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1页
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2页
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3页
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4页
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沙坪坝供电局二00六年七月目 录1 总则 11.1 编制依据和目的 11.2 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21.3 规划范围 21.4 规划年限 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 32.1 供电区域概述 32.2 供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析 32.3 供区经济和社会规划发展 32.4 供区总体规划 43 电网现况 63.1 供电范围及分区 63.2 高压电网现状 83.3 配电网现状 134 电力需求预测 184.1 历史数据分析 184.2 负荷预测 194.3 电力负荷特性变化分析 264.4 结论 265 电力平衡 275.1 中心片区电力平衡 275.2 井口片区电力平衡 275.3 江北片区电力平衡 275.4 白市驿片区电力平衡 275.5 西部片区电力平衡 275.6 分电压等级电力平衡 286 高压电网规划 296.1 电网规划目标及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296.2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336.3 其它专项规划 357 配电网规划 457.1 配电网规划目标 457.2 配网规划主要技术导则 457.3 骨干网络方案拟定及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467.4 无功规划 527.5 配网自动化规划 558 投资与电价预测分析 618.1 投资估算 618.2 投资分析 619 主要结论及建议 63附录 64附表1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一览表64附表2 10千伏及以下变电容量一览表65附表3 变电站10千伏出线最大电流表71附表4 十一五期间35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网规划建设项目表77附表5 十一五期间10千伏及以下配网规划建设项目表792005年末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2006年末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2007年末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2008年末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2009年末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2010年末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依据和目的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区和郊区的差别逐渐缩小,出现了乡镇城市化,这种变化给电力建设带来了压力、机遇和希望。为增强高中低压配电网整体供电能力,适应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用电质量的不断提高,结合我局辖区内电网现状编制2006-20010年高压电网建设改造规划,规划编制以2005年为水平年,展望2010年,实现网架合理、适应性强、完善可靠、调度灵活、运行安全的现代化电网,具备充足的供电和转移负荷的能力,整体网架结构具备一定的超前性。本电网规划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城网规划的通知2、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试行)3、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 SD131-844、电力系统稳定导则5、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SD525-89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7、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暂行办法8、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9、重庆市主城区沙坪坝组团AM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0、重庆市主城区双碑组团AE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重庆市西部新城白彭组团概念性规划12、重庆市西部新城中部组团总体规划13、重庆市井口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14、重庆市同兴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15、重庆市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16、重庆大学科技园控制性详细规划17、重庆市沙坪坝滨江地带城市设计18、重庆北部新区总体规划19、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大竹林