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 编码: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张雨婷 江明亮 容开智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竞赛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张雨婷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年3月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系别、专业、年级2006级社会工作学历大学本科学制4入学时间2006年9月作品名称广东欠发达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实证调查毕业论文题目尚未毕业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区46栋205房邮政编码510642办公电住地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642住宅电话其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江明亮男21本科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容开智男20本科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格认定学院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09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 否 (学院盖章)年 月 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 否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作品所属领 域 (C)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本课题主要采用随机抽样、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广东省欠发达农业地区科技入户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现阶段我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困境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特点以及现阶段提高我省科技入户率的相关策略给出可行性的建议。本作品致力于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决策提供切实依据,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使用的恰当结合,从而有助于推动我省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科技进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本论文从农民的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多层抽样、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学技术应用的真实情况及其对科技入户的认知程度。针对农业部和现阶段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采访了三个代表性地区的负责农业科技入户的部分干部和技术人员,了解在科技入户工作的现状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参考年鉴和各类报道、研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十七大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在此背景下,提高我国、我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入户率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但是现阶段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很不够,有关广东地区的就更少。本课题紧贴时事,密切联系现阶段国家政策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体现较高的创新性。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现阶段,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非常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广东政界和学界的共识是要加快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就必须把科技真正进入千千万万的家庭,并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主要在于:以真实准确的数据和在农村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主要论据;在课题进行中,听取多方面对此有研究的专家、政府官员及农村精英的意见;根据广东现阶段的省情,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建议,为制定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使用的恰当结合,从而有助于推动我省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科技进步。作品摘要本研究参阅政府文献、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和当地实际情况了解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从而提出了提出现实性和可行性较强的对策。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尚未发表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黄东山提高广西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研究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9)2李恒昌农户科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选择J经济管理论坛,2005(7)3王宏杰农民学习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6(2)4奉公,周莹莹,何洁,董炳艳从农民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科技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段继元. 对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 (3)3336 张文明诌议贫困山区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管理.2002(5): 39- 407吕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研究.福建农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4, 912;24468袁红瑛、朱明宽、葛松林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瓶颈及其突破. 农业科技管理. 1996,(5):20229曹晓婕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5( 8) : 7010窦铁岭, 张笑归, 王铁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01, 3(1):656711刘学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浅议甘肃农业2005, (12):333312蒋昕捷农业部副部长: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N 中国青年报,2004 - 12 - 06113徐小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中小龙头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J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 14朱希刚,高启杰.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 J 农业科技管理, 1997, (4)15陈世军我国农业推广投资总量和结构的研究 J . 农业科技管理, 1998, (2)16徐靖,周晓凤,人均0. 43元东源科普花小钱大作为N南方农村报, 2006 - 04 - 2017张正华. 工业反哺农业:金融服务面临新的挑战N. 金融时报, 2006 - 06 - 1618贺雪峰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 J 学习与实践, 2006, (2)调查方式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广东 省(市) 广宁、梅县、英德 县(区) 坑口、扶大、大湾乡(镇) 村(街)单位 广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梅县农业局等政府或者农技组织 邮编 姓名 黎头弟 电话调查单位 25 个 1030 人次管理部门签章 年 月 日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本课题以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目的。