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doc_第1页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doc_第2页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doc_第3页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doc_第4页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医学技术学院课程代码0203212授课学期第4学期课程名称中文血液学检验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考核性质考试课英文Hematology inspection授课层次高职前导课程生理、生化、微免后续课程定岗实习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学分6计划学时96制定/修订日期2016年 4月 26日制定/第 次修订编制人审定人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从事血液学检验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用显微镜的观察与各种辅助检查手段,通过独立思考,联系临床,初步判断血液病的种类。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遗传学、临床检验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相关要求制订并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医院实验室的基本顺序即按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检测、临床沟通进行课程内容安排。3、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A1掌握各类血细胞、骨髓细胞形态特点A2掌握凝血试验的原理和操作规程A3掌握各种染色方法并正确选择A4掌握红细胞疾病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A5掌握白细胞疾病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A6掌握血栓及止血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A7掌握血液学检验基本技能及实验检测的原理A8熟悉血液学检验工作的全过程,明确血液学检验工作在实验室诊断中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B1 能按检测目的不同掌握标本不同的收集处理方法;B2严格按照试剂说明准备和保存;B3熟悉仪器性能和检测原理,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B4能严格按照实验室规范操作B5标本严格按照实验室SOP文件检测,做好质量控制;B6能应用临床知识正确分析报告、判断B7能与临床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释3.素质目标C1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养成实事求是的职业习惯。 C2 培养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检验学知识。C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知识技能素质1绪论A7B1C122造血基础理论A1、A7B1C283造血细胞检验A1B3、B4、B6C1、C3824细胞化学染色A3B2、B4C1、C3645骨髓其他检查 A7、A8B1、B5C1、C226贫血概述A4B6、B7C1、C227铁代谢障碍性贫血A4B6、B7C1、C3428DNA合成障碍性贫血A4B6、B7C1、C3429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A4B6、B7C1、C34210溶血性贫血A4B6、B7C1、C34211白细胞检验基础理论A5B1、B6C1、C2612白细胞疾病检验的应用A5B3、B4、B5、B6C1、C310413血栓与止血检验 A2、A6B4、B6C1、C3614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A2、A6B6、B7C1、C364五、教学基本条件1师资要求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该专业领域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1年以上教学经验,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师2名。2仪器设备要求本课程需要血液学检验设备及相关附件。3实验实训场所要求本课程需要在学院检验实验室实训,时间为8周。六、课程实施建议1课程模式建议本课程应使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2教学建议本课程应重点讲解或重点操作造血检验、红细胞疾病检验及白细胞疾病检验部分内容。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红细胞疾病检验及白细胞疾病检验等理论性知识建议采用多媒体加黑板的教学方法。2) 凝血及止血的讲解建议加实训中心现场教学。七、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占30%)及试卷成绩(70%)两部分组成。八、课程教学资源1.教材 血液学检验 (第四版)侯振江、杨晓斌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1月 2. 参考书1)血液学检验 (第3版)侯振江斌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