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_第1页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_第2页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_第3页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_第4页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 【内容摘要】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自由、独立地表达情感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当前学生造句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用词不当,句子的逻辑性不强,句式单调等。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教学中能提供帮助。 【关键词】造句问题训练 “ 我聚精会神的发呆。 ” “ 雷锋叔叔是个所向无敌的人。 ” “ 几年不见,我老弟长得膘肥体壮,都快认不出了。 ” “ 我们的班长 和蔼可亲的对我说: 小栋,你还没交作业哦。 ” “ 上语文课时,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讨论,我和同桌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 这是笔者任教的四年级学生在作业和单元测验卷里的部分造句。这些句子,一看就知道学生没有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许与笔者在授课时没有详细析词有关。近年来,造句这种测试题型已经不常见,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老师都没有把它当做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有2 / 7 老师认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造句教学是渐行渐远,甚至可以消亡了。而笔者认为,这是对新语文课程标准的 错误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 这和原来的教学大纲理念上是有不同的,它更注重的是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交际的需要。那么,在这样的要求下,句子作为习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应该着重训练了。当然, “ 检验同学们是否准确理解了词义并能正确运用该词 ” ,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造句教学中需要落 实的根本。所以,在遭遇了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句子后,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调整和改正。 一、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 让学生明白词义是造好句子的前提。很多学生理解词义多是靠词典的解释,似懂非懂,所以才会闹出笑话。因此,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除了查字典理解生词,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最好能写上两三个意思相近的词或一个句子。只要在课堂上一提问,学生有没有认真去完成一目了然,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大部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3 / 7 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有些学生虽然理解了词义,让他说一个句 子出来,他一下子也会无从下手,还是需要老师在一旁创设情境加以引导。 例如讲到全神贯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我请学生用 “ 全神贯注 ” 说一句话,个别反应快的就说: “ 我全神贯注的听课。 ” 我表示太简单了。于是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再请两名学生演一演,然后让学生再造句。 “ 张老师上的课很精彩,我全神贯注的听着,外面下雨了也不知道。 ”“ 妈妈在全神贯注的研究新买来的手机,菜烧焦了也不知道。 ”“ 我在全神贯注的看新买来的书,妈妈喊我吃饭我也没听见。 ” 我再问: “ 与 全神贯注 意思 相近的词有哪些? ”“ 聚精会神 ” , “ 专心致志 ”“ 目不转睛 ”“ 一心一意 ” 我调侃: “ 那你们还会造出 我聚精会神的发呆 这样的句子吗? ” 全班哄堂。 只有对词语有了深刻的感受,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造出好的句子来。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的学生在造句时,只考虑词语本身,而不太注意句子的逻辑性,显得不合事理。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有一个 “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这样的句子。我让学生仿照说一句,4 / 7 有学生说 “ 在家里,我时而吃饭,时而睡觉,时而写作 业,时而看玩游戏,结果被妈妈骂。 ” 我说: “ 你这个句子很特别!你能现场给我们大家示范一下吗? ” 这学生才演了一半就不好意思的停下了,显然也觉得不太合理。 怎样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我认为可以多用关联词语去造句。在讲授课文时,只要文本中出现了关联词,我都会让学生模仿练说句子。如要求学生用 “ 因为 所以 ” 造句时,我先完成前半部分,让学生补充。 “ 因为他不认真学习 ” ,有的学生补充 “ 所以成绩下降了 ” ,有的补充 “ 所以老师批评了他 ” ,还有的补充 “ 所以他的爸妈很生气 ” 。又如用 “ 非 .不可 ” 造句,我启发学生:有哪些情况使我们 “ 非好好学习不可? ” 有的学生造出了 “ 要想成绩优秀非好好学习不可。 ”“ 要想做三好学生,非好好学习不可。 ”“ 要想考上大学非好好学习不可。 ” 这时我再让他们汇总,于是就有了 “ 妈妈总是对我说: 嘉俊啊!你要想成绩优秀,要想做三好学生,要想考上大学,现在非好好学习不可了。 ” 再如 “ 不但 还 ” ,很多学生都是造 “ 她不但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 四年级还造这样的句子,显然单调了。于是我启发他们,除了在班里,在家里或社会中有没有可以用上这个关联词的?很快,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句子 “ 今天我在家不但 帮了妈妈做饭,还和爸爸一起了打扫房间。 ”“ 昨天在超市里,妈妈不但给我买了好吃的零5 / 7 食,还给我买了学习机。 ”“ 今天早上天气还好好的,现在不但刮起了风,还下起了大雨。 ” 这样的训练,学生还是很有兴趣的。 三、鼓励学生百花齐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 “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 所以,要使学生造出的句子有活力,有新意,表现出生活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记,教师不但自己要具有创新意识,更要鼓励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在造句教学时我不断强 调: 1在内容上,要求学生尽量一词造多个句子,避免雷同。我平时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其他同学已造过的句子我不造,我要别出心裁地造别人没造过的句子。对于与众不同的句子,我高调给予表扬鼓励,而对于那些内容雷同或抄袭的句子则要求重造。 2在感情色彩上,要求学生一词造多句。有些词既可以作褒义词,又可以做贬义词,对于这类词,在指导学生造句时,要从感情色彩上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 “ 骄傲 ” 这个词,学生更熟练运用它的贬义,对它的褒义,似乎反应不过来。于是我举例: “ 中国的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 ,我们是不是感到很 ? ” 学生马上领悟过来,纷纷发言,“ 经过我的努力,这次语文测验我考了 98 分,妈妈夸我真6 / 7 棒,还说我是她的骄傲。 ”“ 今天我为自己是永一小学的学生骄傲,明天我要让学校为我骄傲。 ” 嗬,广告词都用上了。 3在句式上,要求学生一词造多句。同一个词,可以造陈述句,也可以造反问句;可以造比喻句,也可以造拟人句,甚至夸张句。 例如 “ 敬佩 ” 这个词,有学生说: “ 张老师上课精彩,知识渊博,真让我敬佩。 ” 我给予肯定后提示,能不能换一种句式?沉默一会后,就有了 “ 张老师上课精彩,知识渊博,怎能让我不 敬佩她? ”“ 张老师上课精彩,知识渊博,我不得不敬佩她。 ”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造,而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擅用手中的那把钥匙。 其实,在造句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教师用心去引导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灵感,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