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发展与流变.ppt_第1页
宋词的发展与流变.ppt_第2页
宋词的发展与流变.ppt_第3页
宋词的发展与流变.ppt_第4页
宋词的发展与流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四),主讲贺玉萍联系电话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章南宋初期文学第七章中兴四大诗人第八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第九章南宋末期文学第十章宋代其他文学样式第十一章辽金文学,第六章南宋初期文学,第一节江西诗派第二节李清照的词,第一节江西诗派,一、名词解释: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首,下列25人。这派诗人学习杜甫,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讲究篇章字句的安排、锤炼,主张无一字无来处,多用典,多用拗句,诗风奇峭瘦硬。元代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二、江西诗派的组成概况,第一期:产生期。代表诗人是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其创作理论与实践是后代的楷模。第二期:扩展期,以吕本中、曾几、陈与义为代表,体现了江西诗派的成熟与变化。第三期:余波期,其影响波及到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人的创作,但他们都能从江西入而不由江西出,到此宣告结束。,(一)江西诗派的形成,1、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2、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3、“点铁成金”:窘境中的策略。4、江西诗派的形成。,(二)江西诗派的演变,1、南渡初期的诗坛,仍受江西诗派的影响。2、南宋初年,诗坛上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是陈与义和曾几。,(三)江西诗派的余波,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到了南宋,江西诗派的影响更遍及于整个诗坛,中兴四大诗人早期都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三、江西诗派的文学理论,江西诗派的主张与黄庭坚旨趣有相似处,重工力,但更强调循规矩而主变化,倡活法而主悟入,讲“锻炼而归于自然”。(刘熙载艺概),李清照,第二节李清照的词,一、走近李清照、感受她的心灵世界二、李清照的词三、“别是一家”的词论四、易安体,走近李清照,李清照,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作家,一位人生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女性。她的存世作品只有几十篇,却为什么拥有“一代词宗”的美誉?在封建礼教日盛的南宋时代,她何以敢做出再婚、离婚这样惊世骇俗的举动?“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有关生平的研究资料,李清照正史无传,其生平第一手材料是其所作金石录后序及其诗文,南宋人所作笔记诗话亦有零星记载。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据此撰成易安居士事辑。她诗词文成就皆高,有漱玉词。又善书法绘画。其集宋代就有,但清初失传。今李清照集是辑佚,杂有伪作。较好的有王仲闻(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另有李清照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生平概况,清照之父李格非,是北宋末著名学者兼散文家,元祐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故其政治立场接近旧党。洛阳名园记18岁与赵明诚结婚(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同道合,共同研究校勘书画金石(金石录后序),生活美满。夫妇间有短暂的离别,李清照也有较深的愁思。靖康之变起,避难江南。赵明诚病死建康(今南京),她孤身一人到处漂泊,在凄凉孤苦中度过了晚年。“摩玩舒卷,指摘庇病,夜尽一烛为率。甘心老是乡矣!”,李清照的家庭成员:娘家四口之家:父:李格非,学者兼文学家,时称“苏门后四学士”,官至提点京东刑狱等。母:王夫人,北宋汉国公王拱臣的孙女。弟:李迒,幼时的玩伴,并照料了清照的晚年。婆家六口之家:公:赵挺之,官至右丞相。婆:郭氏,濮州知府、提点夔州刑狱郭慨的女儿夫:赵明诚,金石学家,排行老三,上有两兄,下有一妹。,孩童时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闺中少女时的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嫁为人妇的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那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盲。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再嫁了吗?未嫁论者,曰李清照冰清玉洁;再嫁论者,也肯定她义揭贪夫、惊世骇俗。既然两种说法都不敢否定她的高贵人格。又何必苦苦争执了近千年?再嫁与否,干卿何事?!,二、李清照词,早期作品:,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南渡为界限,后期作品:,词情黯然、沉哀入骨,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别是一家”的词论,李清照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她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要求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主张词要有典雅、协音律、铺叙、有情致,反对“词语尘下”。,四、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情感表达上,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语言表达上,第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第二,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名家评李清照,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思考题,1、名词解释:江西诗派2、名词解释:一祖三宗3、名词解释:易安体4、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内容和风格有什么不同?5、易安体的特点。6、李清照对词史的贡献。,7、李清照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课后作业题:结合作品写一篇小论文。题目:“易安词”中的女性心灵世界。,第七章中兴四大诗人,名词解释: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南宋诗人,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动荡的时势及诗坛风气的转变使他们更富独创精神,最终取代了江西诗派的主流地位。