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_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_陈杰.pdf_第1页
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_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_陈杰.pdf_第2页
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_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_陈杰.pdf_第3页
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_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_陈杰.pdf_第4页
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_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_陈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岭南建筑具有诸多绿色建筑的特质 , 在倡导绿色建筑的今天 ,应当加强学习和借鉴传统岭南建 筑 , 以乡土、低技 、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现代需求的绿色建筑。结合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的设计实例 , 从空间策略、文化内涵、绿色生态、创新表达等方面探讨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及设计思想 。最 后总结优秀的岭南建筑设计应是与时俱进、满足现代需求的,并体现地域的历史和现实。 关键词岭南建筑绿色建筑创新 中 图分 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陈杰 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 广 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设计 总平面 广州市气象 预警监测中心项目业主为广东省、方式实现节能 ,突出的例子是广州 的珠江城项目, 广州市气象局。在当前总体比较浮躁的社会氛围細了风力发电、細能发电等多项技术节能 ; 下,业主却有着难得的沉稳,以及对建筑环境 “职 种是 “低 技 ” 勺被动式节能,即通过适宜的删 业程度 ” 的要求。对环鍵造的重醒艘筑师放设计方法麵牵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弃孤芳自赏的自我表现 , 从重形 ” 的塑造转向重对于如何 低技 ” 地节能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 质 ” 的追求的先辈们已经作了很多研究,并探索和创造出相应 建设用地原本是山间 坡地 , 后被人为处理成数的规划设计方法 。正是 “地方 建筑 ” 这些 “老土” : : 级台地用于鶴。腿棚的酣使雜職自妨總滅们撤了腿脆細链蹄。 得到修复成为概念设计的初始想法 。具体的做法是 在岭南,这个 “地方魏 就是 “岭南魏、 利用拆除旧 厂房的瓦砾、开挖地下室,以及平整山为 表达这样的思想,我们给设计贴上了个标 顶观测场的土方,将台地恢复成坡地,既实现了土签 一岭南特色的 绿色 建筑,又 为 这个标签加了 方平衡,又减少了 永久性挡土设施的建设投入(图 一个 注解 :以乡土、低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绿 这些做法响应了 绿色魏评价标准的要 色魏。 求,于是就自然萌生了做成绿色建筑的想法。因 此可以说我们是用岭南建筑的设计思想去实 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实践大体有两种思路: 一种 现绿色建筑 , 反过来也是在以绿色建筑的价值取向 是利用工业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即以 高技 的去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的精神 。 