计划 出版社 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棍地北里 甲n号 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1 0 0 0 3 8电话:6 3 9 0 6 4 3 36 3 9 0 6 3 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 85 0只1 1 6 8 毫米 1/3 21.2 5印张2 7千字 2 0 0 8 年3月第 一 版 2 0 0 8 年3月第 一 次印刷 印数1 一 2 0 1 0 0 册 统 一 书号:1 5 80 1 7 7 0 2 7 定价:8.0 0元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建 设部公告 第7 7 2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土 的工程分类标准的公告 现批 准土 的工程分类标 准为 国家标准 ,编号 为G B/T 5 0 1 4 5 一 2 0 0 7,自2。 。 8年旦月1 日起实施。原 土 的分类标准 G B J14 5 一 9 0同时废止。 本标准 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 中国计划 出版社 出版发 行。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建设部 二0 0七年二月二十四 日 含沼山. 月 lJ吕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2 0 0 46 7号文关于印发 “二 0 0 四 年工程建设 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要求 ,由南京水利科 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土 的分类标准G B J1 4 5 一 9 0的基础 上修订而成 的。 土 的工程分类标准共分5章,主要 内容有:总则,术语 、符号 和代号,基本规定,土的分类,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等。另有 一 个附录。 本标准修订 的主要内容有:取消了原标准正 文中特殊 土部分 内容;增加了 “术语 、符号 和代号 ” ,取 消 了 “ 附录 一 基本代号 ” ;粒 组划分中砾粒增加了1组细分,砂粒增加了2组 细分;取消了锥尖 人土深度1 0 mm液限标准塑性 图及其相关内容;增加了 “ 附录A 土的工程分类体系框 图 ” 。 本标准 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水 利部水利水 电规 划设计总 院 负责日常管理 ,由南京水利科学 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 将意见和建议 寄送南京水利科 学研究 院(地址:南 京 市广州路 2 2 3 号,邮编:2 1 0 0 2 9),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 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 编 单 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参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铁道科学研究院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院 长江科学 院 西安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主要起草 人:范 明桥滕延京武威刘艳华罗梅云 王园辛鸿博张炜温彦峰 龚壁卫 胡再强王 清田喜春王芳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符号和代号 , (2) 2.1 术语 (2 ) 2.2 符号 ; , 一 (3) 2.3 代号 (3) 3 基本规定 , (6) 4 土的分类 , (8) 5 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 , (1 1 ) 5.1 简易鉴别方法 (1 1) 5.2 鉴别分类 , (1 2) 5.3 土的描述 , (1 3) 附录A土的工程分类体系框图 (1 4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 5 ) 附:条文说明 , , (1 7) 1 总则 1.0.1 为统 一 土 的工程分类,便于对 土 的性状作定性评价 ,制定 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 于土的基本分类。各行业在遵 守本标 准 的基 础上 可根据需要编制专门分类标准。 