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黑孩子罗伯特 7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黑孩子罗伯特 7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黑孩子罗伯特 7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黑孩子罗伯特 7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黑孩子罗伯特 7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黑孩子罗伯特 7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为“地球家庭”。黑孩子罗伯特描写了主人公黑人孩子罗伯特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而忍痛放弃梦寐以求的战斗机,把辛辛苦苦攒的钱全部捐给了患病的丽莎的感人故事。黑孩子罗伯特虽然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但他用自己纯真、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感动了每一个人,并因此而赢得了白人的尊重和喜爱。文章呼吁着人们消除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平等关爱。学生分析黑孩子罗伯特的美好心灵荡涤着读者的心灵,他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和启迪。但是学生对黑孩子罗伯特生活的环境没有体验,不了解种族歧视,所以在第一课时,要抓住对背景的了解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查资料、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林肯、马丁路德金的生平,知道他们为了追求人类的平等,甚至献出了生命,了解小罗伯特生活的“灰暗”的黑人区是怎样的一种状况,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了解种族歧视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感悟黑孩子罗伯特的宽容和豁达。 在短暂的时间内要使黑孩子罗伯特的形象感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于是我采用了长课文精讲的策略,抓住最能突出黑孩子罗伯特形象的三处内容,即黑孩子罗伯特的言行和心理重点研读,和学生一起深入探究。学生在自读中感悟黑孩子罗伯特的精神世界,在想象的读中体会他在种族歧视下生活的艰辛和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在精读中升华对黑孩子罗伯特敬佩的情感,在读写结合中唤起学生对和平的向往,激励学生为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学生深深地铭记黑孩子罗伯特的事迹,为人类和平的梦想而奋斗。教学设想和教学目标在短暂的时间内要使黑孩子罗伯特的形象感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就要采用长课文精讲的策略,即抓住黑孩子罗伯特的言行和心理重点研读。学生在自读中感悟黑孩子罗伯特的精神世界,在想象的读中体会他在种族歧视下生活的艰辛和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在精读中升华对黑孩子罗伯特敬佩的情感,在读写结合中唤起学生对和平的向往,激励学生为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学生深深地铭记黑孩子罗伯特的事迹,为人类和平的梦想而奋斗。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美好心灵。感悟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下面对残酷生活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容、善良的美好品德。3.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关爱他人。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分析黑孩子罗伯特的言行,体会他宽容、善良的美好品德。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就是:黑孩子罗伯特回忆一下黑孩子罗伯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初读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教师对问题进行梳理)这节课我们就带着问题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二、品读感悟,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罗伯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的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2集体交流。重点感悟一:丽莎可能会死?罗伯特听了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决不能死!1)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不能死”体会罗伯特的善良、有爱心。2)联系上文“丽莎常带头奚落他和别的黑人孩子”体会罗伯特的善良与宽容。3)读出罗伯特此时的担心。重点感悟二:罗伯特摸了摸裤子口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三步两步冲到讲台前,把钱全部掏了出来。1)抓住“三步两步”“全部”体会他的善良。2)结合上文罗伯特攒钱不容易,体会他的善良和宽容。想一想:罗伯特用为攒钱买战斗机,他还做了哪些努力? 用 “为攒钱买战斗机,罗伯特 。”的句式说一说。过渡:这42元钱真是来之不易,但当他听说丽莎得了肺炎,可能会死,他把钱全部掏了出来,多么善良和宽容的孩子呀!请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还有哪些新的体会?3)体会罗伯特捐钱时态度坚决、毫不犹豫。4)让我们带着各自的体会读这段话。重点感悟三:我妈妈不知道我有这么多钱。这些钱 都是都是我存着要买战斗机用的。”1)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破折号,去掉破折号,对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哪句更好? “我妈妈不知道我有这么多钱。这些钱都是我存着要买战斗机用的。”2)想象一下你就是黑孩子罗伯特,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罗伯特毕竟还是个孩子,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东西怎能不伤心呢?