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3 江苏高三数学历次模拟试题圆锥曲线汇编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目录(基础复习部分) 第九章圆锥曲线 2 第 51课椭圆 2 第 52课双曲线 7 第 53课抛物线 8 第 54课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弦长) 9 第 55课直线与圆锥曲线()(定值、存在性问题) 16 第 56课综合应用(最值、范围) 27 第九章圆锥曲线 第 51课椭圆 (苏北四市期末)已知椭圆,点,依次为其左顶点、下顶点、上顶点和右焦点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恰在椭圆的右准线上,则椭 圆的离心率为 (扬州期末)如图, A, B, c 是椭圆 m:上的三点,其中点A 是椭圆的右顶点, Bc 过椭圆 m 的中心,且满足 AcBc ,Bc=2Ac ( 1)求椭圆的离心率; ( 2)若 y 轴被 ABc 的外接圆所截得弦长为 9,求椭圆方程 2 / 33 ( 1)因为过椭圆的中心,所以 又,所以是以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3 分 则, 所以,则,所以,; 7 分 ( 2)的外接圆圆心为中点,半径为, 则的外接圆为 10 分 令,或,所以,得, 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 15 分 (南京 盐城模拟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右准线方程为,右顶点为,上顶点为,右焦点为,斜率为 2 的直线经过点,且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2)将直线绕点旋转,它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 当,三点共线时,试确定直线的斜率 解:( 1)直线的方程为,即, 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又椭圆右准线为,即,所以, 将此代入上式解得,椭圆的方程为; 6 分 ( 2)由( 1)知,直线的方程为, 8 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或(舍),即, 12 分 直线的斜率 14 分 3 / 33 方法二:由( 1)知,直线的方程为由题,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解得代入椭圆方程解得或又由题意知,得或,所以 方法三:由题,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得, 所以,当,三点共线时,有, 即,解得或又由题意知,得或,所以 (苏锡常镇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已知椭圆 c:的离心率为,且过点,过椭圆的左顶点 A 作直线轴,点 m 为直线上的动点,点 B 为椭圆右顶点,直线 Bm交椭圆 c 于 P ( 1)求椭圆 c 的方程; ( 2)求证:; ( 3)试问是否为定值 ?若是定值, 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解:( 1) 椭圆 c:的离心率为, ,则,又椭圆 c 过点, 2 分 , 则椭圆 c 的方程 4 分 ( 2)设直线 Bm的斜率为 k,则直线 Bm的方程为,设, 将代入椭圆 c 的方程中并化简得: 4 / 33 , 6 分 解之得, ,从而 分 令,得, , 9 分 又, 11 分 , 13 分 ( 3) = 为定值4 16 分 已知椭圆的上顶点为,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 ( 1)若时,求的值; ( 2)若,证明直线过定点 . (南通调研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左顶点为,右焦点为 .为椭圆上一点,且 . 5 / 33 ( 1)若,求的值; ( 2)若,求椭圆的离心率; ( 3)求证: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椭圆的 右准线相切 . 解:( 1)因为,所以,即, 由得,即 ,3 分 又, 所以,解得或 (舍去 ) 5 分 ( 2)当时 ,, 由得,即,故, 8 分 所以,解得(负值已舍) 10 分 ( 3)依题意,椭圆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且, 由得, ,即 , 由 得, 解得或 (舍去 ).13 分 所以 , 所以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右准线相切 .16 分 (注:第( 2)小问中,得到椭圆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得 1 分;直接使用焦半 径公式扣 1 分) 6 / 33 第 52课双曲线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则实数 a 的值为 8 已知双曲线 x2a2 y2b2 1(a 0, b 0)的渐近线方程为 y 3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 双曲线的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到左顶点距离的一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答案:; 提示:双曲线唯一的重要性质: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则有: 平时强调的重点内容啊!