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20、重庆市沙坪坝供电局“十五”电网规划21、重庆市沙坪坝供电局2003-2007年电网发展规划22、重庆市沙坪坝供电局2000-2004年调度运行方式23、重庆市西部新城电力规划(2005-2010)24、重庆市大学城电力规划(2005-2010)25、重庆市沙坪坝区统计年鉴(1996-2002)26、重庆市电力公司沙坪坝供电局“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2004年12月)27、关于滚动修编供电局和供电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的通知28、重庆市九龙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29、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2 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根据我局电网特点,我局电网发展的思路是:为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增长,满足我局供电区域内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成结构优化、经济、安全、稳定、确保电能质量、较低电网损耗,供电可靠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电力网。1.3规划范围:沙坪坝供电局供区内高低压电网1.4规划年限:2006-2010年第二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2.1 供电区域概述沙坪坝供电局供电区域包括沙坪坝区十一个街道、十二个镇、一个园区(小龙坎街道、沙坪坝街道、渝碚路街道、瓷器口街道、童家桥街道、石井坡街道、詹家溪街道、山洞街道、新桥街道、天星桥街道、土湾街道,井口镇、覃家岗镇、歌乐山镇、陈家桥镇、虎溪镇、曾家镇、西永镇、土主镇、青木关镇、回龙坝镇、中梁镇、凤凰镇及联芳园区)以及北部新区、江北区、渝北区、九龙坡区、北碚区等部分地区,共辖14个街道、20个镇。总供电面积634平方公里,人口约85.7万。我局供电片区的地方经济保持稳增长态势,连续五年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投资全面增长,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辖区内国内生产总值163.5亿元,比2000年增长82.7%,人均本区生产总值达到19240元,比2000年增长7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8.1亿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工业增长值达到73.4亿元,比2000年增长81.6%。辖区内科教产业优势明显,有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7所高校和170多所中等专业、中小学校,同时也是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有力帆、嘉陵、西南药业、重庆农化等大型企业41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已形成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生物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文化、科技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平台初显框架,呈现出巨大发展潜力。2.2 供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析供区经济发展主要历史指标如下:年度GDP(亿元)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元/人)一产(亿元)二产(亿元)三产(亿元)200083.719.64126913.8948.9430.88200191.959.84137183.9352.3335.692002103.1912.04151234.0757.9741.152003116.9313.32166924.1466.2246.562004138.913.5170825.071.462.52005163.516.1190895.384.673.6沙坪坝供电局供电辖区内社会经济近年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重庆市大学城、西永微电子科技园区、北部新区大竹林组团、九龙园区C区、沙坪坝东部城区地产开发等众多项目经过几年的建设,其组团式经济已经初步成型,投资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呈现跨越式增长。2.3供区经济和社会规划发展沙区“十一五”期间立足于发展大局,形成“一区两高地”总目标的基本形态,基本实现“一城三中心三基地”阶段性建设目标。西部新城框架初步形成,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土主铁路物流园三大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三中心格局形成,科教文卫中心地位巩固提升,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定,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商贸中心基本形成;三基地产业支撑增强。高薪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汽车摩托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实力增强,文化产业基地体系初步显现。