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2教案 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2教案 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2教案 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2教案 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2教案 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2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课文语言,想象镜泊湖美丽的景色,体会镜泊湖“奇”在何处。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字的读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指导读准“消灾弭(m)祸(hu)”“天庭(tng)”;理解词语“消灾弭祸”。(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读准字音“倒(do)”理解词语“耸峙”。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齐读: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4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2)奇在吊水楼瀑布。(3)奇在地下森林。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1)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朵银花”“势如千军万马”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话:“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万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响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样子和气势;配上瀑布录像,音画合成,指导感情朗读。(3)认为“奇在地下森林”的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却欣欣向荣”很神奇。同时会选择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朗读。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深约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荣;指导感情朗读。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l)学生自主选择诵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2)比较这三处奇观有什么不同之处。(湖边峰峦和地下森林的静态与吊水楼瀑布的动态)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1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关于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2学生质疑,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l)在火山口,怎么会有地下森林?(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会结冰?(3)镜泊湖和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4)关于镜泊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3教师引导: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仔细地读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推想解决的。让学生给所提的问题分类:可以通过读书解决的,学生自己仔细读书;需要通过推想才能解决的,先自己推想,后进行讨论。六、总结全文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总结:这篇课文先写了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原因,然后重点描写了“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表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七、拓展延伸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两题选一题)八、布置作业1把课文镜泊湖奇观改编成一篇单纯写景的文章。2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教案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三、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兴趣。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导入: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板书:长城,播放长城录像)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1)嘉ji峪y屯tn魄p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凝结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读第一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图1远看气势雄伟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连绵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长的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四、作业1朗读1、2自然段。2熟读3、4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讨论之后总结:作者观察方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抓特点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么?把有关词语划出来。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板书:长、险、多、重、难、才凝结)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讨论: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