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小熊过桥》教案2.doc_第1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小熊过桥》教案2.doc_第2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小熊过桥》教案2.doc_第3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小熊过桥》教案2.doc_第4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小熊过桥》教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小熊过桥教案2一、故事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1.课件展示师: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小熊。有一天,熊妈妈对小熊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熊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熊妈妈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封信送给大象伯伯吧!”小熊一蹦一跳地往大象伯伯家走去。走着走着来到一座竹桥边,小熊刚一走上桥,这竹桥啊就不停地摇啊摇,桥下的河水哗啦地流着,小熊能过去吗?我们一起学习了第8课小熊过桥就知道了。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想想:小熊过了桥了吗?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要求:每组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3.师指导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音容易读错,应该怎样读?给同伴提个醒。4.开火车读生字。5.生自由读课文。生字的音我们读准了,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吧,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三、读文感悟、1.开火车读课文,了解课文共有几句话。(1)学生找句子,师板书“!”并简单说说。(2)班同学齐声说课文共有几句话?(5句)(3)现在我们分句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读课文,哪五位同学愿意读。 ( 分工:)2.逐句学习课文:(1)小朋友,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1、2句: (看屏幕)课件展示:1.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 2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a.请1个同学来读一读,其它同学想一想:你们读了12两句,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谁能补充?) (师随机启示) b.“心乱跳”你是怎样理解的?(出示句子:走在桥上心乱跳)这时小熊会想些什么呢?c.你能用读把小熊的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吗? 谁能读得更好呢 d那老师试着来读一读(老师示范读) “立不稳乱跳”老师读得好吗?(好)你们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吧(2) 解画面内容:小熊心里非常害怕,这时候谁看见了?它们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先小熊单独在桥上摇,再乌鸦飞出来,鲤鱼跳出来)a.指名说画面内容b.师:流水哗哗地响,它也好象在对小熊说话呢!)c.那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画面的内容呢?请同学们用“-”画出来。d.请一个聪明的小朋友把你刚才画的句子读出来。(如没找完:还有吗?)(3)出示句子 1头上乌鸦叫。 1.桥下流水笑。2头上乌鸦哇哇叫。 2.桥下流水哗哗笑。a.请 男同学读 第1句,女同学读 第2句。一边读一边想,每一组句子中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b. 启发想象: “乌鸦哇哇叫,流水哗哗笑” 乌鸦在叫什么?流水在笑什么?也就是说它在对小熊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可能是鼓励小熊,看谁最聪明,还有可能怎么说呢?)c.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呢?(指名读 范读 男女比赛读)现在请男、女同学来比一比,看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做好准备了吗?请男同学先来。(4)鲤鱼又是怎么说呢?请小朋友看课文的第4句。请第X组的小朋友来读这句话。 (小组读)a.这是一个感叹句,鲤鱼是在对着小熊大声叫,是在鼓励小熊呢,你们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请同学先自由地读一读,然后前后4个同学为一组,在组内练一练。呆会儿老师要抽查两个组,每一个组选一个代表来读,看谁读得最好?b.小组代表比赛读c.生评价 (哪一组的代表读得好,好在哪里?)如果读得不够好,老师指导,再让学生练读,再指名读,齐读。(5)、在鲤鱼的鼓励下,小熊又是怎么做的呢? a. 请男同学齐读最后一句,从最后一句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回头笑” 还能知道什么呢?(高兴) “鲤鱼乐得尾巴摇” b.谁能把小熊和鲤鱼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指名读,齐读)你真会读书 知道抓住词语来理解课文。 (6)学生自主通读课文a.自由练读。要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b.指名上台表演读,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角色。生评价,然后自己示范。四、拓展延伸小熊在朋友的鼓励下,顺利地过了桥,把信送到了大象伯伯的手中。回到家后它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熊妈妈会怎样夸奖小熊呢? 你觉得小熊是个怎样的孩子?(遇事不慌,勇敢向前。) 板书设计: 站不牢 心乱跳小熊 过桥一、向前走 回头笑附送:2019-2020年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山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一”“”。认识虚宫格。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神奇和巧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写字姿势。教学难点:在虚宫格内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7分】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表现自己,同时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二、导入新课【4分】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板书:山村2.谁认识,读一读。三、新授【28分】1.打开书翻到第6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为今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让你们欣赏一下。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看书中插图。提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画中情,使同学们在美的景物中,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中认识事物,认识汉字,既能避免单个字的抽象认识,又能激活同学们大脑中的事物形象,增强形象性、生动性。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一、二、六、三、七、四、八、五、九、十、。)先一生读,再抢读。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8.指名读(教师指导,注意“二”“四”“十”的读音)9.课后“请你跟我读”前一部分“学数数”。四、作业。【1分】熟读并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能正确、流利、响亮地把这首古诗背诵出来?二、认识虚宫格。【8分】1.同学们背诵的很好,看得出来大家昨天作业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几个生字的写法,在学习之前老师要介绍一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汉字写得既工整又美观,大家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虚宫格”。2.出示预先准备好的虚宫格,教给学生各部分名称。3.指名读各部分名称。三、学写生字。【18分】1.写“一”。(1)指读。(2)引导学生观察“一”在虚宫格中所占的位置。(3)“一”的笔画就是由一“横”组成的,注意书写的时候要“横平”。(4)教师在虚宫格中演示写法。(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2.写“二”。(1)指读。(2)引导学生仿照写“一”的方法观察“二”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第一横在上一线上,在左一线到右一线之间,方向稍向上倾斜)。(3)“二”和“一”的最大区别在于“二”有两画,在书写之前,让学生思考先写哪一横,让学生知道书写时按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4)教师示范。(5)学生练习。教师在巡视的时候,注意对学生进行写字良好习惯的教育。3.写“三”。(1)指读。(2)小组讨论,自学“三”的写法。(3)按小组汇报自学成果。(4)比赛:每组派一名同学示范书写“三”,看哪组写得最标准、美观,不标准的地方其他同学指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比赛中感受集体的荣誉。(5)教师示范纠正。(6)学生练习,描出课后“写一写”,个别指导。4.写“十”。(1)指读。(2)观察“十”和其他三个字有什么不同。(3)认识“竖”,知道书写时要“竖直”。(4)观察“十”在虚宫格中的位置。(5)猜一猜“十”应该先写哪一笔,让学生知道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6)教师示范。(7)学生练习,描出课后“写一写”。四、展示学习成果。【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