白市驿片区“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以白市驿为中心,包括含谷、金凤等地区的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科教文化产业;以建设九龙园区C区为重点突破,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家用电器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北部新区高新园是江北片区经济发展重点,区内集中建设光电子、生物医药工程、软件三个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和环保、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物生化技术开发园、光电技术开发园、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园五个专业孵化器。引进和发展一批医疗器械、生物制药、通讯网络、电子元件和软件项目。2.4供区总体规划1)沙坪坝区提升东部核心区,重点建设四个板块:三峡广场大商圈,以三峡广场为核心,逐步向小龙坎、天星桥、梨树湾拓展,形成特色鲜明、错位互动的大商圈,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古镇、烈士陵园旅游区,占地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古镇旅游、红色旅游,主要布局传统特色餐饮业、旅游商品批发零售业、文化艺术商品批发零售业、文化艺术表演服务业;滨江经济带,定位于滨江休闲娱乐区,高品质住宅区,高级人才聚集地;井口工业园,占地6.6平方公里,定位于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载体。2)沙坪坝区全面建设西部拓展区,重点建设五个板块:重庆大学城,2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增强对人才、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建成一批高校,建设高级人才培训、技术研发、文化艺术创作、体育运动、科技文化交流和会展中心;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占地16.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布局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及生物制药业,现搞好园区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实施“811”、惠普软件等一批龙头产业项目;西部新城城市中心区,以陈家桥为核心,与大学城商业区互动发展,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商贸、商务、居住设施;土主铁路物流园,占地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综合性和多式联运的标准,构建物品供应链,配套发展专业市场;曾家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占地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主要布局花卉苗木、精细蔬菜。3)江北片区北部新区高新园,位于大竹林镇,规划区占地9平方公里,2005年全面完善北部先去高新区的基础设施,用510年时间建成国内技术领先、国际有较大影响的光电子产业生产制造中心、产品集善地、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基地。4)江北南桥寺片区,位于江北区南桥寺。作为江北老城区搬迁重点项目; 江北农场南部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用地规模264.8公顷。5)白市驿组团,包含我局供区内的6个镇,该组团的定位是以接纳主城区外迁工业和再造重庆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是以第二产业为基础,推动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集工业、商贸、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旅游、都市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6)九龙园区C区,九龙园区是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分为A、B、C区。“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开发C区。C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产业战略定位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都市新型工业产业集群。目前,九龙园区已全面启动C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进大型工业项目。在新的起点上,C区提出了“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初具规模、八年基本建成”(2006-2013年)的总体目标。第三章电网现况3.1供电范围及分区3.1.1供电网覆盖的区域范围及分区情况我局总供电面积634平方公里,用电客户201639户,2005年最高负荷为59.83万千瓦。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我局高压电网现状,将我局电网分为5个区域进行阐述,分别是中心片区、井口片区、西部片区、江北片区及白市驿片区。