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doc_第1页
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doc_第2页
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doc_第3页
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doc_第4页
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 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培训心得 1 向着明亮那方漫溯湖北随县新教育探秘 武xx 4月26日,我随区文教体局董高峰副局长以及校长代表一行共13人来到了美丽的随县,参加“相约炎帝故里行,共话乡村新教育”XX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随县是XX年与新教育结缘,XX年全区加入,正如朱老师所说,这是个性格内秀的实验区,在暗暗跟随一段时间,默默实践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成绩后,才公开挂出新教育的招牌,这更让我对此次会议充满期待。 一、随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天半的学习,令人眼界大开、刮目相看。无论是实验校的展示,还是来自榜样教师、校长的汇报、节目的展演,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新教育已经深深嵌入到随县教育的每一个活动中、每一节课堂中、每一个日子里。如糖入水,虽未见形,却尝其味。 参观校园时,石头拼画课程、种子课程、乡村少儿游戏课程、农耕体验课程、炎帝文化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有义阳大鼓、板凳龙、花鼓戏等,他们巧妙地把这些民风民俗变成鲜活的教材,基于乡土、研发课程,打出了一张乡村教育的王牌。参观时,我久久伫立在石头拼画展板前,看孩子们把长的、圆的、扁的形状各异的小石头,经过想象创造出熊猫哭了孙悟空暖意花好月圆等优秀的作品,可谓心灵手巧。参观时,旁边一位50岁左右的老师在细致、认真地给我们介绍,没想到,他就是XX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获得者之一王从伦老师。 下午第一个就是他的叙事,年逾57岁将要退休的王老师,在被新教育唤醒后,开始了在阳光班里的探索和实践,孩子们在他的引领下,一年阅读量最高可达600万字,成为随县“书香少年”班,成为全国完美教室的典范。看他满怀激情地站在讲台上,我想起了“飓风”大姐,不同样是在接近退休可以放松时,与新教育相识,成为深入践行的典范吗?可敬可叹啊! 二、我区初尝新教育的味道 去年,孙局长在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上解析了我区新教育的实验路径,两年后,我被指定以新教育推进办的角度发言,其实我们只是刚刚上路。 如果说这两年新教育给我区带来的变化,应该是点燃了激情、唤醒师生的潜能,全区涌现了一批想成长、愿成长、有激情、想做事的校长和老师,全区师生的教育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深知,十大行动中我们都做得相对粗浅,只是初尝了新教育甜蜜的味道,并未领会其精髓。全区老师都知道了新教育,但理解得多深、实践了多少、收益有多大不清楚。部分学校、老师已走在了前面,成为先行者,而后面是一个急待崛起的集团军。我们还不能用区域教育的奇迹告诉大家我们的新教育在哪里、怎么样?如陈院长所说,要做真的新教育,真的做新教育,真心做新教育,才会真有魅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做,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去谛造,一个课程一个课程去研发。 三、未来挖井见水、掘地及泉 自我反醒,我深深感觉我对新教育理解得不深、有透,我首先要成为新教育的行家里手。 未来的发展,朱老师告诫我们三点:不忘初心、深耕细做、典型引路。追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是形式、符号,而是提醒,标准,我们经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幸福不幸福?我的孩子快乐吗?我们要努力创造更适合儿童的校园,要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为完整的自己,身心灵和谐统一,主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同进,注重深耕细做,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品质,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要讲好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故事,典型引路、榜样示范。 未来不是我们要达到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随县一行,为全区下一步的发展明确了路径,点亮了明灯。我们自会坚定脚步、踏石有印。 2 参加随县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 见闻感悟 辛店六小 张xx XX年4月2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湖北省随县神农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我有幸随洛阳高新区代表团参加此次会议,见闻感悟颇深,现分三方面简略介绍,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一、所见 本次会议,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等一行领导莅临会议指导观摩。