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北师大版数学五下四长方体(二)word教案课题:体积与容积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二、讲授新课: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2、比较物体的容积。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三、课堂练习:让学生做课本42页的课后练习题。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体积与容积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教学反思:课题:体积单位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4、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1升=1分米3 1L = 1 dm31毫升=1厘米3 1ML =1 cm3三、课堂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第3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 dm3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1)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二、探索新知:(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与长、宽、高都有关系。三、填写46页表格可以发现。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v = a b h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 a a a = a3四、课堂练习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下面表格长方体底面积(cm2)10259高(cm)867体积(cm3)10537.8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作业设计:课堂练习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v = a b h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 a a a= a3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的体积(2)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个同学起来说一下?多让几个同学回答。二、教学新知:1、让学生摆出第1题的图形先让学生数出图形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再用公式计算出结果进行验证。2、第2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体积。(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4)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3、第4题:首先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理解题意,再计算。30大的体积除以小的体积等于牙膏合数。4、第5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必须知道棱长是最短一条边,即:333=27(立方厘米)5、第7题:计算结果是立方分米必须换算成容积单位。三、课堂练习:教科书49页第6、8题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2)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一个正方体,棱长时6分米。 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教学反思: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图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哪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体积单位有哪些?引出体积单位。二、教学新知: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即1分米3 = 1000厘米3,1升 = 1000毫升。2、用以上方式教学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即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 dm3。3、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米、( )、厘米10面积米2、( )、厘米2体积米3、( )厘米34、课堂练习(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2)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3)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xx0(立方厘米)(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作业设计:练习题板书设计:1分米3 = 1000厘米31升 = 1000毫升1米3 = 1000 分米31m3 = 1000 dm3教学反思:课题:练习课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课型:练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巩固知识。教学准备:实物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二、教学新知: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3、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4、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5、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6、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50.41.5 = 33.6(车)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三、课后练习:第2、7、9、10题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作业设计:练习题板书设计: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第8题 45280.04=50.4(立方米)50.41.5 = 33.6(车)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教学反思:课题:有趣的测量 第1课时 复备或分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在观察、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水槽、水、不规则石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那么不规则物体体积怎么测量呢?引入课题。二、教学新知:(1)为了引导学生探索与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方案一: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头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头前的体积与放入石头之后的总体积之差。方案二:将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这两种方案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让学生说出“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块的体积”。三、课堂练习1、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运用在探索活动中得到测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苹果的体积”,然后用“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21.50.2=0.6(立方分米)2、第2题:本题引导学生开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一粒黄豆比较,先测量100粒黄豆的体积,再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四、课后练习:基础训练第49页13题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作业设计:练习题板书设计:“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21.50.2=0.6(立方分米)教学反思:附送:2019北师大版数学五下百分数的认识word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百分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材中安排了“派谁去罚点球”以及“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两个主题情境,由于学生平时对足球接触甚少,考虑到原教材例1中的素材“罚点球”这一概念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只采用了第二个主题情境,把第一个主题情境改为“哪杯糖水最甜”。并通过多元的训练来丰富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3、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作为见面礼。请看大屏幕: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师:大家一起读一读。师指99和1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两个是什么数吗?(百分数)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板书:百分数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提出研究问题师:同学们,说一说你想了解百分数的什么问题?生回答后,师归纳出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好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2、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师: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问题。出示:三杯糖水(质量不同)你认为哪杯糖水最甜?学生可能会根据糖水的多少做出判断。生1:糖水多的那杯甜。生2:不!少的那杯甜。生3:我觉得不能判断出哪杯甜,因为不知道哪杯放的糖多。接着出示三杯糖水含糖的质量:7克 13克 9克 让学生接着判断。师:现在可以知道哪杯多么?生1:不行,还要知道水有多少。 最后出示三杯糖水的质量:20克 50克 25克 。 引导学生比较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判断哪杯水最甜师:现在糖和糖水的质量有多少我们都知道了。要知道哪杯水甜,就要先知道什么?生1: 应该要先知道每杯糖水中糖占糖水的量。 师:也就是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算一下。 生2:1号杯720= 2号杯1350=3号杯925=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杯糖水中糖占水的几分之几。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比较。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1:将三杯水的分母化成相同的,比较分子的大小。 师:那大家一起计算下吧。(生):1号杯720= 2号杯1350=3号杯925=3号杯最甜。 师:那么、分别表示什么?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表示什么?生:这三个分数表示糖占糖水的一百分之三十五、一百分之二十六、一百分之三十六。师: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起来一目了然。我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哪杯水最甜的问题”现在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帮助科技小组解决他们在进行种子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出示:品种实验种子数/粒发芽种子数/粒一号205二号257三号5011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生):一号= 二号= 三号= 二号种子发芽情况最好。师:谁能说一说、分别表示什么?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表示什么?(生:这三个分数表示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师: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也可以写作百分数的形式。以为例,分子35写成35,分数线和分母100写成百分号。(35)读作:百分之三十五。师指名学生板演26、36。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六个百分数表示什么?(学生如有困难,可小组合作完成。)(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师:请大家在本子上把、用百分数的形式写下来,并读一读。师:结合刚才的交流,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集体交流)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师: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师:百分数还有两个名字。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渐了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生鲜牛肉市场营销策略探讨与未来销售趋势调研报告
- 2025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等级考试题及答案初级工一级
- 个人车位租赁合同范本经典版本3篇
- 2025年社区消毒培训试题及答案
- 述职评议整改报告范文(2篇)
- 标准商品房购房交易协议合同5篇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执行监督补充协议
- 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协议范本:生态农业园合作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业运营与品牌合作承包协议
- 精细净身出户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合同
- 解读《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含准则全文)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四川省2019年 (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试卷
- (绿化)质量评估报告
- GB/T 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 GB/T 19227-2008煤中氮的测定方法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企业员工出差登记表Excel模板
- 汽车认购合同
- GB∕T 37303.6-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操纵性 第6部分:模型试验特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