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概说宋诗的特色与分期.ppt_第1页
南宋诗概说宋诗的特色与分期.ppt_第2页
南宋诗概说宋诗的特色与分期.ppt_第3页
南宋诗概说宋诗的特色与分期.ppt_第4页
南宋诗概说宋诗的特色与分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宋诗概说宋诗的特色与分期2、南宋诗代表作家3、陆游关山月长歌行对酒沈园二首,特色:想得更深刻,说得更机智、更学问、更技巧、更聪明分期:两期/四期(胡念贻、吴小如)/五期(房开江)/六期(陈植锷、许总),一、宋诗的特色与分期,(一)中兴四大诗人:尤杨范陆(二)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三)江湖诗派:戴复古、刘克庄,二、南宋诗代表作家,(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12岁即能诗文。人称“小李白”。,“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宋史卷三九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陆游本传,作品数量大,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著有入蜀记、南唐书、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剑南诗稿(9300余首)、放翁词放翁家训、家世旧闻等。,忧国爱民誓死抗战“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浪漫色彩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奇特的夸张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无一语不天成。,体裁无体不备,各体俱工,尤擅近体诗。风格雄浑豪放、深婉缠绵,爱国诗词,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戎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前。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戌楼刁斗催月落,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唐吴競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别也。”关山月,乃乐府旧题,是汉乐府横吹曲中的一曲;横吹曲是一种军乐、战歌。故关山月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陆游这首诗已越出这一传统主题的范围,蕴涵甚丰。,解题,背景,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解读这两句诗需注意以下四点:结合历史背景及陆游的其他作品细细体会这两句诗的口吻及其中蕴涵的复杂情感、情绪。,陆游对将军所持的态度:反对?同情?愤激?或多种情感、情绪杂糅其中。“将军”所指与紧接着的“朱门”所指是否一致?“空”字在这两句诗中以至这首诗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典出晋书麹允传:“麹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硃门,北望青楼。”硃与朱通,“硃门”即朱门。,唐李约观祈雨:“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唐白居易悲哉行:“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朱门沉沉按歌舞”句或从李、白二氏诗句化出,或与李、白二氏诗句暗合。,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或认为刁斗即鐎斗;能容一斗,故名。由青铜制成,多用于温羹。器身作盆形,较深,平底,下有三足,附长柄,柄端常作兽头形,少数带有流口;容量一般为一人一餐之食。,史记李将军列传:“不击刁斗以自卫。”唐人裴骃集解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古代军中夜间亦设专人击刁斗以报时。周礼夏官:“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晋朝张华博物志“番兵谓刁斗曰金柝。”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李颀古从军行:“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上句的直接渊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一作清)。”清浦起龙读杜新解笺:“下半言月非自倾,刁斗催之使倾,何军旅繁兴,久无休耶!此诗伤久乱。”放翁此句除“军旅繁兴,久无休息”义外,恐尚含壮士欲战而不能战、欲归而不能归,故觉时间漫长徒增年齿的感喟。,陆游醉落魄(江湖醉客):“袅袅菱歌,催落半川月。”下句“三十从军今白发”除遥应本诗第二句含“空”义外,只是上句的自然延伸。,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上句写生者,下句写死者。唐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陆游这两句诗中的“谁”与“空”对举,“谁知”亦含“空知”义,从而与第一二诗句呼应。,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中原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占中国,侵占中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1、全诗以“和戎诏下十五年”领起,下面从各个方面写因“和戎”而出现的典型景象:,“朱门”富贵人家、包括朝廷中的权豪势要,正好及时行乐,歌舞升平;将军不战,厩马肥死,武备废弛;,渴望收复失地的壮士无用武之地,徒添白发,吹笛抒愤;沦陷区的遗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顽强挣扎,垂泪南望,期待王师解救他们,却始终不见王师的踪影。,前四句押平声韵,中间四句换入声韵,后四句换平声韵,仅用十二句诗,高度概括地描绘出“隆兴和议”以来十多年间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和不同人物的处境、心态,而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肺腑。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结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和议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征人悲愤抑郁的心情,沦陷区人民的悲痛和盼望恢复的殷切期待,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思想,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思想,艺术特色,1、概括性强,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近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2、抒情性强,3、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爱情诗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距题钗头凤四十四年之后,陆游重游沈园,吟成脍炙人口的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首句以“城上斜阳”与角声的哀鸣烘托悲怆的氛围和心态。次句写经过数十年的沧桑变化,沈园的楼台已非当年与唐氏相遇时的楼台,抚今忆昔,以“物换”暗寓“人亡”。,第一首,三、四两句触景怀人,时空叠合,再现了四十四年前的一个特定镜头,真是神来之笔!当然,影视中的特写镜头长于写景而短于抒情,而这两句诗,则是情景交融的。,“桥下春波绿”,本是美景,却冠以“伤心”二字。为什么见“桥下春波”而“伤心”,就因为当年唐氏从桥上走过的时候,“桥下春波”曾照出她的倩影。可是如今呢?连她的影子也没有了!(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首句叙事,写唐氏抑郁而死,至今已四十余年。次句因景兴情,以物喻人。当年与唐氏相遇之时所见的柳树,已经枯老得不生柳絮,人安得不老?,第二首,第三句正面写人老,却不用“衰老”之类的词语作抽象说明,而说“此身行作稽山土”,哀婉动人,由此托出结句。,结句句首的“犹”字,承上转下,既承第三句,也承前两句。时间过了这么久,柳老不吹绵,人将埋在稽山,化为尘土,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应该淡忘了。可是,还是忘不掉,还是凭吊遗踪,忍不住泫然泪下。其爱恋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