、: 作者单位 : 广 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 州, 新建筑 述筑品 评 m mmA 工程档案设计团队 获奖荣誉 设计单位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筑专业 : 陈杰、黄皓山、梁耀昌、许菲茵、李敏茜、年度广州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 一等奖 建 设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南大路余彦睿、刘嘉旺年度广州市优秀绿色建筑设计 一等奖 规划用地:万景观专业 : 段学文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 一等奖 建 筑面积:结构专业 : 林鹏 、 朱力雄香港建筑师学会 “ 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 ” 银奖 设备专业:黄琳琳 、崔涛、袁卓峰 、曾愈安、张进广东省第二届优秀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概算 专业:黄薪广东省注册建筑师优秀建筑创作奖 岭南建筑冷巷岭南建筑敞厅与天井 空 、 薦 广州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夏热冬暖湿热多! 國 南气候、反映岭南文化的岭南建筑。 靈、 般 的理解遮阳、鬲热、风都是通过构 件和设备来实现的而岭南建筑特别之处在于它 井 、敞厅和 庭 院 ,形成独特的空间体系 从而系统 般指传统聚落中具有遮阳、通风效果的窄巷道, 在其中 的 空气可以得卩。作风之 : 间的风道,与天井或庭院共同构成建筑自然通风系 边筑 新建 筑 / 少 从二层看冷巷和草坡 平面 层平面 二层平面 凝教發黎蔡 : : ; 、 ; 、 “ : : 口 : : : 观 主入 雜 、 、 、 、 :旧 丨 !十确 新建筑 违筑品 评 统。中国传统聚落中,窄巷的应用非常普遍,尤其成 一系列由建筑 内部空间逐渐向外部环境渗透和过鉴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 灵活运用造景 、借景 在长江以南 ,窄巷甚至成为传统建筑空间的典型特 渡的院落空 间,间或与楼梯相互穿 插,建筑内外空的手法,营造流动空 间,向传统文化致敬。 征之 一 (图 。 天井 : 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露间 步移景异 ,饶富趣昧, 同时结合山地布置植物 , 结合气象中心的 特点,入口门厅的屏风,采 天部分,属于建筑内部空间,多 用于建筑内部的采使草坡 、建筑、庭院相互映衬,空间层次与建筑尺 用玻璃为材料,用 汉字作装饰元素,以二十四节气 光、通风和排水等 。敞厅: 传统南方建筑中,有度相得益彰 (图,。 的古汉语解释为内容 ,渲染气象文化气氛,并形成 屋顶、面向天井或庭院部分无外墙、且可多功能使 “隔而不断” 的 空间效果 (图。 用的起居活动空间(图 。 二 文化内涵 岭南 园林中 的 “ 夹墙竹 ” 手法也运用在设计 本项目通过学习、借鉴与提炼传统岭南建筑气建筑是 一种文化现象 ,与文化密不可分。岭南中,利用落地门窗框作画框, 将窄巷内的竹子及其 候适应性设计手法 ,达到芳能、生态、环保的目的。 建筑除了很好地适应岭南气候外 , 也反映了岭南的在白墙上的投影作为 一幅 “ 生态画 ” ,结 合 环境营 规划设计 地域文化。 造构成文化表达(图 。 建筑以平和 的方式植入环境之中,西端与山体岭南建筑中的冷巷、天井、敞厅和庭院既体现 相接,使得建筑几乎没有西立面而呈南北向布置 , 了气候适应性技术的空间策略,又是可以很好地使用三 绿色生态 避免了大面积的西晒。利用上山的露天直跑楼梯和的 空间。这些空间有 其相应的生活内容,也形成了传统岭南建筑的 精髓在于建筑与自然环境、生 通风采光带形成冷巷空 间 ,各功能用房顺势排列, 采光通风良好 、适宜家居生活且独具文化品味的建筑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其开敞的 布局,利 用冷巷、天 按需要设置天井 ,向西 一面以一系列敞厅相连 。从空间。它们本身就已经在表现居住生活和居住文化。井组织和诱导通风降 温 ,与庭院结合形成宜人 的生 山地草坡到各建筑空间近乎 一气阿成 ,其间没有明岭南地区雨量充沛, 河流众多, 水网密集 ,活环境等方式,均与绿色建筑所倡导的节约资源、 显的界限,建筑内外空间交融。草坡自然延伸至绿 水元素 已渗透于岭南生活的方方面面。喜水的生活 保护环境,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与自然和谐共 化屋面,建筑仿佛环境的 一部分 ,环境又自然地融习性造就了岭南的水文化。岭南建筑从总体布局到生的建筑等要求相 一致 。 入建筑的庭院空间 (图 。建筑空间 的塑造,理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针对岭南的 气候特点,传统岭 南建筑总结出以 通过不同标高 的绿化屋面和开敞空 间与自然 岭南村落大多 以水系、池塘作为村落布局 的主要元加强通风对流为 主的 一系列设计手法 ,其中 冷巷、 坡地相连,建筑内部的步道延伸 到自然环境中,借素,水体作为岭南建筑庭 院内的重 要组成部分,起 天井 、敞厅、与庭院结合等手段屡见于传统的岭南 助带状的绿化屋面和草坡将自然景观延伸 到建筑内着组织建筑空间和丰富空间的作用。此设计在入口建筑中 , 它们在调苷微气候方面 已被证实是经济 、 部 ,建筑与环境彼此交融(图。门厅设置观景鱼池,结合蔓延而下的草坡,将自然 有效的 。 建筑设计景观纳入建筑,并象征和表现岭南文化的诉求 。 传统岭南建筑基于气候适应性策略实现被动节 以现代建筑语言重新诠释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中 国历史建筑的哲学思想、环境意识和空间概能的做法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先辈的智慧和经验 特征。