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 2)掌握 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 1)通过 “ 位、构、性 ” 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 2)通过 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 “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 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 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 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 5 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2 / 9 3 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 -3 价,最高价均为 +5 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 R2o5,对应水化 物通式为HRo3或 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 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磷砷锑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PH3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 +5 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 ,但 +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 N2o、 No、 N2o3、 No2、 N2o4、N2o5等 6 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 +3、 +5两种价态。 3 / 9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 课本中表 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 2-3 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 N2的体积比为 78%、质量比为 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 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1:),比空气稍轻。 投影 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 N2( 1:); H2( 1:); 微溶气体: o2( 1:) 可溶气体: cl2( 1:2)、 H2S( 1:) 4 / 9 易溶气体: So2( 1:40) 极易溶气体: Hcl( 1:500) 思考 实验室制 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 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 N2的结构。 1 N2的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 NN 。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 946kjmol -1),所以 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 1)与氢气反应 ( 2)跟镁反应: 3mg+N2mg3N2 ( 3)与氧气反应: N2+o22No 引导学生从 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 “ 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 ” 的结论。 引导 中国有句农谚,叫做 “ 雷雨发庄稼 ” ,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 3-4 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 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5 / 9 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 请用双线桥法标 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 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6 / 9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 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 No(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 D。 2在汽车引擎中, N2 和 o2 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 No( N2+o2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 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常温常压下 No的分解速度很慢 ( B)在空气中 No迅速变为 No2而不分解 ( c)空气中 N2与 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7 / 9 答案: 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 A)把空气液化 ,然后分离出氮气 (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 B。 4现有 m、 R 两种第 A 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 m的非金属性比 R 强的是()。 ( A)酸性: H3mo4H3Ro4 (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mH3RH3 (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 mH3RH3 (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 Na3mo4Na3Ro4 答案: c、 D。 5在 F、 P、 Si、 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 D)在氧化物: oF6、 P2o5、 Fe2o3中, oF6最稳定 8 / 9 答案: 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 o2 与 No按 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单位: molL -1)()。 ( A)( B)( c)( D) 答案: B。 7 1898 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 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 1) caco3cao+co2 ; cao+3ccac2+co ;cac2+N2cacN2+c; cacN2+3H2o(g)=caco3+2NH3 。 (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 A、 B、 c、 D 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E+H2o, E+o2D, c+DB+F, B+o2c。 9 / 9 且已知其中: c 为红棕色, D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E 常温下是固体, F 是一种酸酐。 ( 1)写出四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优抚医院招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学壁纸课件
- 2025年闭式塔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湖南新宁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人才引进降低开考比例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福建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人才引进招聘2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客户信息采集及管理工具
- 小区农业设施共享管理协议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安徽交控石油有限公司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东韶关市翁源县人民法院招聘劳动合同制书记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医学研究成果安全保障承诺书(3篇)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营销与2008欧锦赛ktv渠道方案
- 故障录波器课件
- DB32-T 2665-2014机动车维修费用结算规范-(高清现行)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现代分析测试》17 电子光学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