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_第1页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_第2页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_第3页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 章 银柯1 包 志毅2江 燕 ( 杭州 植物园, 杭州 3 1 的1 3 ; 2 浙江大学园艺系, 杭州 3 1 以 抢 9 ) 摘要 石蒜属植物花色艳丽, 花姿优美, 颇具应用价值。本文在简述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 分析了 该属主要植物种类的特征、国内 外石蒜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 并对该属植物的 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 了建议。 关键词 石蒜属; 种质资源; 研究现状; 开发利用; 建议 Gen n P l a s m, Res e archa n dU t i li z atio no f Lyc o ris 2 队N G Y i n 一 k e B A oZhi 一 如 2l l A N cy an ( 枷哆彻。 石 坛 她 几 幼 七 几 几 , Ha哪ho o 31 0013; Z D 印 a 伽 心ofHo八 ic 以 七哪, 肠咖叮肠 吕自 肥 ” 妙, 价哪彻 “ 31 00 2 9 ) A 饭 巾 , d 肠v e 】 y 口 o w e .of勿 CO山 m ake ith 妙 即p 】 i ed v al u e , 叨 1 1 5 w o rl d , 即 目 y 幻 ngth e di 玉re n t i a t i o n amo ng阮 Inams pe c i esof与 即 山, fe rs即 哪 p o po刻s fo r 血 汕er二 二 毗h 朗d 诵E 阴 d onof与 切山. K 灯, 叮山 1 娜。 山; C 七 助目 助m ; R ese印 陀 h; U tiliza t i o n ;R 。 卯川 p a per n a 口 妞 t esthe (;ermP 城mof勿 切山 山 。 v e r 阮 h and u t i l isati ons ta t usof及 辉 。 痴, 山 e aut h o r 旅 1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概况 目 前, 全世界共有石蒜属植物20余种、 变种及 一些杂交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日 本和韩国, 缅甸、 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我国有 15种 ( 不含变种)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苏、浙 江、 安徽 等 地, 浙 江 约 有9 种2 ( 表1 ) 。 表1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分布一览表s ,1 ( 续) 学名中名主要分布地区 乙目 犯 叫 笋 “ , ” “ Lha州a 由 公 Lho.习 如 he蹦 L 甘 鱿 ” 州忍沁 彻邝“ 加 L如砂川 地 L乙, 压 乙如 戈 广西石蒜 红蓝石蒜 江苏石蒜 香石蒜 长筒石蒜 黄长筒石蒜 加-10ulZ131415 中名主要分布地区 州 “ ” 1 7 l L 阳以必招 石蒜 乳白石蒜 安徽石蒜 L r. v a r. L f. , a r. L 几 抽 . 名 p 川 川 勿 加 ” 奋 如 胡. 矮小石蒜 淡红石蒜 玫瑰石蒜 石Q lj.1 4 l L a “ 陀 a 忽地笑 直瓣忽地笑 狭瓣忽地笑 短蕊石蒜 中国石蒜 爱斯石蒜 中国( 江苏) 、 日 本、 朝鲜 中国( 安徽、 江苏) 缅甸北部 中国( 湖南、 湖北、 台湾、 华南) 、 日 本、 缅甸 缅甸北部 L 招叫 尹 山 铭 . 扣 构 多峪侧 她 , ar.铁 色 箭 Lo “ 傀 ”var.j ur 岁 叫 乙a var.口 rg 山 - 娜 脚 由 乙 川灿J 吧 翻 L山扣侧自 乙 从如 旧 ”臼 L,. L ,. 