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1页
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2页
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3页
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4页
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渝生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2010年7月16日北京,孩子是天生科学家。-波特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萨根科学始于好奇和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望。-阿西莫夫,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有严格的观察、实验、分析、探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确定的结论。孩子们的研究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不规范的,重复着众所周知的实验。,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使孩子们从“天生的”科学家成长为真正的科学家,而这正是家长、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责任和值得用心之处。,哲学,认识论,人生哲学,自然哲学naturalphilosophy,本体论,分科的学问,格致之学,科学science(scientia),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礼记大学,科学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知识的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知识知识体系社会活动社会建制第一生产力第一精神力量,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数学,科学素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人类社会,蒙昧时代(几百万年),野蛮时代(几万年),文明时代(几千年),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几千年),工业文明(几百年),科业文明(几十年),科技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催生人类农业文明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引发工业文明20世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迎来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预示未来辉煌前景,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人类自身一样久远。人类从制造工具开始就产生了原始技术,并且孕育了科学知识的萌芽。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是早期人类文明的中心。,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在溯源意义上有古代科学之说。17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古希腊、罗马、中国和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相继获得了发展。,指南针(司南),造纸术(古纸),印刷术(泥活字版),火药(烟花图),皇帝内经(汉),算筹(汉),农耕图砖画,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哥白尼的“日心说”宣布了科学同宗教神学的决裂,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17世纪,在伽利略的力学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的基础上,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理论的大综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雅典学院”,近代科学的形成,改变了人类的知识体系,也影响着技术的发展。18世纪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出现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8世纪蒸汽机的应用,20世纪,科学得到了重大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最伟大的发现,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基础。宇宙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夸克模型、大地构造板块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等理论的创建,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至宇观、宏观和微观的领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描述了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提出宇宙起源于原始的热核爆炸,美国天文学家哈勃,1929年发现宇宙处在膨胀之中,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宇宙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轨道,基本粒子检测器,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1964年提出基本粒子机构的“夸克模型”,夸克模型,1968年,美国地质学家勒比雄等人提出大地板块构造理论,德国气象学家、地质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板块构造理论,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揭开了探索生命之谜的大门,DNA双螺旋结构,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光辉前景,攻克癌症,利用激光研究核聚变,微型马达,纳米技术加工装置,在100纳米的微小面积上描绘的爱因斯坦头像,纳米技术,(1)1956年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向科学进军(2)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的春天(3)2006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60年来七项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情况,2000年吴文俊(1919),著名数学家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2002年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2003年刘东生(1917),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著名航天技术专家2004年空缺2005年叶笃正(1916),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著名肝脏外科学家2006年李振声(1931),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2007年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1916),著名植物学家2008年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开拓者徐光宪(1920),著名化学家,教育家2009年谷超豪(1926),著名数学家孙家栋(1929),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历届诺贝尔科学奖华裔获得者,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岁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英籍华人,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6岁,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培养创新型人才,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指导方针,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学习科学文化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关于读书的名言,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