通过大面积片墙及适当挖空的处理手法,形念,使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项目学习和借造就了项目 “ 以乡土、低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绿 楼梯平台屏风夹墙竹 筑品 新建筑 色建筑 ” 的设计目标。 项目绿色设计遵循被动式优先原则 ,规划和建筑设 计采取了以下绿色措施 。 因地制宜 ,学习、借鉴并重新诠释冷巷、天 : 丄 丨 井、敞厅和庭院等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元素,结合不同类 丨 型的开敞空间形成空间序列,有效组织通风调节微气 :丨丄 候。禾拥带状庭隨口露天直跑楼梯等功能空间形成冷巷, 一 “ 学习传统岭南建筑的做法謝冷巷冷却空气并诱导通风 图 。冷巷与庭院的应用 ,为办公空间提供自然通 风所带来的 “凉风习习” 的感受 ; 同时将室外环境与内 部敞厅联系起来,达到内外交融,营造出可供休憩交流 的公共空间(图。中庭借鉴传统岭南建筑的天井手 法,引进自然采光 , 并达到拔风、排热的节能目的 (图 。入口门厅、新闻 中心的休息厅、办公部分的休息空 间、卫生间均采用与庭院相结合的敞厅形式(图。 地下车库借助下沉式庭院及天井实现天然采光 : 禾咱然通风 ,避免机械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及其带来的 ; 叫 【 ! 丨 ! 能源消耗为地下车库衝共辦品质的空气 、 丄 屋蘭化 , 天醒热 ,翻胡境融 为 体,避免天面的辐射热影响气象观测,并以此作为建筑 剖面 剖面剖面 冷巷与庭院的结合 : 。 丨 : : 錢 天井与庭院的结合 用作会议休害厅的敞厅 地下室下赋庭院 形象加以表现的、持久 的生命力, 已成为文化建设和建筑设计的起来 ,将先辈的经验和智慧运用到现代功能的当代 天井、冷巷和庭院结合,形成自然通风 一个课题 。建筑。建筑依据功能需求和特点展现其性格 ,没有 体系 。 计算机模拟及建成实际显示 ,在盛夏午后室岭南文化的待征表现为 开放 、包容、务实、 强加任何历史形式和符号。优秀的岭南建筑设计思 外完全静风状态下,建筑廊道、大厅等区域,受自创新。岭南建筑的形成和 沿革,同样体现 “ 兼容想是以空 间和文化的方式表达的。人们应以通过体 然对流通风的作用,空气流速基本在并蓄 ” 和 “ 与时俱进 ” 的特点。广州地区的岭南建验的方式而不是以看的方式理解这样的表达。 之间。筑按照不同历史时期,以建筑空间形态为特征 ,大 时代在发展,人 们的思想 认识和理论实践水 倡导绿色建筑,为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带来了致可以 列出其代表类型:传统形态岭南建筑西关大 平也在提高。 岭南建筑必须与时俱进, 以满足人们 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样, 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也屋、竹筒屋、骑楼,以及以白云山庄旅社、友谊剧新的需要。在新时代的岭南建筑设计中,我们并不 是实现绿色建筑本土化的有效途径。院等为代表的现代岭南建筑。其建筑形态既没有固主张去表现具体的构件、形式,也不体现 “ 符号特 化于某 一建筑风格或形式 , 也没有使用某 一特定的 色。我们提倡建筑创作适应岭南当地环境, 反映 四包新表达建筑材料,而在适应地域气候、反映地方文化等方地方传统和文化价值,巧妙利用当今技术手段和建 在当今岭南地区众多的建筑设计思潮中,存在面的设计思想却是 一脉相承 的。岭南建筑从来就不筑材料,与岭南文化结合,适应地域气候,体现地 一些值得我们再思考的现象 :在建筑设计中过度是 一种形式 、风格或者符号,它随着时代进步而不域的历史和现实。 依赖甚至滥用技术。在 “ 现代化 ” 的进程中未能充 断学习、吸收、发展和创新。它是 一种根植于地域 传统与现代 的结合, 可以借用 “ 两岸四地建筑 分认识到优秀地方建筑的绿色生态特质及其文化内气候特征和文化的设计思想。设计大奖竞赛文件的 一段表述来说明 : “当 前, 涵 ; 在继承 “岭南建筑文化” 的实践中只注重其华南理工大学赵伯仁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 “ 不建筑设计方面已经出现了 一种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 外在形象和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甚至认为只要使拘 一格 、不定 一尊 、不守 一隅 ” ,即不赞成模仿、技术的 创新精神。虽然两岸四地建筑文化之间有巨 用 了青砖或采用坡屋顶的建筑就是岭南建筑。偏重于 复制 , 以及固化岭南建筑 ,其核心就是创新。如果大差异,仍各自卓越并持续努 力以阐述和展示其独 建筑形态的模仿和复制,将岭南建筑视作 一种仅具外 固化岭南建筑 , 实际上就是把岭南建筑送进历史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