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参会代表近500余名。 4月26日上午,参会代表分别乘车前往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尚市镇第二初级中学、尚市镇中心小学、尚市镇净明小学新教育实验学校观摩学习。净明小学展示了完美教室书香小屋,葫芦丝课程、舞蹈课程、以及着力研发的“乡村艺术教育和种子文化课程”等卓越课程,完整呈现了“和雅”核心校园文化。同时,籍此让艺术的种子伴随学生萌芽,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绽放精彩。 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位于炎帝的诞生地,学校以“和”文化为核心文化,研发“和美太极拳”、“炎帝神农”等卓越课程,让新教育实验扎根于三中这片沃土,令参观代表赞许不已。 下午,XX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主持,湖北省随州市、县领导及朱永新教授分别致辞讲话。朱永新教授在致辞中强调:要用真心支持课程的研发、项目的推动、教师的缔造以及学校的建设,脚踏实地,尊重新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随县教育局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为“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已经实现随县新教育实验的创设,随县也找到了切合自己特点的新教育方向。当前,随县教育回归本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正在探索一条生态教育发展之路,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随后,榜样教师们分别进行叙事。王从伦老师通过缔造阳光班,开设“生命的石头”特色课程给学生一片丰富的生命牧场;支咏梅为四叶草班的学生唱响一首幸福的教育生活;王珺校长因带动老师们打造乡村校园文化让校园生机勃勃,焕然一新。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榜样教师的教育硕果因播种自己,而收获未来。 最后,随县新教育成果展演精彩纷呈,编钟表演、义阳大鼓等当地特色展演让在场来宾一睹新教育成果带给师生的改变。 4月27日,新教育实验区代表逐一汇报新教育实验区工作,分享工作成果,营造共同成长的新教育氛围。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徐新海院长畅谈了XX年工作计划,最后,新教育工作会议在朱永新教授热情洋溢的讲话中落下帷幕。新教育将唤醒更多教师,把教育引领在理想的大道上。 二、所感 XX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随县工作会议上,有幸聆听了朱永新教授的总结发言,对“新教育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钦佩。更让我敬仰的,在随县这块土地上共写乡村新教育的一帮躬耕者,他们点亮自己、照亮学生的教育情怀,让我似乎找到了苦苦追寻的东西。 随县于XX年重新设立,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人口98.1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XX年整体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后,短短五年,在学校美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三驾马车”的推动下,学校品质、教师素质、学生潜质得以挖掘与提升,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乡村教育”的一个品牌。 体艺之美:让乡村少儿享受朴素的教育。随县108所中小学全部分布在农村。为了让乡村少儿也能享受到与城区学校一样优质的体育艺术教育资源,教育局鼓励各校创建乡村教育特色,基本上做到了“一校一品”。如尚市中心小学的“跳沙包、滚铁环、跳房子”等体艺活动,以乡村传统游戏为特色;万和镇义阳小学的义阳大鼓类似于我们潜江的荆州花鼓戏,成为每年炎帝文化庙会及每两年举行的炎帝文化艺术节的传统节目;吴山镇中心学校把校园竹竿舞和葫芦丝的演奏完美融合,做到丝竹合韵;殷店中心学校的“抖空竹”、殷店西坡中学的“绳采飞扬”,学生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卓越课程:乡村特质以不同形态如花绽放。随县结合乡村性地域文化,研发了极富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炎帝文化课程、石头拼画课程、纸盘画课程、种子课程、农耕体验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义阳大鼓、板凳龙等)、乡村儿童传统游戏课程等。我们走进尚市镇中心小学的手工课堂,看到学生用树叶拼成一个个漂亮的图画,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游戏时光。随县教育局还开展了“卓越课程”的展示和评选活动,确保了这项工作的整体推动。 学校文化:让校园弥漫书香、墨香和花香。书香是学校的底色,文化是学校的底蕴。