甲日乙 Va乙 脚砚 “ 价几 彻初 加 中国 中国( 江苏、 浙江、 江西) 朝鲜南部 中国( 河南、 江苏、 浙江) 朝鲜南部 日本 朝鲜西南部 20l L 九洲石蒜 朝鲜石蒜 陕西石蒜 21 乙甲 花 味 罗 ”换锦花 弓0 2 2 l L L 己 , . 匕 . 如即如招 L 山 自 盈 龙 切 0叮幼 ”L 2 4 l L 和 尹 姗 料 召 翻 目比阴哪月 心 口 盆 mub “ 鹿葱 稻草石蒜 橙黄石蒜 中国( 广西) 中国( 江苏、 浙江等) , 日 本 中国( 江苏、 浙江) 中国( 湖北、 云南等省) 朝鲜 中国( 江苏) 中国( 江苏) 中国 中国( 长江以南各地) 、 日 本、 朝鲜、 尼泊尔 中国 日 本 中国( 江苏、 浙江) 日 本 日 本 朝鲜, 日 本 中国 ( 陕西、 四 川) 中国( 安徽、 江苏、 浙江、 湖北) 中国( 山东、 江苏、 浙江) 、 日 本北部、 朝鲜 中国( 江苏、 浙江) 中国( 台湾) 、 日 本、 朝鲜 讨一0少 通 讯 作 者。 E . 恤 山 : 山 朗 留 i nk e 即 b u . 二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之间的 交流日 益频繁, 石蒜属植物的分布和栽培已经逐步扩 展到世界各国, 而且许多国家已经实现该属植物的商 品化生产。据了解, 美国纽约一家石蒜销售公司的石 蒜价格为3 一 6 美元/ 球, 这充分证明了石蒜属植物的 巨 大 价 值6 。 此外, 澳 大利 亚目 前 也 非常 重视 石 蒜属 植物的开发利用,已经实现商品化生产的包括乳白石 蒜、 忽地笑、爱斯石蒜、香石蒜等 n种 ( 包括变 种) , 。 2 石蒜属植物主要种类的特征 石蒜属植物种类繁多, 花色多样, 分类识别颇为 困难, 为此, 笔者结合实际观察和相关资料, 对石蒜 属 主 要 种 类 的 特 征 进 行 了 整 理 , 便 于 区 别 . , , 。 乳白石蒜 ( Lalb沁ra)春季出叶,叶带状, 宽约1 。 scm ,花蕾桃红色,花奶黄色,渐变为乳白 色, 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量粉红色条纹, 背面具红色 中肋,中度反卷与皱缩,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伸 出,花被筒长约Z c m , 花丝上端淡红色, 花柱先端玫 瑰红色,花期8 一 9 月。 安徽石蒜 ( L a nhu 交 川 15 )早春出叶,叶带 状, 宽1 . 5 一 2 , ocm , 顶端渐狭, 花黄色, 花被裂片 较反卷而开展, 基部微皱缩,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 花 期8 月。 L a 塔 e 咖 叶 长30一 40c m , 灰 绿色, 花 蓝紫色, 花被裂片上有紫红色条纹,花被筒退化,花被裂片不 反卷,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 与换锦花 ( L 护 re ngeri ) 亲缘关系密切。 忽地笑 ( L. a ureav ar. a )秋季出叶,叶 剑形, 宽约Zcm , 顶端渐尖,花黄色, 雄蕊比花被长 1 /6倍左右, 花被筒长1 . 2 一 1 . s c m , 花被裂片强度皱 缩和反卷,背面具淡绿色中肋, 花丝黄色, 花柱上部 玫瑰红色。花期8 一 9 月。 狭瓣忽地笑 ( L aureavar. a 乓 罗 叫众 甲 a 如) 花被 裂片较狭窄, 雄蕊比花被长约1 倍, 其余与忽地笑相 同。 短蕊石蒜 ( 乙ca l 而el 石 1)早春出叶,叶带状, 宽约1 . s c m ,花蕾桃红色,花乳黄色,渐变为乳白 色, 花被裂片基部渐狭, 微皱缩, 雄蕊短于花被, 花 丝白色, 花柱上端淡玫瑰红色。花期9 月。 中国石蒜 ( Lch inens 臼 )春季出叶,叶带状, 宽约Z c m , 花黄色, 花被裂片强度反卷和皱缩, 背面 具淡黄色中肋,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于花被,花 被筒长1 . 7 一 2 . s c m , 花丝黄色, 花柱上端玫瑰红色。 花期7 一 8 月。 爱斯石蒜 ( L. 。 15 泌)秋季出叶,叶宽 9- 15Inm , 先端微尖, 暗绿色, 中央有浅色条纹, 花鱿 鱼肉色, 最终褪为肉色,花被片中央有深紫色带, 沿 中心呈现奶油色和黄色,花被筒长1 . 2 一 1 , 3 c m,花 被裂片中度反卷, 长约0 . s c m ,雄蕊长7c。 