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doc_第1页
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doc_第2页
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doc_第3页
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doc_第4页
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一、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说家乡的故事。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二、家乡探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2、学生讨论:、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三、地图上找家乡1、看地图,找家乡。、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镇”的形式来回答。)、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2、出示山东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过度:我们山东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山东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小组合作,找家乡。、全班交流。、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小组代表发言。、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完成87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教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四、全课总结莱州市是山东省的一部分,山东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山东省莱州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名人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归纳,课件出示:家乡风光美 家乡人也美 谁不说俺家乡好!)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想去哪里,请点击!(出示课件,根据学生的请求点击:少林寺 龙门石窟 百泉 红旗渠 岳飞庙 鸡公山 碴岈山 石人山 龙亭 王屋山 大坯山等,课件出示相关链接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让学生了解省内各风景名胜,拓宽视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学生在看了课件后,有感而发,言为心声,一吐为快。)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四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河南人真棒,你们知道河南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古代名人 现代名人 单击出现:岳飞 李商隐 韩愈常香玉 邓亚萍)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课件出示:硕果累累 默默耕耘 人杰地灵)五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河南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 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第三课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2.教师准备MTV:蒙古人青藏高原月光下的凤尾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3.学生准备家乡重庆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第一课时:调查活动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第二课时:课堂学习(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下面我将用5种不同地方语言向大家问好。大家听好了(云南、广东、上海、重庆、武汉)。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是那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师:同学们,我们都是重庆人,喝着嘉陵江的水长大,在群山的怀抱中生活。这山之城、水之都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巴渝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艺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师:那你们知道巴渝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巴渝文化的渊源。(播放课件:巴渝文化史)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师:勤劳智慧的巴渝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三)家乡文化节活动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师:我们掌声有请第一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语言艺术摆摆龙门阵,讲讲重庆言子,要不要得!(教师用家乡话说)师:人们说,重庆言子可以反映出重庆人的性格特点,你们能说一说是什么特点吗?师:是啊,风趣、直爽是重庆人性格的一大特点,老师从你们的身上已经看到重庆人的风趣和直爽了。2.家乡音乐艺术。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船工号子)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从船工号子歌声中,你能看到过去家乡人经历过的什么生活?(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船工号子是船夫们拉船时唱的歌,过去我们家乡的交通主要是靠长江、嘉陵江的水运,但由于行走在长江和嘉陵江中的船大多不是机器船,逆水行舟时,只有靠船工们集体拉纤,在拉纤的过程中,船工们哼起了一种小调,由此便产生了船工号子这种音乐。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学生展示活动)3.家乡戏曲。(1)学生先介绍。(2)教师播放川剧片段。师:川剧艺术有一个绝活,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变脸)同学们见过吗?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仔细看,数一数变了几次。(播放:川剧变脸)师:刚才我听到同学们的赞叹声起伏不断,为什么赞叹?(学生自由发言)是啊,我们的家乡艺术家们创造了这种神奇的变脸。而且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川剧团演出的川剧金子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影响,这也是我们重庆人的骄傲呀!4.家乡的手工艺品。(1)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2)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就是刚才提到的糖观刀。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大街上经常都可以看到卖糖观刀的,那生动的造型常常都会吸引许多的小孩子,我也经常去买,什么猴子、鸡、龙栩栩如生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回去以后就想:这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反复的实践。终于做成了!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但出自我们家乡民间艺人手中的糖观刀却是形态各异,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重庆的磁器口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糖观刀的制作录像)(3)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5.家乡舞蹈。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1)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2)播放摆手舞的场面。(3)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师:我发现,许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融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4)师:你们看一看,这个动作像什么?(让学生探究摆手舞的形成和含义,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师: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学生交流,谈感受)(五)全课总结师:谁不眷恋生养自己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如果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可以上网查询。附送:2019年(春)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教案 浙教版教材分析: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们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的面貌多姿多彩。2 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3 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份画有大洲和大洋的地图或一个地球仪,除课文介绍以外的一次俄地形图片。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买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照片,准备地球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的面貌多姿多彩。教学过程:一 了解地球概貌,激发热爱家园之情1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是怎么知道的?2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东西略宽,南北略扁。其实人类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虽然那时候人类并没有涉足太空。