我们走过的厉山三中(和文化)、尚市镇中心小学(本真文化),积极践行“把校园建在图书馆中,把博物馆建在校园中”的理念,规划和创新了学校图书室建设,将高高在上的图书室下移到基层(一楼或二楼),创建班级图书柜,在走廊等处创设图书吧,让学生随时随地、方便取阅不同的书籍,变图书室为“三味书屋”(品味、滋味和回味)。很多学校在校园里建起了炎帝文化长廊、农耕文化博物馆、编钟文化陈列馆、义阳大鼓演练室等功能室。部分学校还研发“楹联课程”和“书法课程”,墨香彰显魅力。注重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绿化和美化,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花团锦簇四季飘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让乡村儿童享受最为优质的精神教育,让乡村校园迸发生机,”随县实践“让我们欣赏、反思与汗颜。 三、所悟 1.随县教师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随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因此,随县大多数学校均为寄宿制,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活动。他们忍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敬业乐教。相比而言,我们高新区的教师比他们幸福多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是应该把它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随县的各项活动(校本课程)开展的红红火火,是因为他们真正把“一师一课程”落到了实处。老师们通过网络、走访学习等方式学到一技之能,然后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有的教师甚至达到专业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师人人都有一技之能,我相信,我们的各项活动也会开展的精彩纷呈。张胜辉校长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有一项才艺的教师,会撑起一个学校一片绚丽的天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校有一个张辉,我们的经典诵读、学校舞蹈、合唱一下子就带动起来了。 2.随县的编制值得借鉴。随县和我们一样,教师严重缺编。但我们走访的每所学校教师都基本超员。如净明小学在校学生273人,5个教学班,在编教师15人,实际在校教师达28人,另外,学校又特聘计时教师(有一定专长)5人。反观我们,我校在校学生302人,9个教学班,1个教学点,在校教师只有15人。人家是两个人一个教学班,只负责教学,其它各项活动由专职教师负责;我们几乎人人包班,全面负责,同时还要承担学校分配的临时任务(几乎相当于一个人一半的工作量)。这不是抱怨,是事实。现在,政府人员不够,有聘用的临时用工人员,警察人员不够有协警,城管不够有协管,教师缺编为什么不能有协教呢?我有一个想法,由教育局特聘一批有一定专长的教师,统一安排课表,走读式任教,以此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欠缺问题,为什么不可行呢? 3.随县的地域文化值得借鉴。随县有炎帝故里,有战国编钟,随县人很好的利用了这一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展的轰轰烈烈。我们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悠久的历史传说。如果我们能够组织人员将之编为校本课程,全区共为研修开发。既让学生熟知了本地历史,又成为我们实验区的特色课程,何乐而不为呢? 有感而发,胡言乱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遇见新教育,遇见未知的自己 东马沟小学 王xx 四月的随县,风景宜人,空气清新。随县108所学校的新教育人,用他们饱满、热情、舒展的姿态,迎来了生命历程中的又一次庆典。 在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的运动场,随县新教育卓越课程展示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八个展区分别展示了随县加入新教育以来研发卓越课程的优秀成果。课程结构框架大,内容多,做得精,挖得深,乡村教育特征凸显。在尚市镇净明小学活动现场,我领略了一所小学校艺术课程的大格局。这所学校只有6个教学班,规模不大,在校学生277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县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农村骨干教师7人。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缔造了一所完美乡村学校,攀登着艺术教育的一个个新殿堂。 在下午的开幕式上,榜样教师王从伦的成长叙事,在与会代表的心头久久回荡。王从伦老师生于1959年,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民办教师做起,XX年结缘新教育时已经52岁。看看他的荣誉吧:XX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同年被新教育研究院评为“新教育先进个人”,阳光班被新教育研究院授予“十佳完美教室提名奖”;出版个人专集心履历程。XX年被随县人民政府评为“随县校园十佳感动人物”,同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先进教师”称号。