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观书有感.ppt_第1页
古诗二首.观书有感.ppt_第2页
古诗二首.观书有感.ppt_第3页
古诗二首.观书有感.ppt_第4页
古诗二首.观书有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古诗两首,读准字音,子聿鉴徘徊,yjinpihui,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幼子。,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诗意: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学问:指读书学习,做学问。,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意: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还是有限的,要彻底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终:到底,毕竟。,绝:表示程度,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主题思想,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人。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世称“朱子”。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有朱文公文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方的池塘像明镜一样,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鉴:镜子。徘徊:来回移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渠:它,指方塘。哪得:怎么会。清如许:这样清澈。为(wi):因为。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诗是借景喻理的名诗,由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诗旨:,一、解释加横线的字,无遗力绝知躬行老始成终觉一鉴开问渠为有源头,留下,极、最,亲自,才,到底、毕竟,镜子,它,指水塘,因为,思考练习,二、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为什么?,作者以水塘作比喻(心智),借半亩方塘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