你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球体的吗?3小结: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上,显出弧形的轮廓;帆船从海平线出现时总是先露出桅杆和船帆,而驶向海平线时桅杆和船帆总是最后消失。聪明的人们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你敬佩他们吗?4 齐读本课提示语。5 看图,了解地球表面的多姿多彩:你能说出图片上的是什么吗?(森林、海洋、沙漠、高山、草原)你有这样的图片吗?请展示和介绍。6你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有什么感想?二阅读故事,激发情感1引导学生学习麦哲伦的故事,请学生划出令人感动的句子。2出示大洋大洲地图,简要交流麦哲伦航海路线,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3齐读这个故事,教师小结:让我们向麦哲伦致敬,让我们在掌握更充分的知识和更多样的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去揭开世界和宇宙的神秘面纱。4出示海底两万里和地心游记。人类不仅敢于探险,还幻想目前不能涉及的地方,这两本书是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的关于海底和地底揭秘的小说。大家可以去看看。6 说说关于地球或太空的想象。第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2、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教学过程:一 学习、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1在我们这个椭圆的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形成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和四大洋呢?2完成书上关于洲、洋大小比较的观察题,交流。3小擂台:背诵歌谣和指认七大洲和四大洋。大洲大洋歌地球地球是球体,七大洲、四大洋连成一体。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交错分布地球上。二模拟航行,初步了解大洋大洲的位置关系。1大海是相通的吗?2完成“环球行”中填空部分。3交流 重点交流经过的重要地方,可以大洋大洲的名称来表达,适当结合一些具体地名、国名也可以,但应该是较为典型的那种。 交流其他填空。 “伟大的发现”一栏作重点交流和表扬性评价,学生如能发现“大海连成一片”等均应予以表扬。 古代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有人幻想是方的,地上有柱子撑着天。麦哲伦的发现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三听故事,激发看图热情。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喜欢看地图,又一次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线十分相似,经过研究,他大胆假设,所有的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人们进一步研究证明,魏格纳的假设基本是正确的。魏格纳为了证明他的假设,多次到格陵兰岛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依然有漂移运动,它测出的漂移速度每年约一米。他不幸在50岁生日的第二天,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岛时遇到的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2联系麦哲伦的故事和魏格纳的故事,有什么感受?教学后记:2 世界真奇妙教材分析:“我们的地球”介绍了地球的的形状,学生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地貌,认识了大洋、大洲,激发了爱护地球的情感,培养了保护地球的意识。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一下各大洲的一些国家,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地球上文明、物产、地貌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世界,热爱文明的情感。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2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培养热爱各种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难点: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培养热爱各种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收集一些各大洲重要国家中最感兴趣的事物的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解说等)地球仪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世界上有220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和地区;2、 在了解地球大致地貌的基础上,认识各大洲的国家;3、 知道国家的名称,以及大致位置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1出示世界地图:说说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2学生各自说说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的名称。3你能说出这些国家是在那个洲的吗?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借助资料或地球仪或者问问小伙伴。4教师引导:世界上一共由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开展游戏,初步了解各大洲的重要国家。1 导入:世界多姿多彩,各国风情万千,想去欣赏一下各国风采吗?2 游戏:“猜一猜,对对碰。”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让学生猜出图片所对应的国家,并且让学生说出关于这个国家的其他信息。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互相参与“猜一猜”的游戏。教室穿插交流教学。3 通过老师同学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4 揭示主题:世界真奇妙。三引导总结,激发探索世界的欲望。总结:是啊!只要我们多向多看多了解,世界上的奇妙事都会被我们发现。四延伸作业:了解各国,搜集关于各国的一些趣味性知识,比如国家的别称,各国的世界之最。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能认识一些国家的别称;2、 在知道别称的基础上,知道国家的风土人情,文明成就;3、 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热爱文明的情感。教学过程:一阅读“国家的别称”1世界上有些国家还有益些富有情趣的别称,这些别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某个特征。2请阅读“国家的别称”,想想这些别称反映了这些国家的什么特征。3交流。要求学生在地球仪上指出这些国家的位置,所在大洲的名称。5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别称?6 你知道我国的别称吗?二阅读世界之最1世界真奇妙。人们除了给许多国家起了别称之外,还根据调查出来的情况排列出了许多“世界之最”。2阅读书上表格,说说这分别是哪方面的世界之最。3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比出世界之最?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之最?三考察巩固,总结1根据刚才交流的关于别称和国家的世界之最的有关知识,小组合作出题(5道),考你想靠的其他小组的某一成员,该组员可以向同组组员求助。看看咱们班里有多少“难不倒”。2表扬“难不倒”,询问他的知识来源,鼓励多种渠道获取知识。3有人把咱们的地球称之为“地球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的日益快捷方便,地球似乎便小了。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外国的风景名胜,学习各国的文艺科技,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教学后记:3 我们这样生活教材分析: 前面两课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地球、世界(大洋、大洲)和国家,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历史上的巨大变革,了解今日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科技和艺术对今日世界人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在畅想中展望未来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生活发式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懂得科技和文艺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文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懂得科技和文艺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文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根据课文阅读和搜集各国有世界影响或有独特风格的极限活动、体育活动、民风民俗活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 搜集关于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文艺丰富了人类生活的相关资料。3 准备世界政区图或地球仪,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位置。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根据课文阅读和搜集各国有世界影响或有独特风格的极限活动、体育活动、民风民俗活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搜集关于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文艺丰富了人类生活的相关资料。4 可以准备地球仪,可以排练一个室内剧,比如白雪公主或者小红帽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文明的简单进化、进步的历史进程;2、 对比了解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科学技术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过程:一 生活的变化1你知道古代猿人是怎样生活的吗?2解说图片:随着生活范围的日益扩大,敌害越来越多,人类的祖先有目的地将自然物体改变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制造出第一批工具。至少在200万年以前,人来的祖先已经能够制造工具。木头、树枝、石头、动物的骨骼使他们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比较容易改造的。所以,原始的工具多以这些东西为材料。3现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