针对我省农业发展的现状,科技入户的必要性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的任务。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发挥农户的生产主动性,从而加快我省农业的前进步伐。广东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同时在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还分布着较多的欠发达农村地区。广东政界和学界的共识是,要加快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实行扶持策略,至少要在科技、资金、政策等几个方面对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扶持。而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扶持最终应体现为科技真正进入千千万万的农户,只有这样才能把科技真正变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为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理论价值在于为深入研究农村科技入户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全国范围内或者广东以外省市的范围内开展的。关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广东现代农业的科技策略的论文并不多,把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和现代农业的科技入户结合起来的论文更少。尤其是从农民为调查主体观察农村科技入户现状,分析现阶段科技入户的困难的论文几乎没有。根据目前的状况,关于广东省农业科技入户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主要以农业科技推广角度的为主,大部分只是单纯的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2缺乏根据广东省省情和欠发达地区条件而进行困境分析。3、缺乏深入农村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深入访谈。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张兴杰性别男年龄46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642单位电话85283229住宅电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该课题组于2008年暑假期间深入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以此作为依据分析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困境及解决对策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科技能否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从而转变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是决定我国农业、农村能否跃上新的发展台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提高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率的对策研究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这一选题,符合现阶段国家和广东省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需要,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必要性。本论文研究思路清晰,有明显的创新性。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向安强性别男年龄48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编510642单位电话85283291住宅电话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该课题组深入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随机抽样、访谈、个案调查等方式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分析。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这一课题,符合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而且提出了切合实际情况的对策,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前景。 其它说明F参赛作品打印处广东欠发达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作者:张雨婷 江明亮 容开智指导老师:张兴杰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天河,510642摘要 本研究通过参阅政府相关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 科技入户现状 困境分析一、引言2007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为306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0元,在全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但是,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不少农村地区年人均收入还徘徊在6000元左右。因此,发展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努力缩小这些地区与珠三角等其他地区经济的差距,成为建设“和谐广东”和经济强省,提升广东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科技入户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迫切需要。研究本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现阶段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基本情况,评估农民对科技入户的需求,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杠杆。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的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1】广东省欠发达地区范围确定的标准主要参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国家分类标准。本项目实地调查的广宁、英德、梅县均属于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范畴。肇庆市广宁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2000年人均GDP5788元人民币;清远市英德县位于广东省北部,2000年人均GDP3590元人民币;梅州市梅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2000年人均GDP6217元人民币。(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资料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提高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率的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7、8月对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情况的调查。课题组成员随学校三下乡服务团队于2008年暑期下乡调查,并积极发动各三下乡团队学生协助完成了对农户的有效调查问卷470份,课题组成员重点对调研地广宁县、英德县和梅县的农技服务组织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访谈。数据资料采用SPSS软件13.0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调查中的实地考察和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定性研究。