分区现状表见下表:分 区范 围变 电 站片区户数2005年最大负荷负荷密度(MW/KM2)中心片区以嘉陵江及歌乐山山麓为东西边界,以上桥至联芳村为南界,烈士墓、童家桥街道为北界,共计34.5平方公里220kV凉亭变电站110kV南友村变电站110kV小龙坎变电站110kV上桥变电站110kV红槽坊变电站110kV汉渝路变电站10010030.08万千瓦8.72井口片区以嘉陵江及中梁山脉山麓为东西边界,以石井坡、特殊钢厂为南界,北至北碚区同兴镇,共计45平方公里110kV井口变电站110kV石井坡变电站1744412.56万千瓦2.79江北片区石马河、南桥寺、江北农场及大竹林镇,共计25.5平方公里220kV大竹林变电站110kV盘溪变电站184787.04万千瓦2.79西部片区歌乐山、中梁、西永、土主、陈家桥、虎溪、曾家、青木关、回龙坝、凤凰等10镇,共计335平方公里110kV天马山变电站110kV回龙坝变电站110kV何家冲变电站35kV 歌乐山变电站35kV青木关变电站35kV凤凰变电站2616611.20万千瓦0.32白市驿片区含谷镇、石板镇、巴福镇、白市驿镇、金凤镇、走马镇等6镇,共计192平方公里110kV含谷变电站35kV文昌变电站35kV石板变电站394525.21万千瓦0.27分区示意图如下:沙 坪 坝 区北 碚 区江 北 区九 龙 坡 区嘉陵江渝 北 区3.1.2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05年底,我局有全民职工749人,固定资产12.5亿元。自2001年来我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单 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供电量万千瓦时194622209034238340268665290554售电量万千瓦时177150190838217263249807271076线损率%8.988.708.767.026.703.2高压电网现状至2005年底为止,沙坪坝供电局运行管理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共14座,其中220千伏两座,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容量178.35万千伏安;我局共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共44条425.765千米,其中220千伏线路16条238.1千米,110千伏线路28条187.665千米。2005年局最高负荷59.83万千瓦。各变电站基本情况见下表:序号电压(千伏)变电站现有规模(MVA)最终规模(MVA)负荷率()出 线1220大竹林2180318051.39110kV 9回2凉 亭2180218088.08110kV 7回3110小龙坎25025042.6610kV 30回4盘 溪25025065.8410kV 26回5红槽房24026334.5610kV 25回6上 桥24024032.7810kV 21回7石井坡24024017.7835kV 3回8井 口25025025.8910kV 22回9天马山25025047.0910kV 16回10含 谷231.525034.2910kV 15回11回龙坝31.5+4024022.7210kV 6回12南友村25025030.9510kV 20回13汉渝路2632631.1710kV 14回14何家冲231.52630.2010kV 6回合计1783.53.2.1220千伏电网现状截止2003年底,我局已建成大竹林、凉亭两座220千伏变电站,分别位于江北和中心片区,其中大竹林变电站为枢纽变电站,凉亭为终端变电站。500千伏陈家桥站共有220千伏出线12条,分别是至220千伏大竹林站的双回,至220千伏梅花山站的双回,至20千伏凉亭站的双回,至220千伏田家站的双回,至220千伏双山站的单回,至220千伏柏树堡站的双回,至220千伏玉皇观站的双回,至220千伏马岚垭站的单回。大竹林站有六条220千伏进出线,西连500千伏陈家桥站双回,北接220千伏巴山站双回,东送220千伏界石堡变电站双回。凉亭站有两条220千伏进线,来至500千伏陈家桥站。(1)220千伏电网设备概况截止2005年底,我局管辖范围内,局属220千伏变电站共有2座,主变压器4台,变压器总容量为72万千伏安。局属220千伏变电站概况见下表:变电站名称馈出电压主变台数主变容量预留间隔数(220千伏)预留间隔数(110千伏)(千伏)(台)(万千伏安)大竹林11023623凉亭110236/局属220千伏线路共有16条,总长度238.1千米。局属220千伏出线分布情况见下表:出线厂站进出线条数总长(千米)所占线路总条数比例所占线路总长比例陈家桥变电站14213.27287.5%89.57%大竹林变电站224.82812.5%10.43%(2)220千伏电网2005年运行概况变电站主变容量(MVA)最大有功(MW)最大无功(MVar)变电站最大负荷(MW)容载比全站最大负荷时间大竹林118097.6210.29198.81.816月23日218097.628.52凉亭1180148.3735.90308.81.176月28日2180147.3138.023.2.2 110千伏电网现状截至2005年底,我局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2座。其中,中心片区有5座,西部片区有3座,井口片区有2座,江北片区和白市驿片区各仅有1座。110千伏变电站多数为终端站,主要采用内桥接线和单母线接线等主接线方式,其电源主要来自凉亭、大竹林、巴山、柏树堡、马岚垭以及玉皇观等220千伏变电站。部分变电站负荷较重,变电容载比偏低。