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可行性报告_第1页
就业可行性报告_第2页
就业可行性报告_第3页
就业可行性报告_第4页
就业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就业可行性报告 就业服务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 制 人 _DF 项目组 _ 审 核 人 _陈菊仙 _ 批 准 人 _ 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三日 目录 1 引言 . 1 编 写 目的 . 1 背景 . 2 定义 . 2 2 可 行 性 研 究 前提 .2 / 25 . 3 要求 . 3 目标 . 4 条件、假定和限制 . 5 进行可行性的方法 . 6 评价尺度 . 8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 9 处 理 流 程 和 数 据 流程 . 9 工作负荷 .3 / 25 . 11 费 用 开支 . 11 人员 . 11 设备 . 11 局限性 . 12 4 所建议的系统 . 12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 12 功能模块 . 13 改进之处 . 14 影4 / 25 响 . 15 对 地 点 和 设 施 的 影响 . 15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 16 对软件的影响 . 16 对设备的影响 . 17 数 据 库 选择 . 17 联 网 开 发 环境 . 18 6 投资及效益分析 . 19 市场分析 . 19 投 资 分析 .5 / 25 . 19 效 益 分析 . 20 7 社 会 因 素 方 面 的 可 能性 . 21 法 律 方面 . 21 使用方面 . 22 8 结论 . 23 附录 A 网络就业咨询系统市场调查问卷 . 26 APPENDIX A: NETWORK EMPLOYMENT CONSULTATION SYSTEM MARKET QUESTIONNAIRE . 26 附录 B 网络就业咨询系统市场调查问卷 . 29 APPENDIX B: NETWORK EMPLOYMENT CONSULTATION 6 / 25 SYSTEM MARKET QUESTIONNAIRE . 29 1 引言 据江苏省教育厅初步统计, 2016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近 700 万人,我省预计有万人,同比增加万人,增幅为 %。其中研究生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本科毕业生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专科毕业生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加上外省江苏籍毕业生、外省生源到江苏就业及往年积存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还有大量外省高校毕业生来江苏就业,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将达到 65 万 人 1。加上现有的待业及下岗人员,国内就业形势的继续加深,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工作,下岗员工仍无法再就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就业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种严重的落后趋势。结合现在求职者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信息不畅通、信息统计分析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 B/S 架构的就业服务系统 2,帮助求职者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各招聘企业的资料,帮助企业找到更加合适的人才,为他们搭建一个双向互利的服务系统。 According to the stat of Education Office in JiangSu, the number of the graduates of university will catch seven billions in 2016, millions in JiangSu, 7 / 25 increase million, amplitude is percents. And the graduate students 33 thousand, increase one thousand and rese percents; the graduate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206 thousand, increase 12 thousand with last year, rised percents; the college graduates million, increase million with last year, growth percent. Add the JiangSu provincial cadastral graduates students to JiangSu employment and the graduate who have no job, the high school graduate who need of employment and college graduates come to JiangSu for work,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neesd of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will achieve 65 million. With the existing unemployment and laid-off workers, the domestic employment situation continues to deepen, the graduates cannot find the elaborating professional, laid-off employees still cannot again obtain employment and the companies find no suitable talents, obtain employment problem has formed a kind of serious backward trend.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is not clear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in job seekers employments. The obtain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was put forward base on B/S structure, to help 8 / 25 the job-seekers fast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ruitment of the recruit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nd to help enterprises to find a more suitable talents, build a bridge service system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enterprises. 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为该拟“就业服务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必要性提供论据,在开发前期为开发人员进行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及实施具体开发工程提供必要的 *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项目 可行性报告 *市 *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 二 O 一 O 年十一月 目 录 一 、 项 目 单 位 基 本 情况 1 二、项目基本情况 4 三、项 目 建 设 目 标 和 任务 10 四、资金筹措方案 13 9 / 25 五、项目实施组织和安排 17 六、项目预期成效 19 七、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 21 八、保障措施24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市 *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于 1991 年经原 *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属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 级事业单位,现由 *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管理,股级规格,编制30 人,经费实行自收自支。其主要业务职能是对当地各类人力资源队伍进行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咨询、融资服务等,以提高劳动者总体素质,激发竞争意识,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最终实现就业。 