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已知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03 (南京盐城模拟一)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 . 答案: (苏北三市调研三)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2,它的一个焦点是抛物线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扬州期末)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l: 0 垂直,且的一个焦点到 l 的距离为 2,则的标准方程为7 / 33 . (淮安宿迁摸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且经过点,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泰州二模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 (南京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过双曲线 c: x2y23 1 的右焦点 F 作 x 轴的垂线 l,则 l 与双曲线 c 的两条渐近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43 (苏锡常镇二模)已知双曲线的 离心率等于 2,它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1,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3x2 -y2=1 (金海南三校联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若双曲线 c: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 c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3x (镇江期末)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焦距的,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第 53课抛物线 (南通调研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直线为渐近线,且经过抛物线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x2 y24=1 (苏州期末)以抛物线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中心,离心率为 2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 (南京盐城二模)在平面直 角坐标系 xoy中,已知抛物线 c:的焦点为 F,定点,若射线 FA与抛物线 c 相交于点 m,与抛物线 c 的准线相交于点 N,则 Fm: mN=。 13 (南通调研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F 为抛物线8 / 33 x28y 的焦点,则 F 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答案】 (盐城三模)若抛物线的焦点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重合,则的值为 .1 (南师附中四校联考)以双曲线的中心为顶点,右准线为准线的抛物线方程为 . 第 54课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弦长) 给定椭圆 c: x2a2 y2b2 1(a b 0),称圆 c1: x2 y2 a2 b2 为椭圆 c 的 “ 伴随圆 ” 已知椭圆 c 的离心率为32,且经过点 (0, 1) ( 1)求实数 a, b 的值; ( 2)若过点 P(0, m)(m 0)的直线 l 与椭圆 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 l 被椭圆 c 的伴随圆 c1 所截得的弦长为 22,求实数 m 的值 解:( 1)记椭圆 c 的半焦距为 c 由题意,得 b 1, ca 32, c2 a2 b2, 解得 a 2, b 1 4分 ( 2)由( 1)知,椭圆 c 的方程为 x24 y2 1,圆 c1的方程为 x2 y2 5 显然直 线 l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 kx m ,即 kx y m 9 / 33 0 6 分 因为直线 l 与椭圆 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方程组 y kx m, x24 y2 1( *)有且只有一组解 由( *)得 (1 4k2)x2 8kmx 4m2 4 0 从而 (8km)2 4(1 4k2)(4m2 4) 