重点感悟四:罗伯特点了点头就赶紧转身跑出了教室一出教室,他的泪水就大颗大颗涌出来。他怕老师再多问两句自己就会改变主意。他是多么喜欢那架战斗机呀!可是他也很怕丽莎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想到战斗机,想到丽莎,他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1)学生谈体会。2) 师导读:他怕 ,他也怕 。想到战斗机,想到丽莎,他一路 。3)讨论:如果老师再多问他两句,罗伯特会不会改变主意? 如果他真的把钱拿了回去,你能理解他吗? 4)你们能理解他的心情吗?谁愿意再来读读这段话?5)师生合作再来读读文中这段感人的情节。女生读11自然段,男生读13和15自然段,老师读12和14自然段。尽管罗伯特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钱,可遗憾的是丽莎还是死了,班上的黑孩子只有罗伯特参加了她的葬礼。(出示:罗伯特没有想到父辈的拥抱竟是这么亲切温暖;他更没有想到拥抱他的竟是丽莎的爸爸。他仿佛看到了丽莎红红的脸笑着,友好地向他伸出了双手,他禁不住低声哭了起来。)师导读:当丽莎的父亲紧紧地拥抱他时,罗伯特没有想到 , 他更没有想到 ,他仿佛看到了 。文中还有哪儿也写到罗伯特流下了眼泪,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罗伯特点了点头就赶紧转身跑出了教室。一出教室,他的泪水就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想到战斗机,想到丽莎,他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罗伯特没有想到父辈的拥抱竟是这么亲切温暖;他更没有想到拥抱他的竟是丽莎的爸爸。他仿佛看到了丽莎红红的脸笑着,友好地向他伸出了双手,他禁不住低声哭了起来。这一次他是因为( ),所以他( )地哭了起来。默读这段话,想一想,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1)用“因为( ),所以他( ) 地哭了起来。”的句式交流自己的理解。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你的感受。出示:罗伯特觉得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啊!1)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红色的玫瑰花象征什么? 3)配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三、读写结合,拓展升华1尽管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但他的心中充满希望,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友好相处的梦想,他忍痛放弃了梦寐以求的战斗机。他也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赢得了白人对黑人的尊重和喜爱。(板书:尊重、喜爱)这也正是伟大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所希望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说的话:出示:我有一个梦,我梦到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和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你们说马丁路德金的这个梦想能实现吗?2当这个梦想实现时,你将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把你想到的情景写在书上的空白处。3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年前,时至今日,种族歧视的现象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许多人都像黑孩子罗伯特一样,在做着不懈地努力。愿我们也能加入其中,用我们的善良和宽容,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4课下,请同学们对比黑孩子罗伯特拓展阅读瑞恩的井。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板书设计: 善良 宽容 黑孩子罗伯特白人孩子丽莎 尊重 喜爱 教后反思(一)潜移默化,渗透德育。学生对黑孩子罗伯特生活的环境没有体验,他们不了解种族歧视,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对背景的了解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查资料、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林肯、马丁路德金的生平,知道他们为了追求人类的平等,甚至献出了生命,了解到小罗伯特生活的“灰暗”的黑人区是怎样的一种状况,为本课学生感悟罗伯特那种纯真、宽容、善良的爱心做了铺垫。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抓住黑人孩子罗伯特的言行,引导学生体会他宽容、善良的美好品德,在黑孩子罗伯特的形象感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的同时,也使学生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平等关爱他人。 (二)抓住重点,深化主题。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一条主线:罗伯特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来串联各教学环节,抓住最能突出黑孩子罗伯特形象的重点段落和描写黑孩子罗伯特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进行重点研读,使学生在自读中感悟黑孩子罗伯特的精神世界,在读中体会他在种族歧视下生活的艰辛和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在读中升华对黑孩子罗伯特敬佩的情感,在读写结合中使学生深深地铭记黑孩子罗伯特的事迹,唤起学生对和平的美好向往,激发学生为人类和平相处而奋斗的情感。(三)以读促讲,读写结合。教学本课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即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写的训练,如:让学生用“因为( ),所以他( ) 地哭了起来。”的句式体会黑孩子罗伯特的内心感受。又如在课的结束时,让学生想象黑人和白人和平相处的画面和情境。学生写感受,不仅进行了写的训练,更使文章蕴藏的哲理得以深化,学生的内心受到感化和启迪,使情感得到升华。总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精讲多读,以读促讲,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语言文字,从课文中得到情感、思想的熏陶。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