XX年荣获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舞台上的王从伦老师既不年轻,也不帅气,普通话也很不标准,但是他佝偻的身躯、花白的头发却底气十足地传递着新教育人生命的勃勃生机和昂扬姿态。我想,如果不是遇见新教育,王老师恐怕想不到,他会在临近退休之年迎来生命的一次次庄严庆典。或许,他会在题山考海中发挥余热;或许,他会在职业倦怠中等待退休; 然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新教育,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如此能干,潜力如此巨大!真正的新教育,既不应试,也没法应付,它直击师生心灵的最深处,只有深度参与,才能深刻唤醒。真正的新教育人,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能量源被激发,并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流向学生,在师生中形成生命的能量场。就这样,一盏盏心灯被点燃,一座座金矿被开挖;就这样,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4 同享幸福,共筑完整 滹沱小学 潘xx 四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每一个生命在春天的感召下,都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年的四月则比往年增添了许多色彩,因为我有幸随局里参加2527日在湖北随县举行的“XX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短短的三天里,通过参观、交流,聆听讲座等形式,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由衷的为新教育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所折服。此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教育的老师们用心做教育,用行动践行新教育,为乡村孩子谱写爱的篇章,创造一个个生命的传奇。 用心做教育。漫步在美丽的校园,穿梭于各个学校的展台之间,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欣赏每一件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构思别致的作品。看他们轻舞飞扬、看他们快乐游戏、看他们挥毫泼墨、看他们大秀厨艺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快乐与自信的笑脸不正向我们诉说着新教育的美好吗? 是什么让一个个乡村孩子笑靥如花,自信美丽?追寻孩子们一步步成长的足迹,探寻笑脸背后的付出,我们体味到的是教育的付出与艰辛。一间间充满希望有个性飞扬的完美教室,一门门卓越课程的创造研发,一项项才艺的精彩展示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万分用心。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正是有了新教育同仁们数年如一日的真心付出,才收获了今天的遍地芬芳! 用爱做教育。爱是教育的底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如果没有爱,就好像池塘没有水,但是光有爱是不行的。面对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更要学着如何去智慧地爱。当一个老师心中有爱,就会执着于自己的教育梦想,用心去爱,就会竭尽所能让理想的天空和现实的土壤紧密连接。虽然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所处的环境相对而言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这些老师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将乡间的一草一木、村头巷尾的民风民俗等融入教育,成为最鲜活的校本、班本教材。春种课程、昆虫课程、游戏课程、石头画等更是让人刮目相看。58岁的王从伦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和他的“阳光班”的故事感动了在场许多人;支咏梅老师教育学生,让其做一株有情怀、有理想、有品格的四叶草,让人们因为遇见他们而感到幸福,她用行动诠释了四叶草的幸福! 任何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生疲惫。岁月会增加我们的细纹,会消磨我们的梦想,可也会沉淀我们的智慧。回首相望,莫忘初心。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教育,因为有梦,我们追寻教育的真谛。“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在新教育的路上,带着使命、带着爱,继续前行! 5 圣地随县学真经,古都洛阳力践行 辛店二小 张xx XX年4月25日27日“相约炎帝故里,共话乡村教育”新教育试验区工作会议在湖北随县举行。我有幸参加此次会议,收获满满的,现将此次会议的所见,所闻,所思续写如下: 一、所见 本次会议第一天上午行程为参观新教育实验学校,我参观的学校是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和历山镇第三初级中学,这两所学校均为乡村学校,学校师资、生源、规模、地理位置和我区的学校极其相似,对我们来说最具可比性和借鉴性。走进这两所学校,新教育实验带来的变化令人震撼,师生的精神状态蓬勃向上。