0 化 简 , 得 m2 1 4k2 10 分 因为直线 l 被圆 x2 y2 5 所截得的弦长为 22, 所以圆心到直线 l 的距离 d 5 2 3 即 |m|k2 1 3 14 分 由 ,解得 k2 2, m2 9 因为 m 0,所以 m 3 16分 (南通调研一)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顶点的坐标为,且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 1)求椭圆的方程; ( 2)过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记,的面积分别为,若,求直线的斜率 (南师附中四校联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椭圆 c:的离心率为,右焦点 F( 1,0),点 P 在椭圆 c 上,且在第一10 / 33 象限内,直线 PQ 与圆 o:相切 于点 m. ( 1)求椭圆 c 的方程; ( 2)求 PmPF 的取值范围; ( 3)若 oPoQ ,求点 Q 的纵坐标 t 的值 . ( 1) 2 分 c=1 , a=2, , 椭圆方程为 4 分 ( 2)设,则 Pm=, 6 分 PF=8 分 PmPF= , , |Pm|PF| 的取值范围是( 0,1) .10分 ( 3)法一: 当 Pmx 轴时, P, Q 或, 由解得 12 分 当 Pm不垂直于 x 轴时,设, PQ方程为,即 PQ 与圆 o 相切, , 13 分 又,所以由得 14 分 =12, 16 分 法二:设,则直线 oQ:, , 11 / 33 oPoQ , oPoQ=omPQ 12 分 , 14 分 , , , 16 分 (前黄姜堰四校联考)已知曲线:,曲线: .曲线的左顶点恰为曲线的左焦点 . (1)求的值; (2)若曲线上一点的坐标为,过点作直线交曲线于两点 .直线交曲线于两点 .若为中点, 求直线的方程; 求四边形的面积 . 解 : ( 1 )由可得 .3 分 ( 2) ( 方法一 )由( 1)可得曲线 . 由条件可知的斜率必存在,可设直线方程为: ,. 联立方程, 可得( *) 6 分 是的中点, . ,解得 . 直 线 方 程为: .8 分 12 / 33 ( 方法二 )设 ,由的中点为 ,可得 . 由,两式相减可得, 6 分 , 直线方程为: .8 分 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 . 联立方程,可得或 . .11 分 分别到直线的距离为 由( *)可得,或 ,13 分 四边形的面积 15 分 (金海南三校联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设椭圆 c:的左焦点为 F,左准线为 l, 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直线oQFP ,垂足为 Q,直线 oQ与 l 交于点 A. (1)若 b=1,且 bc,直线 l 的方程为 x= 求椭圆 c的方程; 是否存在点 P,使得?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直线 FP圆 o: x2 y2=a2 交于 m、 N 两点,求证:直线Am, AN均与圆 o 相切 . 解:( 1)( i)由题意, b 1, a2c 52,又 a2 b2 c2, 13 / 33 所以 2c2 5c 2 0,解得 c 2,或 c 12(舍去 ) 故 a2 5 所 求 椭 圆 的 方 程 为 x25 y2 1 3 分 ( ii)设 P(m, n),则 m25 n2 1,即 n2 1 m25 当 m 2,或 n 0 时,均不符合题意; 当 m 2, n0 时,直线 FP的斜率为 nm 2, 直线 FP的方程为 y nm 2(x 2) 故直线 Ao的方 程为 y m 2nx, Q 点 的 纵 坐 标 yQ 2n(m 2)(m 2)2 n2 5 分 所以 FPFQ |nyP| |(m 2)2 n22(m 2)| |(m 2)2 1 m252(m 2)| |4m2 20m 2510(m 2)| 令 FPFQ 110,得 4m2 21m 27 0 ,或 4m2 19m 230 7 分 由 4m2 21m 27 0,解得 m 3, m 94,又 5m5 ,所以方程 无解 由于 192 4423 0,所以方程 无解, 故不存在点 P 使 FPFQ 110 10 分 ( 3)设 m(x0, y0), A( a2c, t),则 Fm (x0 c, y0),14 / 33 oA ( a2c, t) 因为 oAFm ,所以 FmoA 0,即 (x0 c)( a2c) ty0 0, 由题意 y00 ,所以 t x0 cy0a2c 所以 A( a2c , x0 cy0a2c) 12 分 因为 Am (x0 a2c, y0 x0 cy0a2c), om (x0, y0), 所以 Amom (x0 a2c)x0 (y0 x0 cy0a2c)y0 x02 y02 a2cx0 x0 cy0a2cy0 x02 y02 a2cx0 a2cx0 a2 x02 y02 a2 因为 m(x0, y0)在圆 o 上,所以 Amom 0 15 分 即 Amom ,所以直线 Am与圆 o 相切 同 理 可 证 直 线 AN 与圆 o 相切 16 分 第 55课直线与圆锥曲线()(定值、存在性问题) 15 / 33 (前黄姜堰四校联考)已知椭圆,点为其长轴的等分点,分别过这五点作斜率为的一组平行线,交椭圆于,则 10 条直线的斜率乘积为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离心率为的椭圆的左顶点为,过原点的直线(与坐标轴不重合)与椭圆交于,两点,直线,分别与轴交于,两点若直线斜率为时, (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2)试问以为直径的圆是否经过定点(与直线的斜率无关)?