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一个新家》教学设计2 冀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一个新家》教学设计2 冀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一个新家》教学设计2 冀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一个新家》教学设计2 冀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一个新家》教学设计2 冀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一个新家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教材分析: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写了爷孙俩在森林里的发现,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在一棵枯树周围生活着许多新的生命,有美丽的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画面的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与力量。大自然是神奇的,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处处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机,是希望。树木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苍翠挺拔的树,还是枯萎死亡的树,都在这个缤纷美丽的世界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田野,在路边,在海水飞溅的山崖我们都能看到树木优雅的身姿。静默的树木美丽、深沉,散发着幸福恬静的气息。当生命逝去的时候,树木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就像文中这棵死去的大树一样,在它枯朽的枝干上,存活着更多的新生命。在逝去旧我的同时,迎来新生,品味一种新的开始。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鹰、粪、酸、灌、摩”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窝、残、粪、颗、肥、壮、趣、帽、刺、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通过读书试着解决,并能在读书中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提问。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提到的动植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这是谁的新家? 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2.师: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再读一读书,然后再来回答问题。二、检查读课文情况。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流利。2随机指名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3理解文中个别词语。如:林貂、残骸、灌木等词语。像“抚摩”可以放在文中去理解。三、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整理一下。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这个新家样子的时候,书中并没有介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棵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在理解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的时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文中句子提出问题。并解答。“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老爷爷为什么会笑了?引导学生思考他可能会想什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新家,你会怎样? 学生在汇报老爷爷的想法时,要让学生展开说一说这株树到底有何作用?4.谈收获。师:学习完课文你有何收获? 学生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如从大树的角度谈它的奉献,谈大树生活得有意义;从“家”的角度谈动物、植物相处的和谐、大家庭的和谐;甚至谈人应该从中受到启迪、学习大树的精神等等。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不要脱离课本空发感想。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壮”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土”。“刺”字的左半部分不要写成“束”。“趣”“窝”“粪”等字要写紧凑些。3.学生独立书写。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写写你在生活实际中的发现。回家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附送: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尝试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生活哲理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从来不曾引人注意的小蜘蛛一次次顽强地面对失败,终于在第七次成功地把闪亮的丝挂到了对面的墙上。心灰意冷的布鲁斯正是因此受到鼓舞,重振军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课文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告诉我们,挫折和失败是人生难免的。每一次挫折,都会激起求胜的欲望,向着理想的目标奋进。每一次失败,都会增添一份勇气,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心理变化的过程。3.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以及收获的喜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重难点分析: 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是本文的重难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布鲁斯的心路历程,通过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迪。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读熟课文,初探读文方法。出示读文提示(一)读准课文:学生自由读文,有读错或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熟为止。出示生字课件 (二)读懂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探方法: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篇文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布鲁斯的心理变化。 (一)布鲁斯是一国之君,为什么会隐蔽在山林里?出示问题课件 交流预设:抓住“顽强”、“寡不敌众”引导学生体会布鲁斯连战六次又连败六次的原因,最后不得已逃到山林中避难。 (二)情境渲染,通过想象、朗读去感受布鲁斯失败时的心理。 1.教师旁白:在14世纪的欧洲,英格兰依仗自己人多国强,一次次地入侵苏格兰,苏格兰遭遇着一场场恶战。布鲁斯率领英勇的人民顽强地抵抗,因为寡不敌众而连战六次连败六次,不得不隐蔽在山林中。外面阴雨绵绵,一个国王躲在茅屋里静静地疲倦地听着雨声,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学生边想边读课文第2自然段。出示问题课件 2.无意中,他发现一个蜘蛛悬在头顶上,像荡秋千似的,轻轻地荡来荡去。看来,蜘蛛是想把尾部抽出的丝从这面墙挂到对面墙上去结成网。它试了一次,失败了;又试第二次,又失败了它试到第六次,还是没有成功。出示课文及问题课件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朗读补充完整。 (2)当布鲁斯看到这一切,为什么会轻轻地叹口气,悲观地摇了摇头? (3)此时此刻他又会想些什么? 3.体会小蜘蛛带给大家的启迪。 (1)小蜘蛛失败六次后又是怎样做的?如果你看到这个场景,会对小蜘蛛说些什么?布鲁斯是怎样想的? (2)小蜘蛛成功了。布鲁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猛地站起来,喊道:“我也要试第七次!”出示课文及问题课件 理解“莫大”,用形体演示“猛地站起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感悟:到底是什么鼓舞了布鲁斯。 布鲁斯赢得最后胜利时又会想些什么? 4.播放音乐勇敢的心,朗读全文。三、结合生活经验,书写自身感受。出示课件 (一)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你是如何面对的? (二)写一写,通过学习这一课,再结合自身经历,把收获凝聚成一句话,写在书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四、课外阅读。出示课件 搜集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小故事,举办一期班级小报交流。 给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就是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老师的背景介绍,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阅读层层深入,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下,抓住重点词句的感悟,更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