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2009年10月中旬刊 24综合管理 别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揭示了大股东运用 控制权支撑上市公司的行为是为了更多地 侵占小股东的利益,支撑行为只是大股东 获取更大利益的手段。但无论从哪个方面 看,大股东控制导致盈余管理都产生同样 的后果,就是使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允 性产生偏差,甚至出现虚假财务报告,对 中小投资者产生误导,侵占中小投资者的 利益。 三、文献评价 1.盈余管理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在西方 是相当丰富的。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西方对盈余 管理的研究范围涉及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 础、激发盈余管理行为的各种动机、制约 盈余管理发生的因素分析等,其方法也多 以实证研究为主。 2.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 究,无论是范围的深度与广度,还是研究方 法的运用上,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距。 研究内容早期主要集中于对盈余管理 概念的认识,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是否存在的论证上,研究方法也多以规范 研究为主。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 于诱发盈余管理的各种动因上,方法也多 限于使用分布检测法。相对而言,对盈余 管理的影响因素的探讨较少,尤其是上市 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方 面,实证研究成果不多。 3.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其不同与 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模式,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不应集中在探讨盈余 管理是否存在问题上,对盈余管理的研 究应主要体现在影响盈余管理的各种影 响因素上。 参考文献: 1Healy,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4). 2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 计研究,2004(12). 作者简介: 李艳(1983) ,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 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财务会计。 马昭(1982) ,男,河北柏乡人,河北经贸 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财务会计。 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铀资源 需求的研究 侯克斌1 郭 伟2 葛良全1 唐浩波1 肖振芳1 (1.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2.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改造中心,广东 深圳 518124) 摘 要:核电技术、铀资源保障以及乏燃料的后处理等是制约核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文根据 目前国内核电发展的新形势,以AP1000型核电机组采用AFA-3G燃料组件不同的换料周期为出发,主 要分析了1GW的AP1000型压水堆机组在60年不同换料周期总需要核燃料量,以及天然铀量;在此基础 上分析了目前在建和确认开建核电机组需求核燃料量及天然铀量;最后展望了2021-2035年核电发展远 景的铀资源需求量。 关键词:核电发展;AP1000;AFA-3G燃料;核电规模;铀资源需求 1.我国核电发展回顾和核电技术路线 1954年我国在广西发现了铀矿物标 本,随即1955年1月15日“我国也要发展 原子能”的决议在当时的国家主席毛泽东 的首肯下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通过。 1958年地质部门即提交了首批铀矿床工业 储量。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 炸成功和1970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 一艘核潜艇的顺利下水试航,宣告了我国 在核军事领域站起来了。几乎与此同时核 能在民用上的应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中 国核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70年,周恩 来总理于当年2月8日做出要发展核电的 指示,并成立了代号“728工程”的核电 发展计划,但是由于内部的争议该工程并 没按照预期进行下去。为了增加电力供应 的需求,在当时负责电力供应的政府部门 推动下,1977年中、法两国达成协议,由 法国提供贷款与中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其中包括一座核电站(90万千瓦,拟建在 苏南)。历史原因该项目下马,但在水电 部门的主管下广东与香港合资的核电站项 目(大亚湾)因另辟融资渠道而在1982年获 得批准;同时,由核工业部主管的“728 工程”也被保留下来,由国务院领导确定 为采用压水堆,工程定在浙江海盐县的秦 山,正式命名为秦山核电站(也即秦山一 期)。到1991年12月15日秦山一期并网发 电才正式宣告我国结束了有核无电的局 面(大亚湾核电于1993年8月31日并网发 电),正式步入了全球核电大家庭。截至 2007年底我国核电一共有11台机组在役, 核电装机容量达到907.8万千瓦,占全国 电力总容量1.92%。(详情见表1-1)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积极发展国内核 电技术的同时,核电技术先后出口到约旦 (微型反应堆)、巴基斯坦(恰西玛核电 站)和阿尔巴利亚(重水实验堆)等国。 