(1)110千伏电网设备概况我局局属12座110千伏变电站共有主变压器24台,变压器总容量为106.35万千伏安,变电站概况见下表:变电站名称馈出电压主变台数主变容量所占总容量比例预留间隔数(35KV)预留间隔数(10KV)(KV)(台)(MVA)盘 溪35、1021009.40%11南友村1021009.40%/4小龙坎1021009.40%/5红槽房102807.52%/0石井坡35、102807.52%/0天马山35、1021009.40%10含 谷35、102635.92%00井 口1021009.40%/0上 桥102807.52%/0回龙坝35、10171.56.72%25汉渝路10212611.84%/12何家冲102635.92%/26局属110千伏线路共有28条,总长度为187.665千米,局属110千伏出线分布情况见下表出线站出线条数总长(千米)所占线路总条数比例所占线路总长比例回龙坝变电站17.023.57%3.74%井口变电站210.9527.14%5.84%小龙坎变电站36.34210.71%3.38%天马山变电站333.79910.71%18.01%上桥变电站524.69717.86%13.16%含谷变电站335.27610.71%18.80%红槽房变电站25.9867.14%3.19%盘溪变电站426.97214.29%14.37%南友村变电站15.8333.57%3.11%凉亭变电站19.0783.57%4.84%何家冲变电站12.163.57%1.15%汉渝路变电站219.557.14%10.42%合 计28187.665100%100%(2)110千伏电网2005年运行概况变电站主变容量(MVA)最大有功(MW)最大无功(MVar)变电站最大负荷(MW)容载比全站最大负荷时间小龙坎15046.615.177.11.307月2日25030.711.6盘溪15037.512.170.41.428月1日25032.915.9红槽房14039.913.479.91.007月27日24039.912.6上桥14037.67.474.81.077月1日24037.111.0井口15022.423.9752.61.9012月28日25030.90天马山15047.921.382.81.217月30日25038.721.5含谷131.529.217.857.91.091月11日231.529.217.9南友村15038.216.684.51.187月1日25046.923.4回龙坝131.524.211.930.42.353月23日24014.513.9石井坡14038.5078.81.027月8日24039.417.7汉渝路1639.33.59.313.6212月29日26300何家冲131.55.12.05.112.3512月31日231.5003.2.3 35千伏电网现状截止2005年底,全局共有局属35千伏站5座,主变10台,变电容量9.53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10条长95.045千米。基本情况如下表:变电站现有规模(MVA)2005年最大负荷(MW)2005年容载比电源点10千伏出线预留间隔数(10千伏)歌乐山212.517.11.46天马山、含谷 7回3回凤 凰21012.81.56天马山、回龙坝 6回2回文 昌8+6.38.81.63含谷 5回1回石 板283.94.10含谷 3回3回青木关2109.52.11天马山 5回3回合计95.33.2.4 客户110千伏电网现状截止2005年底,我局管辖范围内,客户专用110千伏变电站共有5座,主变压器10台,变压器总容量为15.71万千伏安,变电站概况见下表用户名称专用站名称投运时间主变容量(MVA)电压变比2005年最大负荷(MW)电源点线路长度(KM)电铁北碚供电段上桥牵引站199950110/1024上牵、双牵2.040长安公司江陵站199832110/1027盘江2.014康明斯公司康明斯站199920110/67凉红康、红康3.750嘉陵工业公司嘉陵站199236.3110/1022凉盘南嘉中法供水公司梁沱水厂站199518.8110/106竹水、凉盘北水4.1253.2.5高压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近几年来,我局供电区域内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同时加上部分历史原因,电网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220千伏电源布点少,布局不合理沙坪坝供电局范围内,建有220千伏大竹林和凉亭变电站共两座,目前变电容量为60万千伏安。对沙坪坝主城区供电的220千伏变电站主要有凉亭、巴山等变电站,现由220千伏凉亭变电站供电的有110千伏站计有天马山站(10万千伏安),何家冲站(6.3万千伏安),红槽房站(8万千伏安),康明斯站(3.2万千伏安),石井坡站(8万千伏安),井口站(10万千伏安),嘉陵厂(1.6万千伏安)和梁沱水厂(1万千伏安),共计容量48.1万千伏安。凉亭变电站容量为36万千伏安,2005年最大负荷30.88万千瓦,且必须承担南友村站和壁山站的备用供电任务,显然存在较大缺口。220千伏巴山变电站供110千伏上桥(8万千伏安)、南友村站(10万千伏安)、小龙坎站(10万千伏安)共28万千伏安,邻局巴山站对沙坪坝主城区供电已无出线间隔。220千伏大竹林变电站由于间隔及走廊的问题,已无法向沙坪坝主城区送出。所以有必要加快220千伏梨树湾变电站的建设,以解决主城区新建110千伏变电站的电源问题。此外,在沙坪坝西部片区尚没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随着西部新城建设的加速及大学城投入使用,该片区如要新建110kV变电站将没有电源支持,形势较为紧迫,因此有必要加快220千伏白鹤村变电站的建设。而随着九龙园区C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白市驿片区也有必要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2)110千伏网架薄弱,变电容量不足由于220千伏电源布点不合理,导致我局目前的110千伏网架薄弱。南友村、红槽房、石井坡等变电站可靠性较差,其中石井坡站电源为双T线路;红槽房站为一专一T;南友村站电源一回来自220千伏巴山站,一回来自110千伏红槽房站,如果巴山站主供电源中断,110千伏凉红线(LGJ240)必须承担红槽房站、南友村站和康明斯共21.2万千伏安的容量,南友村站的供电可靠性较低。可靠性较差的还有110千伏回龙坝变电站,其单线带双变的情况迫切需要加快第二电源玉回二回线路的建设。根据2005年负荷统计,110千伏小龙坎变电站、110千伏红槽房变电站、110千伏石井坡变电站、110千伏上桥变电站和110千伏含谷变电站已接近满载。110千伏电网变电容载比仅为1.78,特别是沙坪坝西部地区,110千伏天马山变电站由主要220千伏凉亭站供电,2005年最高负荷8.28万千瓦,负荷较重,所以要满足沙坪坝西部片区开发用电需求,现有的供电网络和设施明显不足。另外,江北片区仅盘溪一座110千伏变电站,而盘溪站设备陈旧,线路老化较为严重,多次发生10千伏设备故障,所以有必要加快110千伏外河变电站的建设来缓解该片区的负荷压力。