(三)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1:样本概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性别男女33014170.129.9是否外出是否22823848.951.1受教育程度没上过学小学及未毕业初中及未毕业高中及未毕业大专及以上2915318989116.232.540.118.92.3经营主业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林木种植303191321383363.939.54.926.32.8从事过下列工作乡村组干部技术员乡医生乡教师乡文艺工作者科技核心或示范户村内经商村内企业上班以上都没有做的7015516612471630714.93.21.13.41.32.610.03.465.3年龄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3687161140477.618.534.229.710去年家庭纯收入4000元以下4000-6000元6000-8000元8000-10000元10000-20000元20000元以上1701613239392936.234.26.88.38.36.2家庭劳动人口12367101503021831.964.33.8家里专门务农的人口01234592138850114.4782.610.62.3据表1调查样本概况表明,调查地的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区间,占了总人数的82.3%,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和初中学历占了72%。劳动力就业方面,近一半的受访者外出务工,而剩下51.1%的留守农村的受访者大多数是一般农民,以务农为主职业。农民主要以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和畜禽饲养三大类为主,家庭收入普遍较低,2007年家庭纯收入6000元以下占了70.4%。三、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现阶段科技入户现状(一)农业基础技术的使用情况1、农户使用灌溉技术情况表2:现阶段农户使用灌溉技术情况灌溉使用(n=465)频数百分比不灌溉224.7漫灌27358.1手浇11825.1滴灌30.6喷灌4910.4据表2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已经普及使用灌溉技术,但是主要以漫灌和手浇这两类依赖体力劳动而几乎无需科技成本的粗放型灌溉技术为主,占83.2%;滴灌和喷灌这两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使用率很低,两者相加只有11%。2、农户使用农药情况表3:现阶段农户使用农药情况农药使用(n=462)频数百分比不使用农药153.2使用化学农药31867.7使用生物农药122.6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11724.9据表3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基本上都会使用农药,但依然以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为主,占67.7%;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农药相对较少,会使用生物农药的只占27.5%。3、农户使用肥料情况表4:现阶段农户使用肥料情况肥料使用(n=465)频数百分比不施肥30.6只用化肥5411.5只用农家肥81.7使用化肥和农家肥40085.1据表4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已经普及使用肥料,同时使用化肥和农家肥占最大比例,说明肥料的使用已经成为农民基本的科技投入。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新技术对化肥要求很高,尤其是新的品种的推广。我省欠发达地区的土壤中有不少是红壤,从客观上决定农户对化肥的使用比较大。4、农户劳动防护使用情况 表5:农户劳动防护使用情况劳动防护使用(多选)频数百分比不使用劳动防护24852.8戴手套16635.3戴口罩12727.0穿防护衣或塑料布5812.3其他183.8据表5数据显示,在劳动中超过半数的农民都不采取劳动防护,在剩下的农民当中大部分的只是采用戴手套、戴口罩等简易的劳动防护,而会采取穿防护衣或塑料布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防护措施只有一成多。在梅县几个乡镇考察发现,种植大户对于这方面的意识高很多。但是我看过他们认为的“防护衣”,除了少部分是买回来专门做的,很多都是用雨衣代替或者撒完化肥或者农药后把衣服换掉。5、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表6: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农业机械使用(多选)频数百分比机械收割机7516.0机械动力抽水16034.0机械打谷或脱粒机26756.8机械犁17737.7动物拉犁25053.2农药喷雾器25554.3其他326.8据表6数据显示,使用机械打谷机或脱粒机、动物拉犁、农药喷雾器等常用农业机械均超过五成,使用机械动力抽水、机械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均占三成多,使用机械收割机等较为先进的农业机械有近两成。(二)近两年农户获取新农业科技的现状分析和应用情况 表7:近两年农民采用过新农技情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是否采用新农技(n=468)是20243.2否26656.6采用新农技原因(n=201)政府倡导或者要求采用52.5周围的村民都在用5426.9自己认为采用新农技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12562.2其他178.5农户认为当地的农技水平(n=255)很高31.2比较高218.2一般12649.4比较低436.9很低6224.3据表7数据显示,近两年只有四成多的农民采用过新农技,近六成农民没有采用过新农技。新农技在农业中的普及推广,仍需要不断加快推进步伐。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 结合深入访谈的信息, 我们了解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农药、肥料等基础技术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但机械化程度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对于农户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分析,我们采取了“变量集合”方式发现“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为主要方式,占27.9%,其他的都比较少。表8:农户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二分法变量CountResponsesCases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73.83.8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2312.512.6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52.72.7农业或农民协会组织的技63.33.3经营性农业组织的技术支2915.815.8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5127.727.9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科2010.910.9向专业大户或核心示范户137.17.1阅读科技书籍和报刊94.94.9其他2111.411.5Total responses184100.0100.5287 missing cases; 183 valid cases从(一)和(二)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近两年农户采用新农业技术情况有两大显著特点:1、现阶段新农业技术入户慢,使用农技的科技含量低。近两年农民采用新农业技术的情况表明,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革新技术推广缓慢,新农业科技使用率低,而且这些地区农业科技的整体科技含量很低。当地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在农民的眼中看来也是比较“一般”(从表7发现,认为“一般”的差不多占5成,而“比较高”和“很高”的总共加起来还不到3成。)2、农民自身是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主体,政府扶持力度亟待提高。虽然现阶段农业技术革新在农民中推广缓慢,但是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数据(表7)显示,四成多的农民近两年都普遍采用过新农业技术,驱使农民采用新农业科技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认为采用新农技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和“周围的村民都在用”,分别占62.2%和26.9%,两者相加,村民农民自身的推动因素占89.1%,而政府部门的外部推动因素只有2.5%。可见现阶段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根据农民自身的需要 农民是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主体。(三)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情况1、近两年,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四大途径表9:近两年,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选择途径获取农技选的择途径(多选)频数百分比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8518.1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及支持9520.2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活动153.2农业、农民协会组织的技术学习122.6经营性技术组织的技术支持7315.5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22748.3科技书籍和报刊12827.2通过网络学习81.7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26255.7向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学习7916.8其他9019.1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被视为获得农业科技知识最主要的途径,86个接受深入访谈的农民有23人首选此项,占26.7%;其次为“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18人视其为最重要途径,占20.1%;位居第三的是“科技书籍和报刊”,15人首选此项,占17.4%;位居第四的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12人首选此项,占14.0%。