1.0.3 土的分类指标试验 除应符合本标准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术语 、符号和代号 2.1 术语 2.1.1 粒径grain size 土粒 能通过 的最小筛孔 孔 径,或土粒 在静水中具 有 相 同下沉 速度的当量球体直径 。 2.1.2 粒径分布曲线grain S izedistributioncurve 反 映小 于某粒径 的土颗粒质量占土 的总质量百分率的关系曲 线。 2.1.3 限制粒径 constrained grain size 粒径 分布 曲线上 小 于该粒 径 的 土 粒质量占土 的 总质量 的 6 0的粒径。 2,1.4 有效粒径 effective grain S ize 粒径分布 曲线上 小 于该粒 径 的 土 粒质量占土 的 总 质 量 的 1 0炜的粒径。 2.1.5 粒 组 fraction 按 粒径大小划分的组。 2.1.6 不均匀 系数 coefficientofuniformity 土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 的系数。 2.1.7 曲率系数 coefficientofcurvature 土颗粒粒径分布 曲线形态 的系数。 2.1.8 级 配gradation 土样 中各粒组 占总土粒 质量 的 比例。 2.1.9 液 限liquid limit 细粒土流动状态 与可塑状态 间的界 限含水率。 2.1.1 0 塑 限plastic limit 2 细粒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间的界 限含水率。 2.1.1 1 塑性指数plasticity index 液 限与塑 限的差值。 2.1.1 2 塑性 图plasticity chart 以塑性指数I P为纵坐标、液限 wL为横坐标用 于细粒 土分类 的图。 2.1.1 3 有 机质土organic 5 0 1 1 有机质含量 O m 一 定( 5%( O m 2 0 0 卵石(碎石) 6 0 d镇2 0 0 粗粒 砾粒 粗砾 2 0 d镇6 0 中砾 5 d镇2 0 细砾 2 d镇5 砂粒 粗砂 0. 5 d簇2 中砂 0.2 5 d毛0.5 细砂 ” 0.0 7 5 d簇0.2 5 细粒 粉粒 0.0 0 5 d(0.0 7 5 豁粒 d簇0.0 0 5 3.0.3 土颗粒 级 配特征 应 根 据 土 的不均匀系数C。和曲率系数 C 。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均匀系数C。,应按下式计算: _don 七, , 一 下 二 以1 0 (3.0.3 一 1) 2 曲率系数C。,应按下式计算: 土类 粒 组 含 量土类代号土类名称 含细粒土砾 5镇细粒含量 1 5%G F 含细粒土砾 细粒土质砾 1 5镇细粒 含量 5 0% 细粒组 中粉粒 含量不大于5 0% G C 戮土质砾 细粒组 中粉粒 含量大于5 0% G M 粉土质砾 续表4.0.4 4.0.5 砂类土 的分类应符合表4 .0.5的规定。 表4 .0.5 砂类土的分类 土类 粒 组 含 量土类代号土类名称 砂细粒含量 5 % 级配C。5 1簇C c簇3 S w 级配 良好砂 级配:不 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S P 级配不 良砂 含细粒土砂 5% (细粒含量 1 5%S F 含细粒土砂 细粒土质砂 1 5簇细粒 含量 5 0% 细粒组 中粉粒 含量不大于5 0% S C 戮土质砂 细粒组 中粉粒 含量大于5 0写 S M 粉土质砂 4.0。6 4.0。7 1 2 土。 3 4。0。8 试样 中细粒组含量不小 于 5 0的土为细粒类土。 细粒类土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粗粒组含量不大于2 5的土称细粒土。 粗粒组含量大 于2 5写且不大于 5 0的土称含粗粒 的细粒 有机质含量小 于 1 0且不小于5 的 土称有机质土。 细粒土 的分类应符合表4 .0.8的规定。 表4.0.8细粒土的分类 土的塑性指标在塑性 图3.0 .5中的位置 土类代号土类名称 I P 妻0.7 3 (wL 一 2 0 ) 和 介妻7 wL妻5 0%C H 高液限豁土 wL5 0%C L低液限豁土 I P 0. 7 3 ( wL 一 2 0 ) 或 厅 4 wL)5 0% M H 高液限粉土 wL5 0 % 砂 砾粒组含量习 雄 赵 沮 含量 猫土 I,扮住刀帆欢 0 ) 和 I。杂7 粉土 介0 .7 3帆一2 0 ) 或 介4 细粒土 毛2 5 % A线以上衣阵介7 漂石B 漂歹 含黛决胆 歹含量 卵石肠 基互含量终翅彰睿 搅合王 漂石画 一 要互含量钾卵石食髦 浪苔 王卵石口 否厂 一 遵五含 量鉴鲡食鼻 一 襟翰赔 王酥 一 漂石含量卵石含量 茹 右 混合 止面 漂石含量簇卵石含量 褥石 一一细粒含量点 . _ . 活 细粒土砾丽 一 5镬细粒含量巧 绷公袋 砾既 画 巧暇细粒含量5 O % 一 砂丁 细粒含量5% ? 