,第七章中兴四大诗人,第一节杨万里与“诚斋体”第二节范成大的“田园诗”第三节陆游生平、创作第四节陆游诗的内容与艺术,第一节杨万里与“诚斋体”,一、诚斋体:杨万里诗歌风格。他的诗歌创作早年效法江西派,中年以后认识到:“点铁成金未是灵”,诗风转变,自成一体。严羽苍浪诗话称之为“诚斋体”。(杨万里自号诚斋野客,一开始学江西诗派,后转向学习唐代诗人,最后又转而师法自然。终于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被称为“诚斋体”),二、诚斋体的特点,()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丰富新颖的想像。()语言自然、活泼。,第二节范成大的“田园诗”,新体田园诗,将农事诗、悯农诗与传统田园诗结合起来。范成大田园诗的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地表现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在范成大以前,描写田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主要表现田园的优美宁静和文人的隐居之乐;一类以诗经中的伐檀等为代表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农村中农民生活的困苦。范成大的可贵之处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了,因此四时田园杂兴中既有农家景物、风俗、岁时,又有农民的劳动、苦难。所以有人称范成大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第三节陆游生平、创作,一、生平,(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12岁即能诗文。人称“小李白”。“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宋史卷三九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陆游本传),45岁以前,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这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有入蜀记六卷和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文章最忌百家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感事六言“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清赵翼瓯北诗话说陆游诗风凡三变:“早年拘泥,中年放肆,晚年平淡。”,作品数量大,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著有入蜀记、南唐书、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剑南诗稿(9300余首)、放翁词放翁家训、家世旧闻等。,二主要作品,第四节陆游诗的内容与艺术,一、陆游爱国诗的内容与特点,(一)思想的明确性:抒发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毛骨若此三千匹,衔枚夜渡桑干北”龙眠画马“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尽箠鞭羌胡”赏山园牡丹有感“须臾将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观长安城图“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题材的广泛性:歌颂北伐、揭露谴责投降派的妥协退让政策。塑造自己的爱国形象。,“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醉歌“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至能揽辔录,(三)信念的坚定性:,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四)表现的自觉性,渗透于各种题材。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类: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他认为:“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二、陆游的爱情诗,一首书写在沈园墙壁上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钗头凤读来让人难以释怀.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二十岁时写过一首菊枕诗,是纪念新婚妻子唐婉的爱情诗,当时为人传诵,可惜没有留传下来。陆游六十三岁,回想起二十岁时写给新婚妻子唐婉的情诗再诉其情:采的黄花做枕囊,曲屏深幌必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诗人六十八岁,偶过沈园,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枫叶初丹解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摸,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诗人七十五岁,唐婉逝世近四十年,依然一往情深,藕断丝连,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八十一岁的诗人,梦游沈园,深情依然又作:路近城南已怕行,沈氏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八十四岁的诗人,离世前一年重游沈园怀念唐婉,至死不忘: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是美人终做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思考题,1、论述陆游爱国诗的内容与特点。2、“诚斋体”的特点是什么?3、叙述范成大诗歌创作的成就。,第八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第二节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祖父辛赞,在金为亳州谯县令,父文郁早亡,辛弃疾幼年随祖父生活。其生平大体可分四个时期。,一、辛弃疾的生平(一)起义南归时期(23岁以前);(二)辗转任职时期(24-42岁);美芹十论九议(三)被贬家居和反复起用时期(43-68岁)。除词与奏议之外,辛弃疾还有存诗120余首,有鲍照诗俊逸的风格,“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但其成就“为长短句所掩”(后村诗话)。,第二节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稼轩词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之丰,居两宋词之冠。在南宋文学中,陆诗与辛词可谓“双子星座”。(一)爱国词。最突出地表现他的爱国思想和高昂的战斗精神;(二)农村词、闲适词、情词,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一、豪放风格(一)善于创造雄奇阔大的意境,塑造各种具有英雄风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