关于我国核电技术路线的确立其实早 在1983年3月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专门 讨论了核电问题,并决定:“未来要大力 发展核电,到20世纪末建成1000万千瓦, 先建三套(广东、华东、东北各一套), 要与法国谈三套,并谈技术转让。同时试 探向前苏联购买核电设备的可能性”。其 实在当年年初,根据国务院的安排,相关 部门在北京回龙观饭店召开了技术政策论 证会,编制了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要点 并经国务院批准。“回龙观会议”确立了 核电高起点起步,技贸结合、引进国外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先进技术的方针。也即 在“回龙观会议”上确立了核电技术路线 发展压水堆型核电机组的目标1。我 国制定核电技术路线分三步走:近期发展 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热堆),中期发展快 中子增值反应堆核电站(快堆),远期发 展聚变反应堆核电站(聚变堆)。2006年 12月中国第三代核电站的招标结束,美国 西屋公司的AP1000胜出也标志着中国三代 核电站技术标准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共识, 新建核电站将以该技术为主,同时也标志 着新一轮核电发展规划具体实施的开始。 2.核电机组铀需求量的计算 2004年9月,中国第三代核电站的招 标工作(浙江三门和广东阳江核电站核岛 供货国际招标)正式开始,标志着第三轮 引进路线开始实施。2006年12月,美国西 屋公司的AP1000成为最后的赢家,我国第 三代核电机组技术选择的争论也算是尘埃 落定(注:广东阳江被山东海阳代替)。 铀资源需求量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核电 技术的影响,西屋AP1000的引进对我国 (至少到2020年)核电铀矿资源需求研究 产生重要的影响。一座功率为P(单位: GW,1GW=100万千瓦=1000MW)的反应堆年 需求铀燃料M(单位:吨)满足: * * dthd Q365 TPe CF M = BBh 2 (1) 其中:M为压水堆所需要的年铀含 量,单位:t;Q为压水堆热功率,单位: GW.d/t;Pe为核电站装机容量,单位: GW;th h为热效率,CF为容量因子;T为换料 周期; 管理观察总第378期 247 Management Observer 表1-1 我国在役核电机组详情 机组名数量/规模 (万千瓦)堆型开工日期/首次并网发电日期控股 秦山一期1310压水堆1985.3.21/ 1991.12.15 CNNC 秦山二期2650压水堆1996.6.2./ 2004.4.15 ;1997.3.24/2004.5.3 秦山三期2700压水堆1998.6.8/2002.11.19;1998.9.25/ 2003.6.12 田湾一期21060重水堆1999.10.20/2006.05.12;2000.09.20/2007.05.14 大亚湾核电2984压水堆1987.8.7/1993.8.31;1988.4.7/ 1994.2.7 CGNPC 岭澳一期2990压水堆1997.5.1/2002.2.26;1997.11.28/2002.9.14 表2-1 1GW的的AP1000压水堆核电站不同换料周期换料量 换料 周期 平均卸耗燃料 (单位GW.d/t) 热效率 需要金属铀(单 位t) 天然铀 (单位t) 寿命期燃料量 (单位t) 寿命期天然铀量 (单位t) 1a4534%20.3126.712187604.2 1.5a5534%24.9155.51493.29332.4 2a6034%30.4190.1182511406.3 表3-1 我国在建和确认开建的核电项目一览 项目名称省份开工容量(MWe)开建日期预计商用日期控股 秦山二期扩建浙江26502006.4.28/2007.2.272011.3.16/2011.1.10 CNNC 福建福清福建110802008.11.15/2009.9.162013.10.16/2014.8.17 浙江三门浙江212502009.3.31/2009.12.302013.1014/2014.8.16 秦山一期扩建浙江210802008.12.18/2009.10.292013.11.28/2014.9.29 湖南桃花江湖南210802009.9.1/2010.7.32014.4.2/2015.2.1 岭澳二期广东210802005.4.15/2006.2.91010.11.15/2011.5.16 CGNPC 辽宁红沿河 辽宁 41080 2007.8.18/2008.3.18 2009.1.17/2009.11.18 2012.5.18/2012.12.17 2013.8.18/2014.6.19 福建宁德福建41080 2008.2.18/2009.1.1 2009.11.1/2010.9.1 2013.1.18/2013.12.2 2014.10.2/2015.8.2 广东阳江广东61080 2008.12.31/2009.8.1 2010.3.2/2010.10.1 2011.5.2/2011.12.1 2013.8.1/2014.3.2 2014.10.1/2015.5.2 2016.12.1/2016.7.1 湖北咸宁大畈湖北210802010.1/2010.102014.8.2/2015.3.3 山东海阳山东212502009.9.1/2010.7.32014.4.2/2015.2.1 CPI 江西彭泽帽子山江西212502012.1/2012.112016.8.1/2017.6.2 AFA-2G组件,U235富集度达到4.45%,设计 燃料卸耗限值达到55-60GW.d/t (岭澳机 组平均燃料卸耗45 GW.d/t);换料周期为 一年、18个月或者24个月(目前大亚湾的 换料周期为18个月,岭澳为12个月); 以大亚湾和岭澳四台机组为例:2003年 -2006年平均热效率一直呈增长趋势, 2006年的平均热效率为34.19%。按照上述 数据假设:未来开建的AP1000型压水堆采 用AFA-3G燃料组件,核电站寿期为60年, 容量因子0.85,铀富集度4.45%浓缩铀, 天然铀U235含量0.712%,可计算出1GW的的 AP1000压水堆核电站不同换料周期一次换 料需要燃料(见表2-1)。 可知1GW的AP1000压水堆机组在60年 的寿命期内不同换料周期总共需要换燃料 量分别为:1218t、1493.2t、1825t。换 算成U235富集度0.712%的天然铀分别为: 7604.2t、9332.4t、11406.3t。 3.核电规模及铀资源需求的研究 在核电规模不确定的情况下分析未来 铀资源保障的程度,应该的出发点是:算 出我国在建和即将开工的核电机组年消耗 和寿期总消耗的核燃料量(假设新建核电 机组以AP1000为主),以此两者为基础再 推算不同核电发展规模下总核电需要的核 燃料量。 