请证明你的结论 18.解:( 1)设 直线斜率为时, , , 3 分 ,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6 分 ( 2)以为直径的圆过定点 设,则,且,即 , 直线方程为, 直线方程为, 9 分 以为直径的圆为, 即 12 分 , , 令,解得, 16 / 33 以为直径的圆过定点 16 分 (苏州期末)如图,已知椭圆,点 B 是其下顶点,过点 B 的直线交椭圆 c 于另一点 A( A 点在轴下方),且线段 AB 的中点 E 在直线上 ( 1)求直线 AB的方程; ( 2)若点 P 为椭圆 c 上异 于 A, B 的动点,且直线 AP, BP分别交直线于点 m, N,证明: omoN为定值 解:( 1)设点 E( m, m),由 B( 0, 2)得 A( 2m, 2m+2) 代入椭圆方程得,即, 解得或(舍) 3 分 所以 A(,),故直线 AB的方程为 6 分 ( 2)设,则,即 设,由 A, P, m 三点共线,即, , 又点 m 在直线上,解得 m 点的横坐标, 9 分 设,由 B, P, N 三点共线,即, , 点 N 在直线上,解得 N 点的横坐标 12 分 所以 omoN=2 16 分 (淮安宿迁摸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 :,设是椭圆上的任一点,从原点向圆:作两条切线,分别交椭17 / 33 圆于点, . ( 1)若直线,互相垂直,求圆的方程; ( 2)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并记为,求证:; ( 3)试问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 1)由圆的方程知,圆的半径的半径, 因为直线,互相垂直,且和圆相切, 所以,即, 1 分 又点在椭圆上,所以, 2分 联立 ,解得 3 分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4 分 ( 2)因为直线:,:,与圆相切, 所以 ,化简得 6 分 同理, 7 分 所以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 分 因为点在椭圆 c 上,所以,即, 所以,即 10 分 ( 3 ) 是 定 值 , 定 值 为36, 11 分 18 / 33 理由如下: 法 一 : 是 定 值 , 定 值 为36, 11 分当直线不落在坐标轴上时 ,设 , 联立解得 12 分 所以, 同理,得,由, 所以 13 分 15 分 (ii)当直线落在坐标轴上时 ,显然有, 综上: 16 分 法二: (i)当直线不落在坐标轴上时 ,设 , 因为,所以 ,即, 因为在椭圆 c 上,所以,即, 所以, 整理得,所以, 所以 14 分 (ii)当直线落在坐标轴上时 ,显然有, 综上: 16 分 (南京盐城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椭圆 E:x2a2 y2b2 1(a b 0)的离心率为 22,直线 l: y 12x与19 / 33 椭圆 E 相交于 A, B 两点, AB 25 c, D 是椭圆 E 上异于 A,B 的任意两点,且直线 Ac, BD 相交于点 m,直线 AD, Bc 相交于点 N ( 1)求 a, b 的值; ( 2)求证:直线 mN的斜率为定值 解:( 1)因为 e ca 22,所以 c2 12a2,即 a2 b2 12a2,所以 a2 2b2 2 分 故椭圆方程为 x22b2 y2b2 1 由题意,不妨设点 A 在第一象限,点 B 在第三象限 由 y 12x, x22b2 y2b2 1,解得 A(233b, 33b) 又 AB 25,所以 oA 5,即 43b2 13b2 5,解得 b2 3 故 a 6, b 3 5 分 ( 2)方法一:由( 1)知,椭圆 E 的方程为 x26 y23 1,从而 A(2, 1), B( 2, 1) 当 cA, cB, DA, DB斜率都存在时,设直线 cA, DA的斜率分别为 k1, k2, c(x0, y0),显然 k1k2 从而 k1kcB y0 1x0 2y0 1x0 2 y02 1x02 4 3(1 x026) 1x02 4 2 x022x02 412 所以 kcB 12k1 8 分 同理 kDB 12k2 20 / 33 于是直线 AD的方程为 y 1 k2(x 2),直线 Bc的方程为 y 1 12k1(x 2) 由 y 1 12k1(x 2), y 1 k2(x 2),解得 x 4k1k2 4k1 22k1k2 1, y 2k1k2 4k2 12k1k2 1 从而点 N 的坐标为 (4k1k2 4k1 22k1k2 1, 2k1k2 4k2 12k1k2 1) 用 k2代 k1, k1 代 k2得点 m 的坐标为 (4k1k2 4k2 22k1k2 1, 2k1k2 4k1 12k1k2 1) 11 分 所以 kmN 2k1k2 4k2 12k1k2 1 2k1k2 4k112k1k2 14k1k2 4k1 22k1k2 1 4k1k2 4k2 22k1k2 1 4(k1 k2)4(k2 k1) 1 即直线 mN的斜率为定值 1 14 分 当 cA, cB, DA, DB中,有直 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根据题设要求,至多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 故不妨设直线 cA的斜率不存在,从而 c(2, 1) 仍然设 DA的斜率为 k2,由 知 kDB 12k2 此时 cA: x 2, DB: y 1 12k2(x 2),它们交点 m(2, 1 