。形态与 江苏石蒜 ( Lho “ 为 , he lii )相似, 但其染色体核型与 乳白 石蒜 ( Lal b 毋 o ra )相似, 这说明它是石蒜 ( L rad必 ta )的另 一个杂 交种。 广西石蒜 ( L . 9 之 。 n 召 , 记 、 臼 ) 春季出叶,叶狭带 状, 宽1 一 1 . Zcm , 花蕾黄色, 具红色条纹, 花黄色, 花被裂片腹面具画笔状红色条纹, 顶端急尖, 基部具 爪, 宽约0 . s c m , 边缘略皱缩,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 花被筒长1 . 5 一 Zcm , 花期7 一 8 月。 江苏石蒜 ( Lho“ dys丙 e l i i ) 秋季出叶,叶带状, 宽约1 . Z c m , 花白色, 雄蕊比花被长1 /3倍左右,花 被裂片皱缩和反卷,背面具绿色中肋,花被筒长约 0 。 8 二, 花丝乳白色, 花柱上端粉红色。花期9 月。 香石蒜 ( L.i nC a 阴 a t a ) 早春出叶,叶带状, 宽 约1 . Z c m , 顶端渐狭, 花蕾白色, 具红色中肋, 花白 色, 渐变肉红色, 花被裂片腹面散生红色条纹,背面 具紫红色中肋, 边缘微皱缩,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 丝紫红色, 花柱亦为紫红色, 上端较深, 花期9 月。 长筒石蒜 ( L如 硕t u 石 a ) 早春出叶,叶披针 形, 顶端渐狭,花白色, 花被裂片腹面具有淡红色条 纹, 顶端稍反卷, 边缘不皱缩, 雄蕊短于花被。花期 7 一 8 月。 石蒜 ( L “ 以 ia ta)又名红花石蒜、龙爪花。 秋季出叶,叶狭带状,宽约0 . s c m 。花鲜红色,左右 对称, 花被裂片强度皱缩和反卷,花被筒绿色, 长约 0 . s c m 。雄蕊比花被长 1 倍左右,花期8月上旬至9 月。 淡红石蒜 ( L邝 以 i a tav ar. ko 况 k o a na)花淡红 或渐变为灰白色,花被裂片边缘不皱缩或仅基部边缘 成波状, 稍反曲, 雄蕊比花被裂片稍长, 花被裂片长 1 . 5 一 3 . Zc 。 , 宽2 一 s mm。 其 余 与 石 蒜 相同 。 玫瑰石 蒜 ( Lrosea ) 秋季出叶, 叶 带状, 宽约 Ic m, 花淡玫瑰红色, 雄蕊比花被长1 /6 倍左右,花 被筒长约 Icm ,花被裂片中度皱缩和反卷,花期9 月。 血红石蒜 ( L忍 a 理 卿 乙 nea var. sa n 召 u i nea )早春出 叶, 叶宽 5一 6 nun ,花长6一 7cm ,花被筒长 1 1 . 4 c m , 花 被裂片稍反曲, 雄蕊短于花被片或与花被 片近等长, 花期7 一 8 月。 九洲石蒜 ( Lsa n g u 乙ne avar.舰 公 如 na)早春出 叶, 花被片明显反曲, 雄蕊明显长于花被片,花长7 s c m。 朝鲜石蒜 ( L.sa n g u ineav ar. ko reana)早春出 种质资源 叶, 花被片明显反曲, 花长5 一 6cm 。 陕西石蒜 ( L就 aaoic o 15 )早春出叶,叶带 状,花白色, 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数淡红色条纹,背 面具红色中肋, 反卷和微皱缩, 雄蕊短于花被,花丝 淡紫红色, 花柱顶端紫红色。花期8 一 9 月。 换锦花 ( L叩 re n 召 n ) 早春出叶,叶带状, 宽 约I c m ,花淡紫红色, 花被裂片顶端常带蓝色, 边缘 不皱缩,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 花期8 一 9 月。 鹿葱 ( L姆 uam igera) 秋季出叶,随即枯萎, 翌年早春再出叶,叶带状, 宽约Z c m ,花淡紫红色, 喇叭状,辐射对称,花被裂片边缘基部微皱缩,雄蕊 与花被裂片近等长, 花期8 月。 稻草石蒜 ( L.枷 In i nea )秋季出叶,叶带状, 宽1 . 2 一 1 . scm , 花稻草色, 雄蕊比花被长1 乃 倍左 右, 花被裂片强度皱缩和反卷, 腹面散生少量粉红色 条纹或斑点, 盛开时消失, 花被筒长约I c m , 花期8 月。 橙黄石蒜 ( L , ra u bi i)秋末出叶,叶先端急 尖,花橘黄色,花被筒长Zcm , 花被裂片先端反卷, 边缘皱缩, 雄蕊几乎不超过花被裂片, 可能是忽地笑 ( La “ rea var.a “ rea)的地方变种。 规 模 商品 化 生 产, 市 场 前景 广阔 3 。 