新教育提倡的各项行动落地生根结果,给每一位与会参观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尚市镇净明小学虽属村小,但学校一班人并没有因学校位置偏避,师资不足而放弃对新教育艺术的追求。研发了丰富的体育艺术课程,组织各种富有乡村特色的社团活动,学校的艺术教育曾多次在各级艺术活动获奖,学校最有特色的要属“种子”课程。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神奇的种子,建立 “种子馆”,让孩子们认识种子、种植种子,体验生命破土而出的惊喜,种子课程和生命成长的嫁接,以此来实现生命教育,很有乡村特色。朱永新教授曾这样评价净明小学:“这是一所农村的小学,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没想到,孩子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他们研发了种子课程,学校里建设了种子馆,每个孩子都精心记录自己种植的种了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全程。种子的生命过程不正是每一个孩子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吗。 厉山三中是随县新教育实验的先行者,学校建造新教育陈列馆,展出新教育行动的一些珍贵的老照片,一路走来,幸福和泪水相伴。一路走来都是故事,都是幸福。学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设置 “炎帝苑”文化长廊,把炎帝的精神功绩和与教育行为相结合,研发“炎帝文化”方面的卓越课程,化用乡村地域文化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和科研范式,实现教育对地域文化的“选编”、传承和发扬。 在厉山三中塑胶运动场的跑道上展出随县各乡镇学校研发的卓越课程,有石头拼画课程、树叶配诗拼画课程、炎帝文化课程、泥塑课程、楹联课程、儿童创意画课程、青花瓷纸盘画课程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随县师生研发卓越课程的能力和素养。 二、所闻 下午王从伦、支咏梅、王珺、谭芳、王春英等为代表的新教育榜样教师进行教师生命叙事,充分展现了随县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思想、行动与幸福教育生活。以炎帝功绩、编钟古乐为文化元素炎帝颂、宴飨盛乐,恢宏的乐音、壮阔的背景、粗犷的舞蹈给人一种艺术的震撼与冲击。这些剧目是随县新教育实验对地域文化的“选编”,是让炎帝文化和编钟文化进校园,建设相关基地学校的舞台表达。情景剧书香少年,以留守儿童霍莉莉在书香中成长的故事来呈现随县“营造书香校园”的建设举措,折射出随县浓郁的书香底色,表现了阅读在弥补人空缺的情感、滋养人崇高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所思 随县新教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 1、不遗余力的营造书香校园,走进每一所学校,犹如走进图书馆,他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一所流动的图书馆镶嵌在随县的乡村大地上,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2、乡土气息浓郁,不看硬件看软件,不比吃穿比读书,让每一个随县人都耳熏目染的炎帝文化和编钟故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让他们成为每一个随县人的骄傲。 3、教师队伍中的榜样引领作用,不管是将要退休的王从轮老师,还是年轻漂亮的支永梅老师,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一个插星星的梦,他们必将引领新教育的教师团队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所悟 结合我区实情,在全力推进新教育的前提下,着力在以下几点进行挖掘尝试。 1、营造书香校园,用阅读去提升师生的容颜。 2、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用洛阳和高新地区在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作为我们的卓越课程来打造。(重点做好洛阳牡丹、周山遗址等) 3、加大和区内高新企业,研究院所的合作。(在整个新教育实验区中能和洛阳高新区比拼高新技术的实验区并不多,这是我们的优势,要化为引领我们前进的推进剂) 4、进一步加大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新教育是适合我们的教育,在新教育的指引下,我们高新教育必将能更高,更新,更快的发展。 6 行走之美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有感 辛店四小 李xx 一次出行。 一次邂逅。 走进随县,邂逅了太多太多的美。 王从伦老师,我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一位年轻的老教师。说他老,只因3年后他将离开三尺讲台。说他年轻,有太多的缘由:他带着可爱的孩子们,一次次到河边捡回小石头,拼成有趣的石头画,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每幅石头画都是一首诗,一个奇妙的故事一幅幅石头画,师生的不懈努力,他们缔造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完美教室,而王老师也被评为十佳榜样教师。如果不是与美好事物的相遇,如果不是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