2k2) Bc: y 1, AD: y 1 k2(x 2),它们交点 N(2 2k2, 1), 从而 kmN 1 也成立 21 / 33 由 可知,直线 mN的斜率为定值 1 16 分 方法二:由( 1)知,椭圆 E 的方程为 x26 y23 1,从而A(2, 1), B( 2, 1) 当 cA, cB, DA, DB斜率都存在时,设直线 cA, DA的斜率分别为 k1, k2 显然 k1k2 直线 Ac的方程 y 1 k1(x 2),即 y k1x (1 2k1) 由 y k1x (1 2k1), x26 y23 1 得 (1 2k12)x2 4k1(1 2k1)x 2(4k12 4k1 2) 0 设点 c 的坐标为 (x1, y1),则 2x1 2(4k12 4k12)1 2k12,从而 x1 4k12 4k1 22k12 1 所以 c(4k12 4k1 22k12 1, 2k12 4k1 12k12 1) 又 B( 2, 1), 所以 kBc 2k12 4k1 12k12 1 14k12 4k1 22k121 2 12k1 8 分 所以直线 Bc的方程为 y 1 12k1(x 2) 又直线 AD的方程为 y 1 k2(x 2) 由 y 1 12k1(x 2), y 1 k2(x 2),解得 x 4k1k2 4k1 22k1k2 1, y 2k1k2 4k2 12k1k2 1 从而点 N 的坐标为 (4k1k2 4k1 22k1k2 1, 2k1k2 4k2 12k1k2 1) 用 k2代 k1, k1 代 k2得点 m 的坐标为 (4k1k2 4k2 22k1k222 / 33 1, 2k1k2 4k1 12k1k2 1) 11 分 所以 kmN 2k1k2 4k2 12k1k2 1 2k1k2 4k112k1k2 14k1k2 4k1 22k1k2 1 4k1k2 4k2 22k1k2 1 4(k1 k2)4(k2 k1) 1 即直线 mN的斜率为定值 1 14 分 当 cA, cB, DA, DB中,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根据题设要求,至多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 , 故不妨设直线 cA的斜率不存在,从而 c(2, 1) 仍然设 DA的斜率为 k2,则由 知 kDB 12k2 此时 cA: x 2, DB: y 1 12k2(x 2),它们交点 m(2, 1 2k2) Bc: y 1, AD: y 1 k2(x 2),它们交点 N(2 2k2, 1), 从而 kmN 1 也成立 由 可知,直线 mN 的斜率为定值 1 16分 (南京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设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 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右准线 l: x m 1与 x 轴的交点为 B, BF2 m ( 1)已知点 (62, 1)在椭圆 c 上,求实数 m 的值; ( 2)已知定点 A( 2, 0) 23 / 33 若椭圆 c 上存在点 T,使得 TATF1 2,求椭圆 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当 m 1 时,记 m 为椭圆 c 上的动点,直线 Am, Bm分别与椭圆 c 交于另一点 P, Q, 若 Am AP , Bm BQ ,求证: 为定值 解:( 1)设椭圆 c 的方程为 x2a2 y2b2 1(a b 0) 由题意,得 a2c m 1, (m 1) c m,解得 a2 m 1, b2 m, c 1 所以椭圆方程为 x2m 1 y2m 1 因为椭圆 c 过点 (62, 1),所以 32(m 1) 1m 1, 解得 m 2 或 m 12(舍去) 所以 m 2 4 分 ( 2) 设点 T(x, y) 由 TATF1 2,得 (x 2)2 y2 2(x 1)2 y2,即 x2 y2 2 6 分 由 x2 y2 2, x2m 1 y2m 1,得 y2 m2 m 因此 0m2 mm ,解得 1m2 所以椭圆 c 的离心率 e 1m 133 ,22 10 分 (方法一) 设 m(x0, y0), P(x1, y1), Q(x2, y2) 24 / 33 则 Am (x0 2, y0), AP (x1 2, y1) 由 Am AP ,得 x0 2 (x1 2), y0 y1 从而 x0 x1 2( 1) , y0 y1 12 分 因为 x022 y02 1,所以 x1 2( 1)22 (y1)2 1 即 2(x122 y12) 2( 1)x12( 1)2 1 0 因为 x122 y12 1,代入得 2( 1)x132 4 1 0 由题意知, 1 , 故 x1 3 12,所以 x0 32 同理可得 x0 32 14分 因此 32 32, 所以 6 16 分 (方法二)设 m(x0, y0), P(x1, y1), Q(x2, y2) 直线 Am的方程为 y y0x0 2(x 2) 将 y y0x0 2(x 2)代入 x22 y2 1,得 (12(x0 2)2y20)x2 4y20x 4y20 (x0 2)2 0(*) 25 / 33 因为 x022 y02 1,所以( *)可化为 (2x0 3)x2 4y20x 3x20 4x0 0 因为 x0x1 3x20 4x02x0 3,所以 x1 3x0 42x03 同理 x2 3x0 42x0 3 14 分 因为 Am AP , Bm BQ , 所以 x0 2x1 2 x0 2x1 2 x0 2 3x0 42x0 3 2 x0 23x0 42x0 3 2 (x0 2)(2x0 3)x0 2 (x0 2)(2x0 3) x0 2 6 即 为定值 6 16 分 (盐城三模)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中,椭圆的离心率为,直线与轴交于点,与椭圆交于、两点 .