对石蒜属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深人研究, 发 现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抗癌 抗肿瘤作用、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 并将其逐步应用 于医药行业。如今, 对该属植物所含生物碱的临床药 用研究已非常普遍, 并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但仍 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3 石蒜属植物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 3 . 1 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石蒜属植物开 展了一系列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 面: 研究了石蒜属植物的形态、 分类、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以及生理生态等, 确认了石蒜属为东亚特有 属, 具体区域从暖温带延伸到亚热带, 形态特征变化 多,花色、花型各异, 抽叶包括春季出叶和秋季出叶 两类, 花后结实率低, 适于自 然分球繁殖。该属植物 性喜荫湿环境, 属于广生态幅植物, 对土壤、 水分、 光照以 及温 度均 表现出 较强的 抗性与耐性川一 s1。 多年以来,国内 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在石蒜属 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 石蒜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变异主要是通过R ob油 。 易位 的途径产生。尽管石蒜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与 核型变异很大, 但如果折合成染色体臂数, 则都是 11的倍数。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发现石蒜属植物中 存在多 倍体现象, 比 如石蒜 ( Zn二 3 3 ) 、 铁色箭 ( Z n = 3 2 ) 、 换锦花 ( Z n 二 3 3 )都是典型的 三倍体汇 9 一 2 。 开展了石蒜属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涉及地区 包括我国台湾、 江苏、 安徽、 浙江、 福建等地,由于 石蒜属植物花型丰富, 花色多样,已经成为世界新兴 球根花卉。目 前,日 本、美国和欧洲各国已经开始大 3 . 2 开发利用 3 . 2 . 1 观赏价值 石蒜属植物花大色艳, 花型独特,既可观花, 又 可赏叶。不仅适于切花生产,而且是非常理想的耐荫 观花地被植物, 与其他地被配置于园林中,效果颇 佳。更重要的是, 该属花期正值开花植物较少的夏季 和初秋,因而园林应用价值很高, 开发前景广阔。 就植物景观营造而言,石蒜属植物宜于林下配 植, 亦可植于草地边缘、 林缘或者疏林下方, 或布置 于路缘作为花坛、 花境等镶边材料,或点缀于石隙营 造岩生植物景观。 具体而言, 石蒜属植物在园林中的 应用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 成片或成丛栽植于香樟、银杏、水杉、广玉 兰、 雪松、马褂木、 金银花等疏林下,或混植于红花 醉浆草等多年生花卉中,营造盛夏或初秋的特色植物 景观。 利用石蒜花时无叶的特性,与沿阶草、麦冬、 中华常春藤等常绿地被植物混栽, 形成鲜花绿叶的自 然景观。 石蒜属植物还可以和暖地型草坪 ( 如狗牙根、 结缕草、假俭草等)混植于草坪边缘,以改善这类草 坪冬季枯黄而缺乏生机的景象。 建造石蒜专类园, 夏秋观花,冬季观叶, 形成 一 道 亮 丽 的 风 景 线 lJ 。 3 . 2 . 2 药用价值 石蒜属植物的鳞茎有毒,含有石蒜碱、加兰他 敏、 力可拉敏、多花水仙碱等十余种生物碱, 可用于 治疗食物中毒、 淋巴结核、 风湿性关节炎等, 对癌症 也有一定疗效。