3.1 在建、确定开建核电规模及铀资 源需求量 中国核电发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一度消沉 过,由于1979年3月8日美国三里岛事件和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事故等影响,中国核电发展一直踌躇不 前。2007年11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 发改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 (2005-2020年)(下称规划), 无异为中国核电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吹 响了中国新一轮核电发展的号角。规 划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方 针,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 到在役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共 5800万千瓦的建设规模,核电发电量占总 装机容量4%。这个数据是按照国家发改 委提出的中国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容量 800-850GW(电力部门估计900-950GW), 以及国家制定的核电是煤、水电的补充为 前提得出的3,4。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我 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在不久即可突破原先的 估计。于是有人提出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 容量6000万千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 宝、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赵洁)、 7000万千万、甚至1亿千瓦3的核电发展 规模。到2035年我国人口达到14亿,按照 人均1千瓦的发电占有量发电总装机总量 可以达到14亿千瓦,而目前国际上核电占 电力装机一直维持在16%左右。核电发展 图3-1 在建、确认建设核电机组寿期内需要天然铀量(单位:t) 我国核电站燃料发展经历过70年代秦 山一期300MW机组的15X15和17X17组件; 90年代大亚湾引进的法玛通AFA-2G组件 和宜宾燃料厂在此基础上改进生产的组 件;90年代末引进的AFA-3G燃料组件三个 阶段,AFA-3G燃料组件相对于国产组件和 管理观察2009年10月中旬刊 248综合管理 的规模是发展变化的,为此国家的中长期 目标也将酝酿升级,至少将原来核电4000 万千万(4)的目标提高到7000万千瓦 (5)以上。核电发展规模的最终确定 受到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来看还是不确 定的。我国在建和确认建设的核电项目见 表3-1。(数据来源文献5) 可知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核电总装机 容量将达到34.5478GW,其中在建和确定 开建12个核电项目,31个核电机组,在建 和确认开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3640MWe (相当于33.6404GW,1GW=1000MWe)。假 设这些核电装机容量按照线性关系建设, 热效率34%,容量因子85%,由表2-1可知 在建和确认开建的核电机组不同换料周 期分别需要:255807.2t、313947.1t、 383710.8t的U235含量为0.712%的天然铀。 (60年寿命期内需要浓缩铀供应量如图 3-1所示。) 3.2 我国核电中长期、远景核电规模 及铀资源的需求分析 目前在役、以及在建和确认开建的 核电机组到2017年底即可基本达到规 划的标准,中国中长期(2009-2020 年)核电装机容量到底多大?目前业界 有人提出6000万千万、7000万千瓦以及1 亿瓦的核电规模,扣除已经在役、已经 在建和确认在建的核电机组,上述三种 核电规模还分别需要再建25.4522GW, 35.4522GW,65.4522GW。假设未来开建的 新型压水堆采用AFA-3G燃料组件:容量因 子0.85,铀富集度4.45%,天然铀铀-235 富集度0.712%,卸耗燃料55 GW.d/t,换 料周期为18个月,热效率34%,由公式 (1)可知2009-2020年中长期核电发展按 照不同的核电规模,开建的核电机组寿 期内总需要燃料量分别为:38004.76t, 52936.6t,97732.0t,折合成铀-235含量 为0.712的天然铀分别为:237529.8t, 330853.6t,610825.2t。 目前世界上有33个国家和地区有核 电厂发电,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 的16%,我国核电的这一比例不足2%居全 球核电国家末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 的大国,能源需求将越来越大,从目前的 情况来看发展核能是较好的解决方案,核 电装机容量应进一步提高。按我国目前人 口的发展趋势到2035年人口将突破14亿, 按照人均1千瓦的发电占有量,发电总装 机容量也将达到14亿千瓦(1400GW), 如核电份额将提高到10%-20%,核电应该 占有140GW-280GW的装机容量。假设2020 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为7000万千瓦,核电 在2021-2035年还应增加70-190GW的装机 容量。按照我国核电技术路线快堆还商 业化要到2035年,故在此之前AP1000为 主的核电机组仍是主力堆型,假设在此 之前开建的新型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AFA- 3G燃料组件:容量因子0.85,燃料U235富 集度4.45%,天然铀U235含量为0.712%, 卸耗燃料60GW.d/t,换料周期为24个 月,热效率34%,可以计算出我国核电远 景(2021-2035年)需要的核燃料为: 127750-346750t;折合成U235含量0.712%天 然铀为:798437.5-2167188t。 4.