2、农民获取农业科技服务的各种指标的现状表10:过去一两年中农户接受农技组织的科技服务情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是否接受过服务(n=440)是12526.6否31567.0服务类型(n=461)政府农技推广部门6012.8经营性农业组织153.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61.3农业、农民协会30.6其他439.1服务方式(多选)科技人员现场指导5611.9举办技术培训班286.0专家讲座306.4发放技术资料指导7716.4宣传栏、阅报栏宣传9720.6通过网络服务71.5广播、电视宣传6413.6专业大户或核心示范户宣传204.3科技集市或展览71.5电话咨询132.8其他408.5是否定期(n=165)定期255.3不定期14029.8服务领域(n=168)农业8349.4林业74.2畜牧业127.1副业6438.1渔业21.2服务时效(n=165)生产前2716.4生产中2112.7生产后53.0生产前和生产中3320.0生产前和生产后53.0生产中和生产后31.8生产前中后7143.0服务效果(n=167)提高农产品产量8450.3提高农产品质量5130.5减轻劳动强度53.0降低生产成本1911.4其他84.8农业科技服务是指由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的有关部门,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主动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的活动。据调查, 近两年来只有26.2%的农民曾经接受过农业技术科技服务。在“技术员到现场指导”方面,我们发现技术员到户指导的传播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农民和技术员面对面交流, 传播效率高, 同时能确保使用新技术的效果。另一方面,技术员送技术上门,大大地节省了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成本,也能极大提高农民使用新技术的信心。农业科技服务的时效。主要是在“生产前中后”(占43.0%) 和“产前和产中”(占20.0%)。表明生产前、中、后一条龙服务的比例有逐渐提高,可见在科技示范推广中,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所占比例仍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技术效果。农业科技服务提供的主要还是适用性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占50.3%)。新技术提供的比例较低, 提高农产品质量占30.5%, 降低生产成本占11.4%, 以及减轻劳动强度占3.0%。说明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增长空间主要还是数量的增长、粗放低效的增长。有必要提高新技术在当地科技服务中的比重, 促使农业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高效方向的转变。3农户对这些农技组织提供的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表11:农户对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情况对所提供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是变量频率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很满意2213.313.3比较满意7243.657一般5835.292.1不太满意106.198.2很不满意31.8100Total165100从表11看来,有57%获得农技组织服务的农户对服务评价较高。其中对于“认为所提供科技服务需要改善的是”的问题统计发现农民对此有三大建议,有61人认为需要改善的是:“技术内容要贴近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占37.4%,“服务方式应便于农民学、懂”有36人,占22.1%,“技术服务的次数要增加”占20.9%。四、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现阶段科技入户困境分析(一)农民科技意识明显提高,但自身动力不足1、现阶段农民科技意识增强,但采用农业技术意向不强科技意识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要求和态度,对科学技术的评价和解释等内容。农民的科技意识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民在学习、使用科学技术时的态度与行为,对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农民对科技是否具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考察农民的科技意识现状:(1)农民对科技的认同程度;(2)农民对科技作用的评价;(3)农民对科技投入(时间、资金)的意愿。表12:农户科技意识基本情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认为掌握科技知识是否重要(n=468)非常重要20944.7比较重要14230.3一般6714.3不太重要81.7不重要102.1说不清楚326.8认为科技知识对于家庭致富作用(n=467)作用很大17938.3作用比较大15132.3作用一般7115.2作用不大214.5没有作用102.1说不清楚357.5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学习农技(n=465)非常愿意7516.1比较愿意12827.5一般14230.5不太愿意4810.3不愿意429.0说不清306.5是否愿意投入资金学习农技(n=468)非常愿意5712.2比较愿意12526.7一般13328.4不太愿意6213.2不愿意5812.4说不清楚337.1据调查数据(表12)显示, 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有44.7%的农民认为掌握科技知识“非常重要”,30.3%的农民认为“比较重要”,两者相加有7成多的农民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掌握对于自身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见农民对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农民科技意识较高。另外,有七成的农民认为科技对于家庭致富的“作用很大”或“比较大”,这说明农民对科技作用的评价也较高。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意识程度,我们以赋分的方式进行分析(见表13)。通过表13的赋分分析发现,有六成多的农民对科技的意识程度在4分以上,其中有31.3%村民的科技意识得分为满分。根据均值统计得分(3.45),可知所调查的农民科技意识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表13:农民的科技意识程度得分区间人数百分比累积百分比5.0014631.331.34.00-4.9917036.467.73.003.9910422.389.92.00-299296.296.11.00-1.99183.9100.0均值3.4499Total467100.0说明:将表11的“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很不重要”、“作用很大、作用比较大、一般、作用不太大和没有作用”和“很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分别赋予5、4、3、2和1分(“说不清”为缺省),根据每个被调查的农民对以上4个问题的回答,计算出每个农民科技意识的平均得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得分越高表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意识程度越高。2、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技术困难据表1样本概况数据显示,近八成的农民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自身文化知识的严重匮乏,一方面导致农民应用科技的意识不高(据表14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与科技意识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274,而且该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00.05,即极其显著。