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课件、兵马俑实物模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激情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秦兵马俑,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总理希拉克说:“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今天我们将再次出发,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二、学习第2自然段:1、师引导: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学生读后交流)2、教师展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xx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4、小结写法: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列举相关的数据,这样的写法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板书:列数据、作比较)三、学习第4-9自然段:1、师:是啊!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是不是就凭这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呢?(提示: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师: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自由读4-7自然段,说说文中列举了哪些兵马俑类型?(学生自由读4-7自然段,交流文中列举的兵马俑类型。)3、师引导:这么多的兵马俑近7000个啊!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仔细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这里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和实物模型,请各组小组长上台领取一个模型,要求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观察,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多读一读,说一说,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图片,出示实物模型)(1)学生观察图片、实物模型。(2)分组交流自己的感受。例:将军俑:生1:我要说的是将军俑。生2:我通过看图文资料和模型知道了将军俑是威风凛凛,沉着镇定。师:请同学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真是神气啊!生2:作为一个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这个将军俑真是威风凛凛,神态自若。师:大家说的真好,你们能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生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并请同学评价。)师:用刚才学习的方法重点学习,看图读课文,体会其他几种兵马俑的个性特点。4、小结这部分的写法。(板书:举例子)四、学习第8自然段:1、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兵马俑有的_,好像_;有的_,好像_;有的_,好像_;有的_,好像_;走近_,似乎_。2、师:这么多的兵马俑,这么多的神态。这一句后有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3、拓展语言:发挥想象,谁能用“有的好象”的句式来替换一下? 师:这一段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板书:打比方、排比)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4、生齐读这一段。5、师引导:同学们,读完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生发言。)五、激发鼓励,课堂小结:1、师: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出示一组组兵马俑的图片,播放音乐。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以来,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出示,学生读:(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国民党主席连战: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秦俑坑真是世界奇迹,百闻不如一见,真是名不虚传。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六、拓展延伸:1、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2、课外再搜集一些秦兵马俑的资料,当当小导游,写写导游解说词,向来我国的外宾介绍介绍。板书设计: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列数据作比较举世无双类型众多举例子个性鲜明打比方、排比附送:2019-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2课时精品教案设计设计理念:紧扣文本,以读为主,领悟表达方法:通过品读,品读重点字词,领略文章内涵:享受语言文字之美,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好奇心,达到学以致用。打破老师独揽课堂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路,培养问题型的学生,以激起求知欲望,并合作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或观察蟋蟀及它的巢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对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师生交流,汇报搜集资料情况。(大屏幕展示蟋蟀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板书课题并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会读的字作标记,查字典自学)2、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1)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2)师生相互强调难写字,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出哪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合理有效的衔接下一个环节,同时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达到在语境中认读字词的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三、小组合作,梳理课文。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经过整理后汇报上来。1、交流、梳理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多,能在组内解决的尽量解决。整体上围绕上个环节的两方面提出。)2、小组合作讨论: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板书:慎重选择、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简朴、清洁、卫生;加深加阔、不断修整)(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胜心;引领学生梳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使之能驾驭课文,为今后的运用打下基础。)四、小结课文,课堂练习。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与感悟呢?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吗?下一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1、抄写生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随机指导“搜、抛2、选择正确读音。洞穴(xu xu)粗糙(zo c?o)慎(shn sn)重即(j j )使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隐蔽柔弱简朴慎重(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出悬念,衔接下课;巩固基础,使学生学有所得)五、作业布置:1、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2、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住宅、隐蔽、毫不可惜、弃去、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倾斜、扒土、抛出回顾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为下一课学习打下基础,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善于发问、善于思考)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师: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互动研讨: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话)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随机板书;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师: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5、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学生可能发出赞叹或发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指导读)(设计意图:从问题入手,使学生有问题可问,有问题可想,在上一节整合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问题,达到精读的目的。)三、积累佳句,感悟写法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与作者细心观察分不开的,文中作者对自己是如何观察蟋蟀做了简要叙述,在此让学生找出来,品味写法,达到积累与感悟写法想结合)四、总结布置,拓展延伸1、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2、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