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1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2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3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4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并掌握“漩涡、暮霭、满载而归、忙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3、结合课文段落,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准备:课件;槐花图;音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2、板书课题,齐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呢?(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二、范读课文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下面,老师先把课文读给你们听听,好吗?2、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老师说呀?(或: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思考: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槐乡,感受孩子们快乐的生活。二、品读课文再读课文: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结合有关语句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三、全班交流老师通过范读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无论朗读课文还是生词,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让学生既读的扎实,又兴致盎然。最后整体感知,锻炼学生总揽大意、获得直觉、捕捉感受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根据中心话题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创设各抒己见的氛围。让学生从读中体味真情。(一)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1、槐花的样子漂亮(1)。“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远看像”“近看如”2、槐花的味香(2)。“香香的花粉”“甜甜的蜜”“香喷喷的槐花饭”“香气扑鼻”3、槐乡的孩子快乐(3)。“小妞儿衣襟上发辫上”“小小子儿口袋里”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是那样的幸福与快乐。(二)为什么说“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1、摘槐米的情景(5、6、7)。炎热的天气、勤劳的孩子、虽然繁忙劳累但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2、劳动时间长(8)。3、卖槐米,教学费(9)。小结: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四、拓展延伸1、你喜欢槐乡的孩子么?把你的感受写在小本本上。2、学习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从侧面写出了槐花的香,这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孩子。“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儿童生活”,本课中有很多的词句充满童真童趣,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句,读深,读透,品出味道,从而把握文本的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五、板书设计槐乡的孩子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品词析句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二个生字。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壮士”、“斩钉截铁”、“屹立”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能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丽牺牲的英雄事迹,从他们的英雄壮举和感人话语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3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情达意的能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学生,朗读理解及感悟的水平逐渐提高。据此,我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预习课文,采用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法等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字词卡片。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说说壮士1师:(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看到题目根据搜集的资料,你知道了哪些内容?生:根据材料说一说狼牙山、五壮士。2学生根据收集资料介绍作者。师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吧。三、再读课文,走进壮士1检查预习情况。 同桌互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音。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师小结: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英勇歼敌。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3动情朗读课文,划出弄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述课文,回顾壮士二、品词析句,升华壮士(一)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二)确定重点,小组自学。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2出示学习要求:(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三)全班交流。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教师巡视指导重点预设:1(第一段)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2(第二段)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3(第三段)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班长要把敌人引向绝路。”(1)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2)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5(第四段)(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2)指导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6(第六段)(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 ),带着( ),昂首挺胸,相继跳崖。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三、交流写法,学写壮士1课文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体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而作者重点描写了第几次掩护任务?更能突出什么?2哪部详写,哪部分略写?3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四、深化主题,升华壮士1指名朗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2用成语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五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