结论 本文主要根据AP1000型核电技术即将 成为我国未来主力核电堆型,以及我国核 燃料将采用AFA-3G为出发点,依据不同换 料周期的特点分别计算了我国在建和确认 开建核电机组的规模以及铀资源需求量, 分析并展望了我国中长期(2009-2020 年)、远景(2021-2035年)的核电规模 并对其铀资源需求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 论如下: 不同换料周期1GW的AP1000型核电机 组年需求核燃料分别为20.3t、24.9t、 30.4t,寿期内折算成U235含量0.712%的 天然铀分别为:7604.2t、9332.4t、 11406.3t。 我国在建和确认开建的核电机组, 不同的换料周期核总共需要分别需要: 255807.2t 、313947.1t、383710.8t的U235 含量0.712%的天然铀。 针对目前业界我国核电中长期(2009- 2020年)不同规模6000万千万、7000万千 瓦、1亿瓦千瓦,分析了总需要燃料量分 别为:38004.8t,52936.6t,97732.0t, 折合成U235含量0.712%的天然铀分别为: 237529.8t,330853.6t,610825.2t。 对我国核电发展远景(2021-2035 年)的规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国人 口在2035年将达到14亿,人均1000瓦, 电力总量将达到14亿千瓦。假设届时我 国核电占总电力比例达到10-20%,远景 期间我国核电需要的核燃料总量为: 127750-346750t;折合U235含量7.12%的天 然铀为:798437.5-2167188t。 参考文献: 1对中国核电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来源EB/ OL.人民网,2009-2-6. 2刘学刚.2020年前我国核燃料循环情境初步研究核 科学与工程J.2005.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年)Z.2007. 4张国宝中国的核电技术要自主EB/OL.人民 网,2009-3-9. 5张伟星.关于中国铀资源供应问题的几点认识 R.2008. 作者简介:侯克斌(1982),安徽合肥 人,成都理工大学核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读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 党务工作“三个到位” “三项建设”,为医学教育 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沈 江 (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根据南通大学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要求和整体部署, 我院学习实践活动自2009年3月12日正式 展开,到7月1日圆满结束。通过学习实践 活动,全院上下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 念,找准了问题、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 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 劲,促进了全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活动学 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江苏 省学习实践活动检查指导小组的首肯。通 过学习实践活动,笔者深刻意识到要搞好 党务工作,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三个到位”,强化“三项建设”, 为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 动力。 一、高度重视,坚持思想认识到位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党组织的战 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 快医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务 工作中,学院党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 培养合格的适应形势发展的医学人才为根 本目标,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 培养等主要工作,牢固树立起两种思想观 念: 1.树立党要管党的观念,把党务工作 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充分发挥好党委在各 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好方向。 学院党委在历次党政联席会议、中 心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活动中,反复重申学院的工作重 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铀资源需求的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铀资源需求的研究 作者:侯克斌, 郭伟, 葛良全, 唐浩波, 肖振芳 作者单位:侯克斌,葛良全,唐浩波,肖振芳(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郭伟(中科 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改造中心,广东,深圳,518124) 刊名: 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2009,(29)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参考文献(5条) 1.对中国核电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来源EB/OL.人民网,2009-2-6. 2.刘学刚.2020年前我国核燃料循环情境初步研究棱科学与工程J.2005. 3.国家发晨和改革委员会.中长期发晨规划(2005-2020年)Z.2007. 4.张国宝中国的核电技术要自主EB/OL.人民网,2009-3-9. 5.张伟星.关于中国铀资源供应问题的几点认识R.2008.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黄来.张建玲.彭敏.程贵兵.王伯春.