而随着九龙工业园区C区的发展加速,白市驿片区的负荷必将大幅上升,110千伏含谷变电站负荷很重,所以必须新建110千伏变电站满足其片区的用电需求。(3)变电站布点选址及走廊困难目前,虽然规划变电站布点基本已纳入或正在尽力纳入各地区规划,但对于部分变电站站址的控制(特别是远期规划站)缺乏有效办法,对变电站站址储备缺乏专项资金计划,建议载变电站可研完成后立即进行征地。另外,线路走廊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显得非常薄弱,线路走廊规划和大规模城市建设往往产生较大分歧,可操作性差;线路的途径单位往往不予以配合;各种因素给架空线路实施带来相当大困难,而且在110千伏线路电缆下地问题上,地块所有者与电力建设方存在较大分歧。3.3配电网现状3.3.1配电网现状截止2005年底,全局10千伏总装接容量为1579140千伏安,其中公用变压器2468台,装接容量为628745千伏安,专用变压器2534台,装接容量为950395台。全局共有10kV公用线路181条,长1261.125千米,其中架空裸线路1017.47千米,电缆线路142.615千米,绝缘线路101.04千米(城网44.35千米,农网56.69千米)。电网电缆化率11.13%,电网绝缘化率19.32%,环网率26.52%。3.3.2 配电网运营技术、经济性能指标现状情况供电可靠率2005年实现指标为99.696(市中区+市区+城镇+农村),99.970%(市中区+市区+城镇),供电电压合格率2005年为99.554%,2005年线损率为6.70%。一、无功配置现状(1)变电站无功配置现状至2005年底为止,我局变电总容量1878.8兆伏安,无功配置容量共计320.32兆乏。变电站名称电压等级(kV)变电总容量(MVA)无功补偿容量构成(Mvar)无功补偿总容量(Mvar)无功配置率凉亭2203607.92*1060.1225.05%大竹林2203605.01*1279.222.00%小龙坎1101006*21212.00%红槽房110804.01*28.0210.03%含谷110634.2*28.413.33%南友村1101005.04*420.1620.16%回龙坝11071.54*41622.37%上桥110804.8*419.224.00%天马山1101004.01*2+4.8*217.6217.62%井口1101004*41625.40%盘溪1101004.8*419.219.20%石井坡11080000%汉渝路1101261.2*22.415.00%何家冲110631*2213.99%青木关35201*2215.87%歌乐山35251.2*22.412.00%文昌3514.32*24.020%石板35164.8*419.215.24%凤凰35206*21219.05%合计1878.8320.3217.05%(2)配网无功配置现状我局目前共有10kV配变5002台,配变容量157.914万千伏安,其中公变2468台,容量62.8745万千伏安,专变2534台,容量95.0395万千伏安,无功配置容量8.343万千乏,配置率7.63%。根据电压无功技术导则,配电变压器无功配置容量应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5%-10%配置。现有的变电站10千伏线路配变无功配置处于上限水平。配网无功配置现状见下表:变电站名称10千伏配变容量(MVA)配变无功容量(MVAR)无功配置率(%)110千伏小龙坎208.45211.265.40%110千伏红槽房159.08510.846.81%110千伏含谷62.6156.3910.21%110千伏南友村182.87012.66.89%110千伏回龙坝25.7051.837.12%110千伏上桥120.22511.659.69%110千伏天马山69.3506.289.06%110千伏井口71.3186.629.28%110千伏盘溪83.4356.728.05%35千伏歌乐山37.9973.178.34%35千伏文昌16.9651.287.54%35千伏石板19.6502.1410.89%35千伏凤凰35.2252.657.52%合 计1092.85583.437.63%截止2005年12月,我局变电站配置电容器容量约32.032万千乏,配置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容量约8.343万千乏。二、线损节能现状沙坪坝供电局综合线损率近几年因电网改造呈逐年下降趋势,包含农网线损统计其全局综合线损率分为:2000年为9.22%、2001年为8.98%、2002年为8.7%,2003年为8.76%(2003年将农网线损并入),2004年为7.02%、2005年为6.70%,由于我局农电线损比重较大,占全局线损比重的20%左右。致使沙坪坝供电局综合线损指标偏高。由于网络结构不尽合理,10千伏公用配电线路线损一直居高不下,2005年平均分线线损率为8.95。由此,加强配网建设,降低配网损耗已成为日趋紧迫的任务。3.3.3 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改造、新建,我局的配网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加上部分历史原因,配网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10千伏部分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路负荷重由于电源点布点过少,目前我局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10千伏公用线路中城市电网供电半径超过2公里的有48条,占公用线路总数的26.5%;郊区电网供电半径超过6公里的有17条,占公用线路总数的9.4%。供电半径过长的线路主要集中在小龙坎、上桥、井口、天马山、盘溪及红槽房的部分地区,这些供电线路造成线路供电质量较差,线损增大。部分线路负荷重,夏季高峰时电流在300A以上的重负荷线路75条,占公用线路比例为41.4%(其中最高负荷在400A以上的线路28条,300-400A的线路47条),主要集中在三角碑、天星桥、上桥张家湾等主城区,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些地区的负荷还将继续增加,给配网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供电质量。