誉细粒王砂丽 一一 5%细粒含量1 5 % 一 葡版 函 砂呱骊 1 5 蛋细粒含量5 0% 仁噢夔 匕 口翌噩 鳄墨 猫土或粉土 l 口卜M L J ll尸C L 有机质土 有机质含量5感O K I 既 有机质土 C H O,C L O六任 】 0,M L 细粒类土 细粒组含量 )匆飞 有机土 有机质含量氏多1 0 飞 含砾细粒土 砾粒组含量砂粒组含量 含砾细粒土 C H G,C l石俐H G 洲江启 2 5 %粗粒组 含量父槛 含砂细粒土 砾粒组含最城砂粒组含量 含砂细粒土 班氓C巧月H S.M 防 l4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 时 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 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必 须 ” ,反 面词采用 “严禁”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应” ,反 面词采用 “不应”或“不得”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宜” ,反 面词采用 “不宜” ; 表示有选择,在 一 定条件下可 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 “可” 。 2 本标准中指明应 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 符合 的规定 ”或“应按 执行 ” 。 中华人民共 和 国国家标准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G B/T5 0 1 4 5 一 2 0 0 7 条文说明 目次 1 总则 ( 2 1 ) 2 术语 、符号 和代号 ( 2 2) 2.1 术语 (2 2) 2.2 符号 , (2 2) 2.3 代号 (2 2) 3 基本规定 ( 2 3 ) 4 土 的分类 , , ( 2 5 ) 5 土 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 ( 2 9) 5.1 简易鉴别方法 , (2 9) 5.2 鉴别分类 , , , ( 2 9) 5.3 土的描述 ,二八 (2 9) 1 9 1 总则 1.0.1 本标准系为工程用 土进行分类而编制,其内容包括对土类 进行鉴别,确定其名称与代号,并给以必要 的描述。由此可使工程 用土 的名称得到统 一 ,并对土 的工程性状有定性的了解。 1.0.2 本标准对工程建设 所涉及 的土均 是适 用 的。但混凝土中 采用 的砂、石骨料不属土 的范畴。 本标准中所指 的 “土 的分类 ”是 从 土 的基本特性出发,以土 的 颗粒尺寸、水理性质等为界定指标 的分类体系,是土的基本分类。 对于特殊性 土(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红豁土、盐渍土等),其性质 与其成因、环境、状态、结构性等有关,除按 照本标准分类以外,还 应根据土 的特殊性(如胀缩特性、湿陷性、有机 质含量等),依据相 应土类的技术标准进行分类。 各行业在工程 中对 土 的分类有各 自的专 门需要,细节繁多,难 以统 一 规定,故本标准 只能从整体上建立共 同遵守的体 系,较为原 则 与概括,属通用分类范畴。各行业 可据此延伸与充实,编制符合 需要 的专门分类标准。 1.0.3 土的工程分类是土工试验 的 内容之 一 ,分类指标试验应遵 照土工试验方法 的国家标准。 2 术语 、符号和代号 2.1 术语 2.1.1 ? 2.1.1 1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 土分类的基本术语 。有些名 词术语 在本标准中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如 “ 级配 良好砂 ” 、 “ 级配不 良砂 ”等 ,这里不再重复收列。 2.2 符号 这里列 出 了有关土分类的最常用 的物理性 质符号。 2.3 代号 2.3.1 、2.3.2表示 土类的代号按下列原则构成: 1 一 个代号 即表示土的名称。 2 由两个基本代号构成时,第 一 个基本代号表示 土 的 主成 分,第二个基本代号表示 土 的次成分,或土 的级配、液 限。 3 由三个基本代号构成 时,第 一 个基 本代号表示 土 的主成 分 ,第二个 基本代号表示液 限的高低,第三个基本代号表示 土 的次 成分。 3 基本 规 定 3.0.1 将 土按粒 径级 配及 液塑性进 行 分类是 世界上许多 国家采 用 的土分类方法。根据当前的科技水平,认 为粗粒 土 的性质主要 决定于构成土 的土颗粒的粒径分布和它们的特征 ,而细粒土的性 质却主要取决于土粒和水相互作用时的性态,即决定于土的塑性。 土中有机质对土 的工程性质也有影 响。土颗粒 的分布特征可用筛 分析方法确定,土的塑性 指标可按 常规试 验 方法测定。这些 特征 和指标在现场凭目测 和触感的经验方法也容易予 以估计 。根据这 些特征 和指标判别 土类,既能反 映土 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也便于 实际操作。 3.0.2 本标准采用 的粒组范围主要 是 根据原标准确定。