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同学们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1)3:518:30 (2)0.4:0.21.8:0.9(3)5/8:1/47.5:3 (4)2:89:27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二、认识比例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 1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课件依次显示答案。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课件显示:“3:5”与“18:30”先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 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课件显示:最后一组数据隐去)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发现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二)练习 1出示例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买练习本的钱数(元)-1.2-2买的本数 -3-5(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1)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评析: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练习1其实是对例题的巧妙补充。3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4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课件出示:3:5前项后项 (2)课件出示:3:5=18:30(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评析: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别,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5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先出示一组数:3、5、10、6再出示: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等号两边各两个数) 2独立思考,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学生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10=563:5=6:103:6=5:105:3=10:66:3=10:53引导发现规律 (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没有,交换因数的位置还是一样) 乘法算式只能写一个,比例却写了这么多,这些比例一样吗?(不同,因为比值各不相同) (2)那么,这些比例式中,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比例的性质或规律吗?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评析:“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不同的学生写出的算式各不相同,也会有多少之别,这里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思考都变成有用的教学资源。考虑到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会有困难,教师作了适当的引导,通过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变中寻不变,从而探究出性质。4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1)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2)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3)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评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5思考3/5=18/30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6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四、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纸1、2、3。附练习纸:1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14:21和6:91.4:2和5:102判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1/5:4组成比例。 5:4 20:11:20 5:1/4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412:()=():5评析: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五、全课总结(略)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50页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一1,2题。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经历探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准备课件,扑克牌10张(210以及A),圆规一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一辆汽车4时行160 km,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多少?这个比表示什么?(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1216 3418 4.52.7 106教师:同学们发现4.52.7和106的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比相等。)这两个比你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能。)请同学们用等号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揭示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探究比例的意义课件出示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列表如下:竹竿长26影子长39教师:观察上表,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并求出比值。把这些比都写出来。学生讨论并写出比,完成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教师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比在黑板上板书。教师:观察这些比,哪些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96,62933296,6293教师:这些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教师: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生说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再判断25和80200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第50页的课堂活动。3认识比例的各部分教师: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同学们看看书就明白了。指导学生看书后汇报。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3296和6/29/3的内项和外项。学生找出后,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要求学生找出刚才自己说的几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在比例里,靠近等号的两个数是内项,剩下的两个数是外项;如果写成分数形式,那么可以用交叉的方法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前面我们已经探究发现了比例的一个秘密,就是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例还有一个秘密,你们愿意去寻找吗?(愿意)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又可以发现什么?学生初步发现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后,教师提醒学生:是不是每个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多找几个比例试一试,如果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教师:同学们通过多个比例的探究,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你能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指导学生归纳后,教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5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教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0.425能否和1.275组成比例?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0.475251.2,所以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三、巩固提高(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讨论后指名说: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2)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硬笔培训指南
- 2025年行车手势标准试题
- 护理支持保障科
- 2024年-2025年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途牛】2024清明旅游消费预测报告5462kb
-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腹腔镜手术管理
- 新质生产力岗位
- 效益管理 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智慧监狱智能管控解决方案
- 凤凰实验中学校服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
- 心绞痛健康宣教课件
- 老年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 企业防范用工风险知识讲座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常见问题与解答
- 水利水电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 完整版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入库考试题库(1-4套卷)
- 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ERAS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