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WORD版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WORD版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WORD版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WORD版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WORD版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WORD版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矢志不渝的精神。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1.介绍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板书:司马迁)2.介绍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4.齐读课题。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2)用钢笔描红。(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一起。 研读:钻研并阅读。 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 发愤:决心努力。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1.默读课文,思考:(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4)结果怎样?2.对照上述四个问题,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2):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第二段(3):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第三段(4):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第四段(5):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3.指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四、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司马迁主要受了父亲的什么影响?3.受了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是怎么做的?4.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5.父亲的影响在司马迁成长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父亲临终时“泪流满面”的嘱托,更对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写作起着重大的作用。6.指导朗读父亲的话。二、讲读第二段1.轻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2.讨论“横祸”,理解“酷刑”。(1)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2)什么是酷刑?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3.指导朗读第二段课文。三、讲读课文第三段1.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2.出示司马迁是怎么想的句子。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1)他为什么想雪溅墙头,了此残生?(2)他又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3.出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司马迁事业高于一切、荣辱置之度外的可贵品质。四、讲读第四段1.指名读这段,思考: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2.组学生讨论。3.指导朗读。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五、作业1.完成文后习题4。2.朗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1.听写。历史辉煌耻辱讲述专心致志记载搜集研读悲愤飞来横祸2.“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成史记的?二、复述课文1.指名读课文。2.指名说出课文的段落大意。3.同桌互相复述课文。4.指名复述课文,评价。三、总结课文1.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2.故事的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3.齐读课文。四、作业1.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板书:司马迁父亲的影响与嘱托专心致志发愤写受酷刑克制自己、发愤写作史记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WORD版教案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出示课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三、指导写生字。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通过学习,能否用一个字代替课题中的“和”,来概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板书 爱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板书:爱骡子。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语句。2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彭德怀深情地抚摩着一直看着它吃完。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师小结,有感情地朗读。彭德怀背过脸去。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2)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掉?2读课文,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3齐读第三节。理解“燃眉之急”。近义词(迫在眉睫)。用“燃眉之急”造句。“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节)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5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板书:更爱战士们6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师引读课文311节。7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找词语。8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指导朗读。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引读1319节9“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三、小结。彭德怀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它融进了竹板声里”?(这句话看来是写大黑骡子,实际暗含着彭德怀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走出草地,后面路途将更加艰难。后面两个“融进了”告诉我们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大功,更是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奋勇前进。)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