提取的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 则是治 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特效药。最后,由于该属植物含 有的石蒜碱等物质毒性较大,可供提取制成生物农 药, 用于杀灭鼠、 蛆及防治其他农作物害虫, 不会产 生 抗 性 和 环 境 污 染 l5 卜 16) 。 R o be 劝 so n 易位包括2 条染色体通过着丝点融合合并成1 条 染色 体以 及1 条染 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形成2 条染色体的过程。 判断 R o be 比 so n 易位的重要指标是数目 不同的染色体组含有相同的染色 体长臂数。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 3 . 2 . 3 工业价值 石蒜属植物的鳞茎富含淀粉和糖胶,可用于生产 酒精和浆糊的糊料。提取的植物胶可代替阿拉伯胶, 还可将其加工成石蒜粉, 用于建筑涂料。该属植物可 以 代 替 精面 粉, 作 铸 造沙 芯的 粘 合 剂, 性能 优良 川 。 此外, 石蒜属植物的鳞茎经过脱毒处理, 还可开 发成纯天然绿色 食品 71。 4 建议 虽然国内外在石蒜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方面 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在研究中 仍然有许多问题未得 到解决,开发利用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 应 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和深度开发利用, 具体包括如下 几个方面: 加强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 深人 开展该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石蒜属植物种质 资源库。 进一步开展石蒜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 用研究, 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充分利用植物形态学、分子生物学、 解剖学等 先进技术和理论, 结合物候期观测, 对石蒜属植物开 展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努力建构科学合理 的石蒜属植物分类系统,为该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和遗 传改良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积极开展石蒜属植物引种驯化栽培, 努力探索 该属植物无性繁殖关键技术和离体培养再生体系, 为 实现规模化、商品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 第 16 卷第1 分册) M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1 9 89 2 . 浙江省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 ( 第七卷) 【 M .杭州: 浙江科技出 版社, 1 993 年第1 版 3 .D . A. C oo k e ,P h a ny en玩n g .N oteson 人 牌 。 山 日 伴ci e 。 【 J. h t t p : /membe rs . oze mail . conL a l“一 davc ook以 ly - c o d s . h t m 4 .H S UP.S , Si mK u ti ta , Y U乙2 , LJ.Z .5 ,o P s l o i ofthe senusLycoris J . s I D A.1 9 9 4 , 1 6( 2 ) : 3 0 1 一 3 3 1 5 . 徐炳声, sI R OK U R I T A , 俞志洲等.朱红译.石蒜属概 论 ( 1) J 杭州植物园 通讯, 1 995 , 1 一 2 : 47一 51 6 h t t p : /www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