当直线垂直于轴且点为椭圆的右焦点时,弦的长为 . ( 1)求椭圆的方程; ( 2)若点的坐标为,点在第一象限且横坐标为,连结点与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另一点,求的面积; ( 3)是否存在点,使得为定值?若存在,请指出点的坐标,并求出该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 1)由,设,则,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因直线垂直于轴且点为椭圆的右焦点,26 / 33 即,代入椭圆方程,解得,于是,即, 所 以 椭 圆 的 方 程为 5 分 ( 2)将代入,解得,因点在第一象限,从而, 由点的坐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解得, 又过原点,于是,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 10 分 ( 3)假设存在点,使得为定值,设, 当直线与轴重合时,有, 当直线与轴垂直时, 由,解得, 所 以 若 存 在 点 , 此 时 , 为 定 值2.12 分 根据对称性,只需考虑直线过点,设, 又设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联立方程组, 化简得,所以, 又, 所以, 将上述 关系代入,化简可得 . 综 上 所 述 , 存 在 点 , 使 得 为 定 值27 / 33 216 分 第 56课综合应用(最值、范围) 1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则 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苏锡常镇二模)已知为椭圆上的动点,为圆的一条直径,则的最大值为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直线过椭圆的右焦点,且交椭圆于,两点 (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2)已知点,连结,过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设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试探索当变化时,是否存在一条定直线,使得点恒在直线上? 若存在,请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解:( 1)由题设,得解得从而,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4 分 ( 2)令,则,或者, 当,时,;当,时, 所以,满足题意的定直线只能是 6 分 下面证明点恒在直线上 设,由于垂直于轴,所以点的纵坐标为,从而只要证明在直线上 8 分 由得, 28 / 33 , , 10 分 , 13 分 式代入上式,得,所以 15 分 点恒在直线上,从而直线、直线与直线三线 恒过同一点, 所 以 存 在 一 条 定 直 线 : 使 得 点 恒 在 直 线上 16 分 (镇江期末)已知椭圆的右焦点,离心率为,过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设,的中点分别为, ( 1)求椭圆的方程; ( 2)证明:直线必过定点,并求出此定点坐标; ( 3)若弦,的斜率均存在,求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则, 3 分 椭圆的方程为 4 分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趋势分析面试题库及答案精 编
- 2025-2030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报告
- 2025-2030土地市场预测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分析报告
- 公务员考试写作技巧:精 编文库面试题目集及解答
- 2025年医院护理部化疗药物安全输注考试题(答案)
- 2025年无偿献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传输带输送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公共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南师附中ib班数学试卷
- 语言接触与混合语现象-洞察及研究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咨询行业流程管理制度
- JG/T 210-2018建筑内外墙用底漆
- 2025叉车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度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评审计划
- 2025年中国不锈钢宽幅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支气管镜检查技术》课件
- 解读2025年金融行业的重要事件试题及答案
- 建筑吊篮培训课件
- 企业差旅费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