徐湘沪.HUANG Lai.ZHANG Jian-ling.PENG Min.CHENG Gui-bing.WANG Bo-chun.XU Xiang- hu 第3代核电技术AP1000核岛技术分析 -湖南电力2009,29(4) 第3代核电技术是当今国际上核电发展的主流.AP1000作为其中的代表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加强事故预防和缓解的能力,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等方面.特别是AP1000采用 了大量非能动安全措施,减少了事故情况下人员干预操作的频率,同时也为事故处理提供了较长的应急处理时间.文中简要介绍了第3代核技术,并详细分析了AP1000的非能动安全要点. 2.期刊论文 简靖文 AP1000设备国产化进程 -电器工业2009(1) 我国核电发展提速 目前,我国已建成核电装机容量900万千瓦,而新开工和已核准的核电规模已达2290万千瓦. 3.期刊论文 刘宏.汤博.肖琼.常鸿.LIU Hong.TANG Bo.XIAO Qiong.CHANG Hong 基于工程投资的核电技术经济分析及风险控制 -中国电力 2008,41(5) 积极推进核电发展是我国目前的基本能源政策,对于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核电事业正面临着历史的发展机遇,核电经济性是其参与电 力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反映核电在运营周期的经济性,以某内陆厂址采取AP1000和M310+技术为参考,基于工程造价对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P1000双堆机 组主要经济指标优于M310+技术;在考虑核燃料后处理及退役等外部成本情况下,核电与常规燃煤火电相比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学位论文 严兆君 AP1000核电站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原材料采购策略研究 2007 AP1000三代核电技术是国家引进国际先进核电技术、并逐步实行核电自主化的依托项目。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启动阶段建设4台机组,国家批准先行在浙江三门、山东海阳进行建设。 随着国际核电市场的迅速发展,核电厂主设备(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所需的原材料大锻件和蒸汽发生器的U型管因全球生产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显得明显不足,大锻件 的供货时间由原来的68个月的生产周期延长到1216个月甚至更长。而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周期也很长,正常交货期是在原材料进厂后约30个月。因此,研究反应堆压力 容器、蒸汽发生器原材料的预订货对保证非能动AP1000技术的核电站建造工期显得十分重要,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采购策略。 本文介绍了AP1000核电技术以及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技术规格和主要原材料的特点及制造情况。介绍了对主设备原材料的国际供应市场的跟踪调研情况,以及对原材料实施的预订 货准备情况。提出在当前核电建设项目较多,主设备原材料供应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为保证项目的建设工期,应开展原材料预订货的采购策略。同时,结合国家核电发展的相关政策,研 究了实施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原材料国产化的采购策略。基于AHP方法,阐述了对潜在原材料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未来潜在供货商的选择准则。 5.会议论文 刘宏.汪映荣.汤搏.陈开朗 基于工程投资的核电技术经济分析及风险控制 2008 “积极推进核电发展”是我国目前的基本能源政策,对于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核电事业正面临着历史的发展机遇,核电经济性是参与电 力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更为本质反映核电在运营周期的经济性,本文以某内陆厂址采取AP1000和M310+技术为参考,基于工程造价对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AP1000双堆机组主要经济指标优于M310+技术;在考虑核燃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背景下15寸彩色监视器生产良品率提升与自动化瓶颈的博弈分析
- 智能传感技术如何重构传统液压单元故障诊断体系
-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电源主动保护闭环
- 新能源割引机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与作业效率的博弈平衡
- 新型环保胶辊材料在复合工艺中的界面结合强度与耐化学腐蚀测试
- 新型复合涂层技术对转化管氢致应力腐蚀开裂的抑制机理
- 新型光响应性2-乙酰基吡咯衍生物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瓶颈
- 数据中心能效比优化视角下的外壳拓扑设计与能源回收机制
- 数字孪生技术在连接器预研阶段多物理场仿真验证价值
- 散装碳粉数字化供应链中数据安全与成本控制冲突
- 2025安徽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北京数语科技Datablau数据模型与数据资产平台介绍
- 2025年招聘面试技巧指南面试官角度下的面试题预测与应对策略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新型集体经济课件
- 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体系构建
- 轨道列车司机四级题库及答案
- 生物标志物应用-洞察及研究
- 胫腓骨骨折教学查房课件
- 长跑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