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题_第1页
期末测试题_第2页
期末测试题_第3页
期末测试题_第4页
期末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期末测试题 #TRS_AUToADD_1212115624388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5624388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5624388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5624388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5624388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一、选择题 1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为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颠覆,集中有限的物力用于战争,在农村实施了()。 A新经济政策 B余粮收集制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 / 17 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苏维埃政权 B加强工农联盟 c解决财政危机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 A “ 一五 ” 计划完成后 B “ 二五 ” 计划完成后 c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D赫鲁晓夫改革前 4下列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最先爆发于()。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3 / 17 6在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垄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其目的是()。 A刺激消费 B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 c为了扩大再生产 D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 7以下内容中,你认为哪一项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A整顿财政金融 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8签订慕尼黑协定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 B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为主要矛盾 c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他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4 / 17 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9二战爆发后,法国迅速溃败的根本原因是()。 A消极依赖马奇诺防线 B缺少英国的支援 c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 D实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10苏德战争 和太平洋战争的相同点是()。 A发生于 1942 年 B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c法西斯军队实行突然袭击 D法西斯军队进攻一开始即严重受挫 11美英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是()。 将德军分成两截,加以歼灭 使德军陷入东西两线作战 5 / 17 配合苏军展开大反攻 与苏联争夺对德国领土的控制权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c民族自卫反击战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和苏联在二战中的突出作用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来自于()。 A西欧民主力量 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6 / 17 c英法等大国 D亚非拉国家的人民 15最先发出 “ 冷战 ” 信号的人物是()。 A杜鲁门 B丘吉尔 c马歇尔 D麦克阿瑟 16在美苏争霸过程中 ,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证明()。 当时优势在美国方面 美苏之间既有争斗又有妥协 当时优势在苏联方面 美苏两国经济实力平衡 17二战结束后,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负债国的 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8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突出表现是()。 7 / 17 A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B加强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合作 c成立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D成立 “ 欧洲联盟 ” ,发行统一货币 19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A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难以成功 B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国情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东欧剧变是指东欧各国()。 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8 / 17 共产党(或工人党)通过改革,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民族冲突不断,政权发生更迭 实行多党制,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亚洲和北非兴起的原因是()。 西方殖民统治势力相对削弱 当地人民经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锻炼 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共产党领导了当地民族解放运动 22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 联合国大会 安全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 / 17 2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强大的军事实力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 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24当前新旧世界格局正处于交替时期,这里的 “ 交替 ” 是指()。 由两极格局变成多极格局 由意识形态对立到经济实力竞争 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向多极化发展,但新格局尚未形成 二、填空题 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与德国签署了 ;10 / 17 1922 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的九国公约。 世纪 30 年代, 世界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为克服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了新政,颁布 ;德国建立了以 为首的法西斯政权,这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形成。 年 6 月 22 日,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爆发。 12 月 7日,日本突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 爆发。 4二战后初期,美国占领日本并对其进行了社 会改革,推行了 政策。从 20 世纪 年代到 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年代中期,斯大林逝世后, 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对 “ 斯大林模式 ” 进行了改革。 80 年代中期, 上台后,也进行了经济改革,但改革失败。 1991 年, 解体。 6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现代著名绘画大师 的代表作。 是美国电影制作和拍摄中心。 三、材料解析题 11 / 17 1阅读下列材料 “( 签字国政府 )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布: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 1)本宣言发表于哪年哪月?主要签字国共有哪些国家?所针对的打击对象主要是指哪些国家? 12 / 17 ( 2)本宣言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 ( 3)本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和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 年 12 月上旬,欧共体 12 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 条约,决定在 12 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所谓 “ 欧洲联盟 ” 。 材料二 1992 年 12 月,美、加、墨三国首脑签署了北13 / 17 美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 3 6 亿消费者、生产总值超过 6 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 1991 年 11 月,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并加入这个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经济合作将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大。 材料四 80 年代初,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其中, 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 18%在发展中国 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 90%、世界生产的 40%、出口总额的 2/3 和技术转让的 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请回答: ( 1)材料一、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14 / 17 (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 3)材料三中,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亚太经济有何影响? 四、列举题 1列举主宰 “ 巴黎和会 ” 的 “ 三巨头 ” 。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三次突然袭击。 15 / 17 3列举第三次科技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