其中把 过去 的 细 砾 粒 组细分为中砾 和 细 砾 两个粒组,其界 限粒径为 smm,与粗粒土的各项试验 中常用 的粗粒 料 和细粒料 的界 限相 一 致;砂粒组细分为粗砂 、中砂 和细砂三个粒组。这样划分砾粒组和 砂粒组与我 国现行 的多数标准或规范相 一 致。 3.0.3 粗 粒类土的可压实性 、强度、压 缩性 以及渗透性都和土 的 级配指标有关。 C 。和 C c 两 指标是国际通 用指标,能较 好 地反 映 级配曲线形态 和级配优劣性状。 3.0.4 本标准包括工程 上所 遇 到 的 一 般土类。由于土分类系根 据扰动土试样,土的天然状 态 如 密度 的松 、密,含水 状态 如干、湿, 结构状态 的成层或各 向异性,历史应力为正常固结或超 固结等,在 分类中均未考虑。为此,软土、冻土等都没有列人标准 。土的地质 成 因对土的性质有 一 定影 响,但是 目前还 没有 反 映这种 因素的定 量指标,而且属 于同 一 成 因的土类,其性 质也会千差万别,所 以绝 大多数的分类法都不按其划分土类。填土实际上是 一 种无确定概 2 3 念 的材料 ,可 以是本标准所包括的各种 土类,也可 以是建筑垃圾或 工业弃料及 矿碴等。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在试样描述中详细记 录、 说明。 我 国以往 的土分类和 国外绝大多数分类标准都将 一 般土划分 为粗粒类土 和细粒类 土,鉴 于水利 和其他 一 些 大型工程中,也常遇 到主要是大石块或土中含相当数量 大石 块 的情况 ,本标准为此增 加了巨粒类土 ,使分类体系更为完整,而且也符合工程需要。 3.0.5 塑性 图是 美 、英、日、德、印等国家长期用 于细粒 土分类的 标准,国 际 上 称它为卡萨格 兰德塑 性 图(C assagrandeplasticity chart)。图 中的液限是 由 国外广泛 应 用 的卡氏碟式液限仪测定 的。我 国不少学者曾研究论证 了该图的适用性。 根据我 国现行 土 工试 验 方 法标准规 定,土的液 限是 用 质量 为7 6 9 、锥尖角为3 0 。 的 锥体液 限仪测 定 ,取 锥 尖 人土深 度为 1 7 mm时土的含水率作为液 限,并认 为 它 和碟式仪测 液 限时土 的 不排水抗剪强度是等效的。为此,本标准规定,如果测定土液限用 的是碟式仪或以人土深度 1 7 mm时 的含水量作为液 限,或用其他 等效方法 测定液 限 ,应 采用 图3.0.5的塑性 图作为细粒 土分类依 据。 由于历史 的原 因,我 国部分行业 取质量 为 7 6 9、锥 尖 角 为3 0 的锥 尖人 土深度为 1 0 mm时土的含水率作为液限,称为1 0 mm液 限。考 虑 到 实 际 情 况,土 的分 类标 准G B J1 4 5 一 9 0列 人 了 I O mm液 限 的塑性 图作为过渡。 然而从实际使用 中我们发现凡是 采用 1 0 mm液 限标准 的行业或部门均使用单一 塑性指数,分类 不 使用塑性 图分类,1 0 mm液 限的塑性 图失去 了实用意义,因而本 次 修订取 消 了 1 0 mm液 限的塑性 图。 4 土的 分类 4.0.1 土中巨粒组 含量(按质量计,巨粒可采用量取颗粒最小断 面宽度大于6 0 mm的方法确定)大 于7 5 时 ,它们在土中所占体 积已超过 2 /3,形成了骨架,对土性状起控制作用,这类土称巨粒 土。应按巨粒组 中的何种粒组(漂石或卵石)占优势给予定名。若 按某种粒组(漂石或卵石)超过 总质量 的5 0来分类定名,可能会 发生某种粒组如卵石含量极少 而漂石含量大大超过卵石含量却被 定名为卵石 的情况;另外从力学性能上说,此种土可能被 “ 降级 ”使 用 了,然而从渗透性能上说,此种 土却被“升 级”使用 了 ,这是不合 适 的。 土中巨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5 0而不大于7 5的土称混 合巨粒土,这时巨粒在土中已起骨架作用 ,决定着土 的主要性状。 土中巨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 的1 5而不大于5 0时,其中的 土占优势,巨粒部分起骨架作用,部分起充填作用,实为含巨粒 的 土,统称 为 巨粒混合土。如有需要,此类土可 以根据所含粗粒或细 粒的多少进 一 步细分。 4.0.2 土中巨粒 质量 少 于或等于总质量 的1 5 时 ,巨粒体积将 不及试样 总体积 的 1 0%,可视为散布在土内的零星 颗粒,当其对 土 的总体性状不致有 明显影响时,可扣 除 巨粒 ,按粗粒类土或细粒 类土的规定分类定名;当巨粒体积对土的总体性状有影响时,可将 巨粒计人砾粒组按粗粒类土或细粒类土 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 4.0.3 粗粒组 质量 大 于 总质 量 的5 0写,意味着 粗 粒 组 质量大于 细粒组,应称其为粗粒类土。粗粒组包括砾粒 和砂粒,按累积含量 概念,应划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 4.0.4 砾类土按其中所含细粒组 的多少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