工作场所 就业训练中心拥有一座六层综合教学大楼,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2800 平方米,设有标准教室 4 个,其中大教室 1 个,计算机教室 1个,多媒体教室 2 个;多功能大厅 1 个,微机室 1 个,语音室 1 个;以及教研室、电教室、 图书资料室、活动室、创业10 / 25 项目展示室、会议室、娱乐室等配套设施。该中心既有传统的教师授课,又有现代化的电教系统。现已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教学规模现代化培训基地。 师资力量 中心拥有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 65 名,教师实行专兼职相结合,聘请了 12 名有专业技能和中等专业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 8 名,中级职称 15 名。专职教师均有大、中专以上文凭,专业技能教师都具有职业资格证。 专业课程 中心现开设有计算机操作、餐饮服务、缝纫、电工焊工、数控机床等专业。 剩余劳动 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岗前培训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为主,以培训初、中级工为重点,扩大教学规模,完善教学设施,建立一个规范化就业训练基地。学制采取以长短期相结合,实行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使所培训的学员真正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工作机制 中心健立建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职业技能培训分为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共四类。 享受培训补贴的人群有:各类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等。 11 / 25 对有创业意愿的 1.失业人员 2.复员转业退役军人 3.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4.残疾人 5.回乡创业农民工 6.被征地农民等自主创业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 工作成效 2000 年以来,中心在 *区委、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一系列有关就业训练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适 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积极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把就业训练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就业训练工作,共开设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班,自开办以来累计培训约 4 万人次,学员结业率保持在 98%以上,结业后就业率保持在 96%以上,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方 书 XXXX 年 X 月 免责声明:文档在线网中所有的文档资料均由文档在线网会员提供。文档在线网会对会员提供的文档资料进行筛选和编辑,但是并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或可靠性。该文档资料的版权属于提供者所有,有关版权的12 / 25 问题请直接与提供者联系。 目 录 第 一 章 系 统 建 设 背景 4 序言 4 系统使用现状 4 系统开发目标 4 第 二 章 系 统 需 求 分析 6 职 业 介 绍 子 系13 / 25 统 6 招 聘 管理 6 求 职 管理 7 推荐管理 8 信息发布 9 就 业 管理 9 职介机构管理 14 / 25 10 社 区 职介 10 区 级 职介 10 职 介 统 计 报表 10 困 难 群体 10 优惠证管理 10 小额贷款 11 培训管15 / 25 理 11 综合报表 11 政策法规查询 12 劳动保障事务代理 12 邮 箱 管理 13 系统管理 13 第 三 章 系 统 总 体 设计 15 16 / 25 总体设计原则与技术路线 15 设 计 原则 15 技 术 路线 15 总 体 设 计 思路 16 系 统 逻 辑 结 构 设计 16 应 用 系 统 架 构 设计 17 系 统 各 功 能 模 块 设计 17 / 25 18 系 统 信 息 管 理 模块 18 职 业 介 绍 子 系统 19 就 业 管 理 子 系统 19 职 介 机 构 管 理 子 系统 19 困 难 群 体 管 理 子 系统 19 优 惠 证 管 理 子 系统 20 第 2 页 共 37 页 18 / 25 小额贷款管理子系统 20 政 策 法 规 子 系统 20 培 训 管 理 子 系统 20 综 合 报 表 子 系统 20 邮 箱 管 理 子 系统 20 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子系统 20 第四章 应用软件设计 22 19 / 25 系统解决方案一 22 ASP 关 键 技术 22 客户层 23 应用层 23 数据层 23 系统解决方案二 25 J2EE 关 键 技20 / 25 术 25 Java Servlet 技术 26 Java Server Page 技术 26 Enterprise JavaBeans 技术 26 其他 J2EE API 27 客户层 28 应用层 28 服 务 渠 道 子层 21 / 25 28 业 务 接 入 子层 29 应 用 平 台 子层 30 业 务 功 能 子层 31 数据层 31 第五章 系统总体安全设计 32 系 统 安 全 概述 32 安全平台设计原则 22 / 25 32 安 全 电 子 邮 件 系统 33 安 全 信 息 发布 34 第 3 页 共 37 页 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书 第一章 系统建设背景 序言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是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它的业务包括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信息发布系统,抓好市、区、街、社区劳动保障业务的联网工作,做好就业、再就业情况的统计和职业供求的分析,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向社会提供及时、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因此建设一套合理、开放、安全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来辅助各辖属部门进行业务操作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系统使用现 状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正在使用的一套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 98 年劳动部全国统一由中科同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开发工具为 Powerbuilder,后台数据库23 / 25 为,采取 C/S 开发模式,其中有职业介绍、用人单位管理、城镇劳动力管理、流动劳动力管理、下岗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模块。目前只就业管理局应用了职业介绍和系统管理等部分模块,而且原系统是老式的 C/S 两层架构模式,给领导的数据报表查询和下级各区及社区的就职信息录入带来很大不便,不能满足当今信息时代高增长高容量的需求,而出现了滞后于发展的状况。并 且这种结构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它限制了企事业更快更灵活地发展,也使自身极难维护。 系统开发目标 鉴于目前系统的使用情况,新时期建设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为: 1、用户的操作更简单; 2、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3、使用 web 技术,与 Internet 相连,外部的用户可通过通用的浏览器进行访问; 4、能提供灵活的信息交流、信息发布服务; 5、满足劳动就业局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和相关服务; 6、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扩展性。 为了解决系统现有问题,我们建议将信息系统 从原来的两层“客户端 服务器”应用模型转向更灵活的三层和多层应用模型,即将业务逻辑放到系统服务和用户接口之间的中间层,从而使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的表示层分开。这种设计明显地简化了开发、调用和维护企事业应用,它使得开发者能够将精力集中于业务逻辑程序的具体编制,以更好的24 / 25 提供用户交互。 B/S 模式,由 Internet 技术与三层 C/S 相结合,在此模式中,在客户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是浏览器,中间层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