(2)城市电网线路绝缘化率、电缆化率低我局城市电网中的10千伏绝缘线长度为44.35公里,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为16.4%,电缆长度为139.76公里,电缆化率为34.1%;大量架空裸线增大了故障几率,2005年因架空裸线的故障对供电可靠率的影响为0.049个百分点。(3)配网环网率较低,互带能力不强目前我局能实现互供的线路有45条,环网率为26.52%;部分环网的线路交叉互联,网络结构不够清晰,不利于运行方式的调整。2005年在检修、改造和事故处理中,对供电可靠率的影响为0.0321个百分点。(4)配网线路分断点过少目前我局架空线的分断点严重不足,10千伏线路柱上开关202台,其中油开关33台,六氟化硫开关和真空开关169台,平均6.24公里一台开关,每条线路平均1.12台开关。部分主干线和重负荷支线上(挂网容量2000千伏安以上)还存在用刀闸作为断开点的情况。(5)主城区线路老旧严重配网中现有运行超过20年的线路共20条,主要分布在红槽坊、井口、小龙坎和盘溪等110千伏变电站,这些线路运行年限较长,导线钢芯、电杆锈蚀严重,运行状况较差,故障率高,导线截面偏小,部分线路存在卡脖子现象。供主城区的线路有10条截面低于185mm2,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2005年因线路老旧造成的故障对供电可靠率的影响为0.0201个百分点。(6)电力线路走廊问题突出一些城市开发和市政建设工程,因为各方面原因未对电力走廊作出规划安排,造成新建线路走廊问题突出。已有的部分线路走廊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发展的需要,一些电缆沟走廊拥挤,沟径不足,如96年兴建的小新街、沙正街、小正街等部分电缆沟沟径过小,不能满足运行维护、事故抢修及新增电缆的要求,同时极易造成事故的扩大;部分走廊线房矛盾、线树矛盾突出。(7)无功配置不足1)部分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根据电压无功技术导则按照无功电力分层就地平衡的原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应达到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小龙坎、红槽房、天马山、凤凰、歌乐山变电站无功配置分别为5.40%、6.81%、9.06%、7.52%、8.34%,由于用电负荷高速增长,配网自身无功补偿不足,致使主变无功需求量大,按下限标准配备电容器容量,在负荷高峰时变电站电容器全部投入运行,无功缺额仍很大。由于35千伏凤凰、歌乐山变电站变压器是无载调压,不能及时实施电压调整,电容器调节范围有限,使供电电压质量差。2)配网无功补偿配置不足根据电压无功技术导则按照无功电力分层就地平衡的原则,配网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应达到变电站配变总容量的5%-10%。凤凰、回龙坝站出线配变无功配置分别为7.52%、7.12%,无功配置低于配置标准的下限值,补偿容量严重不足,无功缺额大。天马山、歌乐山、文昌、石板站出线配变无功容量分别为9.06%、8.34%、7.54%、10.89%,由于上述变电站供电区域用电负荷增长快,采用的感性用电设备多,无功功率需求大,无功按下限值5%左右配置补偿容量不足。如:凤凰、回龙坝、陈家桥地区,大、小织布厂500余家,使用的织布机、电焊机等设备均为电感性用电设备,消耗无功功率大。由于该地区大部分织布厂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下,不考核力率,致使该地区无功配置容量不足,就地补偿能力差,功率因数低,客户端电压降低,甚至有些长线路的末端用户,负荷高峰期用电设备无法启动。3)部分10千伏配网改造过程中,新增配变与无功补偿及自投装置不能同步投运,使10千伏配网公变缺乏无功补偿及自控能力,导致10千伏线路损耗偏高,网络损耗偏大。(8)无功装置投切自动化程度不高1)变电站未装无功自投装置,自动化程度差目前,我局仅有凉亭变电站采用无功自投装置投切电容器,而其他无自投装置的变电站仍然采用手动调节方式投切电容器。由于负荷受时段负荷波动的影响,导致电网电压偏移幅度增加,要求调节的实时性较大。而大部分变电站无功平衡的自动控制未完善,自动化程度差,无法实现对无功电压进行实时调节,网络损耗率偏大。2)配网及客户端无功自投基础薄弱客户用电负荷基本为感性负荷,部分客户配备了一定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由于这部分客户有的未同步配置无功自投装置,有的自投装置损坏,采用手动投切方式,无功设备投运率低,可控性差,导致夏季高峰负荷期系统无功缺额较大,配电网损增加,供电电压质量降低。3)对末端电压增高线路无有效的控制调节手段轻载长线路和长电缆线路,充电无功过剩,造成10千伏线路末端电压增高。近几年,通过两网改造,主城区大量采用电缆线路,长电缆线路电容量大,在线路轻载时充电无功过剩,引起10千伏末端电压升高。如:丽苑大酒店用电负荷轻,配置变压器容量过大,引起用户端电压升高。(9)配网结构不合理,导致线损增大电源布局与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影响较大。由于网络结构不尽合理。使得部分变电站出现过负荷,而低压配电网陈旧,配电台区过大,供电半径较长,老旧线路线径偏小,线路负荷较重,部分地区电压偏低。网络布局不合理,增加迂回,交错供电,出现导线“卡脖子”,不能按经济电流密度输送功率,导致10千伏网络线路损耗增大。第四章电力需求预测4.1 历史数据分析4.1.1 售电量及最大负荷总体情况从2000年至2005年我局售电量及最大负荷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03年及2004年售电量的增长率均超过了10;2005年,受到摩配、纺织两大支柱工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售电量增长率有所下降。同年,由于限电错峰和变电容量的限制,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