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梅花 2教案 浙教版教材分析:梅花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诗句简析: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墙角”点明梅花开放的位置幽僻。“数枝”几枝,言极少,说明形影孤单。如此形单影孤,不禁使人生出怜爱之情。第二句,“凌寒独自开”。咏梅之作不少,仅就梅花而咏梅,则无论是形象和意境并无高远之处。而“凌寒”一句则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凌寒”,冒着严寒,实为全诗点睛之笔。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本自然规律,而一“凌”字则付与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傲立严寒,坚强不屈,不由使人顿生敬畏之情。不仅如此,诗人还以“独自”来修饰“开”,让人觉得梅花气压群芳,孤傲无比,这般“傲姿”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虽言不是雪,而偏偏联想到雪,以雪作比,意梅花色洁如雪,这般清丽高洁,实非白雪可比。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袭来。联系第三句可知,作者三、四句运用了倒置的手法,既强调了梅花“色洁如雪”的特点,也突出了它“幽香袭人”。纵观全诗,词句虽清丽平淡但意蕴含蓄,寄寓深远。结合诗人当时的情况(推行变法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及个性,不难体会到作者赞美梅花凌寒独放、洁白清香,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坚贞不屈,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教学设计梅花这首诗诗意明白晓畅,参考注释学生基本上能说出诗意,故教师可把指导重点放在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上。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3.背诵并默写古诗。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教学过程:一、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1.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2.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二、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1.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2.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3.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4.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感情启发,朗读体会。三、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2.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5.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五、板书:梅 花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形孤)凌寒独自开。(姿傲)遥知不是雪,(色洁)为有暗香来。(香幽)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的睡眠 2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睡眠现象。 情感目标:对植物界的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需要的生字卡片。 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有关植物睡眠的知识,并留心观察周围的植物有什么现象。 教材简析: 我们知道人需要睡眠。长在地里的植物,是否真的也需要睡眠呢?读了植物的睡眠这篇课文,孩子们就会得到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无论是合欢树的小羽片叶子,还是红三叶草的三片小叶;无论是含羞草的叶子,还是花生的叶子;还有睡莲、蒲公英、胡萝卜等植物的花儿,它们居然都跟人一样有“昼醒夜睡”的现象。甚至有的科学家还发现植物跟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自然现象啊!整篇课文由一个简明的提问引入介绍。然后,从合欢树这一典型的植物睡眠现象推及到一般植物的睡眠;再转入介绍植物花朵的睡眠。全文语言朴实、亲切,将枯燥的科普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既能丰富学生的见识,又能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在阅读实践中了解几种植物分别是怎么睡觉的。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师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人和动物的睡眠谈到“植物是否需要睡眠”这个话题。 2. 读课题,鼓励学生针对课题大胆质疑。师相机展示目标。 二、自读课文,讨论释疑。 1. 初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借助拼音随文识字。 2.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教师相机矫正,多种方法朗读巩固生字词语。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矫正。 4. 自由读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法解决。 三、细读体会,读中感悟。 1. 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哪些课前提出的疑难。 2. 师出示议题,学生自主读书勾画,小组交流讨论:既然植物需要睡眠,那么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的睡眠?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3. 全班交流汇报。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5. 启发学生表达感悟:你是怎样理解“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这句话的。 6. 结合课后2题进行语言训练。 四、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1. 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植物睡眠的例子。 2. 说说你周围的植物有哪些奇妙的现象。 3. 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抓常规、抓细节、抓落实我们不是喊口号
- 应对挫折课件
- 巡察选人用人课件
-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课件
- 尾矿库安全环保培训课件
- 输液港介绍教学课件
- 小鸭子绘画课件
- 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税收筹划与合规服务合同范本
- 梁兰与陈明离婚协议书及财产分割及子女监护协议-@-2
- 跨境电商库存抵押贷款业务合作协议
- 航海英语会话(一)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高三数学备课组高考数学经验总结
- 鼎捷T100-V1.0-票据资金用户手册-简体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 惠东渔歌的历史流变
- 第一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有答案)
- 钻井工程钻柱课件
- 小学硬笔书法课教案(1-30节)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校园物业考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