受教育程度越高,学习科技的意愿越强烈)或对科技的认识十分局限,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有强烈意向采用新科技的农民客观上很难掌握农业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表14:受教育程度与科技意识关系样本特征科技意识54.00-4.993.00-3.992.00-2.991.00-1.99Total受教育程度没上过学66.0103429小学及未毕业3248.047168151初中及未毕业6177.03376184高中、中专、技校等及未毕业3936.011389大专及以上72.0211Total145169.010329184643、新技术知识缺少,小农经济模式和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制约表15:农民不采用新农业技术原因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是否采用新农技(n=468)是20243.2否26656.6不采用新农技的原因(多选)没有或缺少本钱11524.5有应用的失败306.4技术难学会和掌握459.6技术要求严格,麻烦469.8农业不赚钱6413.6规模小,效应不大10522.3新技术太多,不知该用哪些122.6害怕被骗398.3没有学习过新的技术13027.7其他5110.9据调查数据(表15)显示,近六成农民选择不采用新的农业技术,主要原因集中在“没有学过新的技术”、“没有或缺少本钱”和“规模小,效益不大”三个方面,分别占27.7%、24.5%、22.3%。115个选择了“没有或缺少本钱”的农民中有71人将此项作为首要原因,占61.7%;130个选择了“没有学过新的技术”地农民中有77人将此项作为首要原因,占59.2%;105个选择了“规模小,效益不大”的农民中有39人将此项作为首要原因,占37.1%。可见由于农民缺少新技术的知识和家庭经济水平较低,是制约农民采用新农业技术的最主要原因,而农民普遍的规模小的小农经济模式也是制约农业科技革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经济水平影响了农民对新技术投资的信心。小规模的种植决定了大部分农产品自己内销,使用新技术产生的增加效益比较少了(家庭收入与农民科技意识相关系数是0.160,显著系数0.010.05。5、采用新农业技术效益不明显,农民缺乏动力驱使 表16:农户采用新农业科技增加家庭收入情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新农技效益(n=209)增加了很多178.1增加了一些16378.0没有增加2913.9新农技未能增加家庭收入的原因(n=29)技术不适应本地517.2技术难度大,应用失败13.4市场效益不好413.8自然因素导致收成不好620.7其他(说不清)1344.8据调查数据(表17)显示,只有不到一成的农民认为“增加了很多”,近八成的农民认为采用新的农业科技“增加了一些”家庭收入,效果不明显,一成多农民认为“没有增加”。可见,应用新的农业科技对于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来说,整体效益不明显,农民对于采用新农技没有足够的动力驱使。一成多认为“没有增加”的农民大部分都说不清原因,占44.8%,剩下的则普遍认为“自然因素”、“技术不适应本地”和“市场效益”是导致应用新农业技术不能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原因。(二)现阶段政府农技推广工作薄弱1、农民科技知识主要依靠自发学习,政府推动力不足据调查数据(表9)显示,在接触过农技知识的农民中,主要获取的途径也仅限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两种方式,选择人数比例最多的三种农技接触途径分别为:“向邻居和亲朋好友学习”(55.7%);“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48.3%);“科技书籍和报刊”(27.2%)。而“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和“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 等最为重要的外界技术组织的支持在农民科技知识的获取中所发挥的作用甚微,所占人数比例不到40%。可见,目前农民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尚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而且,政府的专业部门在政策扶持、科技培训上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农业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各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通过对部分农民和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由于经费不足,推广服务部门被迫被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农技人员的离岗和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获得培训农民的人数比例较低。本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农民科技教育资源原本不足,加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大都是以县为单位,有限的农民科技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直接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难以发挥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效应。4、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政绩导向不合理 经过多个月来的下乡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由于待遇不好,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同时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造成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的偏低,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强,直接制约了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三)现阶段农业科技入户受外部因素制约明显1、受欠发达地区的地理资源影响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除雷州半岛等少数地区多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山城”,山多田少,许多贫困县都是“八山一水一亩地”。一方面,山区农村受地形的影响,自身耕地面积少,农户大多只能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巨大,保险机制还没建立农业自古以来都是“望天打卦”,受自然影响十分巨大,这也是客观上制约农业科技入户的一个重大原因。尤其广东地区台风频繁,每年都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现阶段,农业本身“耗时长,收益低”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自然灾害对农业巨大的影响,从事农业的风险性很高。譬如今年的冰雪灾害使很多农户损失惨重,很多有创业激情的农民因此失去信心,而许多还在观望的农民更是深受打击。肇庆市广宁县几个砂糖桔大户表示,非常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的高风险。而且就在今年,今年推行的母猪保险让养猪的农户吃了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民养猪的风险。3、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农业发展具有滞后性,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农业经营容易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农业效益不高。欠发达农村地区交通闭塞,农作物无法及时流通到市场或者只能堆积在附近的小市场,造成农业效益不高。同时,调查还了解到,作为贫困农村地区科技信息传播的两个主要途径之一,大众传媒的科技服务依然存在某些问题,例如农民反映,电视、广播的科技节目虽然直观形象,但是播出时间大多不是农民的空闲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应用技术考试测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老年人行为测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武汉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2025 年小升初哈尔滨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南平一中2025年实验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 上海市曹杨二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 周测数学试题
- 上海市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部分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文化研究导论》课件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课件 第11、12章 定性比较分析、写作
- 融资入股合作协议
- 上门按摩项目创业计划书
- 模块三 环境感知技术
- 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
- 锦联铝材自治区
- 202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题库+参考答案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