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 5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案 从容说课 林黛玉进贾府是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现实主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中节选的。节选内容是小说红楼梦的第一次总亮相,其间不仅有重要人物的纷纷亮相,就连故事展开的主要场所贾府也是首次亮相。如何让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物有次序地、适时地出场,如何展现贾府各处的建筑、装饰,曹雪芹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布局。我们读来感到条理清晰、秩序井然。 如何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如何展现人物的不同出场,如何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何探究人物 “ 哭 ” 和 “ 笑 ” 背后的深义,如何比较贾府各种力量的强弱是我们学习本课的难点。如何借课堂这个载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是我们努力寻找的方法。 具体地说,首先不同人物的出场有不同的时机与场景。如贾母的出场,她是黛玉要投奔的主要人物,也是贾府的中心人物。她的出场自然是最先的,也是前呼后拥式的,惟其这样才能显示出她特殊的身份与地位。而王熙凤由于是贾府的特殊人物,是贾母身边的红人,也是实际的权力拥有者,因此她必然要有与众不同的也是极为放肆的出场。把贾宝玉安排在最后出场 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杰作,一方面他是贾母的心2 / 10 肝宝贝,要显示他尤其重要的家庭地位;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与黛玉曾有过木石前盟,再加上他是整个红楼梦故事的中心人物,因此他的出场就要专门设置一种环境,以显示其隆重性。 其次,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反映出来的,所以要分析其性格特点,一定要结合曹雪芹的语言艺术,通过对课文语言特点的分析,特别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来感知人物的性格。贾宝玉和林黛玉见面时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的刻画就是作者对这两个主人公性格的展示。 再次,不同人物通过 “ 哭 ” 或 “ 笑 ” 的表演不仅让 我们了解了他们在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也揭示出了黛玉将要置身的这个虚伪、冷漠的生活环境,为以后黛玉的不幸遭遇埋下了伏笔。如贾母虚伪的 “ 哭 ” 与 “ 笑 ” ,王熙凤的巴结逢迎、装腔作势的 “ 哭 ” 与 “ 笑 ” ,邢夫人为了交际的 “ 笑 ” 以及丫鬟们的陪笑等等,无不显示出贾府的冷酷。难怪黛玉要说出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 这样的话。 本课的突破点是对红楼梦各种情况的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林黛玉将要置身的生活环境。 教读本文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赏析法及探究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示课文的艺术魅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涵。 教学目标 3 / 10 知识目标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 2.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3.理解选文中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如偏僻、便宜、态度、媳妇、形容、老婆、可怜、夸张等。 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 3.认识封建剥削阶级的豪华奢侈生活和封建贵族家庭的等级、礼规的某些侧面。 4.鉴赏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及形成性格特点的社会原因。 5.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教学重点 1.着重了解曹雪芹及我国古典小说巨著红楼梦。 2.分析贾府环境和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3.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4 / 10 教学难点 1.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2.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讨论、分析法。本文人物各不相 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3.点拨教学法。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4.对比教学法。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 哭 ” 与 “ 笑 ” ,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红楼梦电视剧 VcD 光盘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 5 / 10 2.了解曹雪芹及有关红楼梦的基本 知识。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婺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解题 1.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 年,卒于 1763 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因牵连,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 “ 寒士 ” 。这种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痛苦的回顾。他对社会黑暗抱有不满和6 / 10 批判的态度,使他写出了揭示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 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的丑恶,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的影响: “ 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 ”( 得硕亭草珠一串 ) 2.介绍与课文有关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 概要的了解。第一回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光怀闺秀 ” 是开篇,第二回 “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 交代贾府人物,第四回 “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 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 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7 / 10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 播放有关课文内容的光盘或 cAI 课件,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直观地了解贾 府的建筑结构。 1.理清思路 学生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并选代表把结果写在黑板上 (可选两名 ),教师适当点拨、评析。 多媒体显示: (1)主要情节: 初进荣府开端 拜见贾母及众人发展 初见凤姐 (重点 )高潮 拜见两位舅父 (未见 )继续发展 陪贾母晚餐继续发展 宝黛会面 (重点 )最高潮 安排起居结局 (2)根据情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3)内容要点 (三个 “ 第一次 ”) 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贾府。 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 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8 / 10 相通的微妙关系。 2.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后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 “ 与别家不同 ” 。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贾府的 “ 与别家不同 ” 作者是通过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用她的视线来描写的。首先,在贾府门前黛玉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 “ 敕造 ” 的匾额,门前有 “ 华冠丽服 ” 的仆役。这既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气派,也显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威严与显赫。其次,黛玉看到了 “ 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 的贾母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大群的人物。她还看到了 “ 荣禧堂 ”中的名贵家具,珍贵字画、古玩; “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 的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这些显示了贾府与别家不同的气派。另外,黛玉还看到了贾府众多的、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物,既有养尊处优的主子,也有受压迫、被奴役的仆役。 借助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皇帝御书的匾额,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由此看来,着实与别家不同。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 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看到了浮华背后的堕落。 9 / 10 四、课堂练习 古代白话小说中有些词的词义现代汉语已不用了,或发生了变化。试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偏僻便宜 ( )态度媳妇形容老婆可怜夸张 答案: 词目课文句中的词义现代汉语常用义 偏僻形容人的思想行为偏激、不端正形容某一地区远离闹市、偏在一隅、荒远冷落、交通不便 便宜方便物价低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