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1页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2页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3页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4页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12文言文阅读,命题解读由近六年考题分析可以看出,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一直是字词含义、句子的翻译、朗读节奏划分、对语段内容的分析理解、对选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对写作特点的分析。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题目以主观题为主,主要有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理解运用等。考查重点一直是字词含义、句子的翻译、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对语段内容的分析评价。一般解释4个词语,翻译3个句子,理解分析12个问题。课内部分一、2017泰安,第1417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见本书P81。二、2016泰安,第1417题,8分送东阳马生序,见本书P77。三、2015泰安,第182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见本书P123。四、2014泰安,第2225题,8分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见本书P101。五、2013泰安,第2225题,8分曹刿论战,见本书P121。,课外部分一、2017泰安,第2426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息。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辩不已,乃请曰:“臣所辩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息钱。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阻,育取可行者固行之。(节选自宋史列传五十,有删改)【注】致仕:在官任上退休。除:授予官职。中:陷害。忤(w):违逆,不顺从,不和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盗诚无足虑者_确实,的确_(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_案件,冤案_(3)育论辩不已_停止_(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_坚决,坚定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只是我的能力不够,请皇上罢免我的职务。(2)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吴育)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3)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执行)。3.本文第两段用哪些事分别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分条说明。(4分)向皇上直言进谏,表现了他正直忠诚、富有远见。向皇上建言杀向绶,表现了他不畏权贵、忠心爱民。执政措施简单易行、不容阻挠,表现了他精明果断、处事坚决。坚决办理范仲淹所奏请的合理事宜,表现了他坦荡磊落、公而忘私。,二、2016泰安,2426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即遣左右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政绩优异,远近称之。(选自旧唐书,有改动)【注释】牸(z)牛:母牛。庵:小草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到;到去(2)具言所以详细_(3)妻家不知其故原因,缘故_(4)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全,都_,.,.,.,.,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2)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地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3)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3.本文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张允济政绩优异?请分条说明。(4分)用计帮元武县百姓讨回牛;智捉盗葱者;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三、2015泰安,第2628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承拙斋家传清张惠言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拙斋先生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无佳葩奇卉,可以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己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教之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注释】侷武:空间逼仄、狭小。点笔:圈画改订诗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九试于乡,不得举_任用,选拔_(2)客有至者,则延入_领,邀请_(3)常语学者曰_告诉,对说(4)于身心何所益_好处_,.,.,.,.,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4分)博览群书,身体力行;安贫乐道,不慕荣华;教诲子孙,乐此不疲;喜爱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勤奋著书;热情好客。,四、2014泰安,第2628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释】平事:商量事情。咨嗟:叹息。侪(chi):同辈,同类的人。子母:利息和本金。责券:求取证据。橐(tu):口袋,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以善酿致富_凭借,依靠(2)或遣童婢沽_派遣,打发(3)甲逾期不肯偿,将讼_超过_(4)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_快步走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2)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买肉一同吃喝。(3)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唉!卖酒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3.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4分)诚信经营。例如,儿童或女人来买酒,一定要问买酒给谁喝。乐于助人。例如,为别人还债。善解人意。例如,担心客人不能尽情吃喝,采用了与客人赌博赢钱买酒买肉的方式待客。智慧理家。例如,无事在家与三子终日博,保护自己的家产。,五、2013泰安,第2628题,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陶侃留客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kn)室如悬磬(qng),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卖得数斛(h)米,斫(zhu)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顾荣诸人,大获美誉。,【注释】酷贫:非常贫困。范逵:人名。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斫:用刀斧砍。剉:同“锉”,割。荐:草垫。其:指代陶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同郡范逵素知名_向来,一向(2)悉割半为薪_柴,柴禾_(3)明旦去_天亮,早晨(4)侃犹不返_回去_,.,.,.,.,2.翻译下列句子。(6分)(1)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2)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3)路已远,君宜还。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为难时,陶母竭尽所有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六、2012泰安,第2628题,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哀溺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大货:非常多的财物。大氓:有钱有势的人。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永之氓咸善游_都_(2)中济,船破,皆游_渡,渡河(3)有顷,益怠_疲惫_(4)又摇其首。遂溺死_于是,就_,.,.,.,.,2.翻译下列句子。(6分)(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2)何不去之!为什么不丢掉它呢?(3)汝愚之甚,蔽之甚!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考点聚焦突破一、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3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考点1理解文章内容6年6考1.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醉翁亭记不仅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游记,也是一篇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B.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起游赏宴饮的乐趣。C.欧阳修虽然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但他主要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D.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思路点拨】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技法点拨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目的在于检测考生整体阅读理解的能力。较之其他题型,此类题明显具有综合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因为完成这类题,既要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通晓文义,又需分清主次,领会文章的主旨。解这类题,必须先通读全文,分清主次,正确地领会文意,然后比较作答。,考点2划分句子节奏6年未考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思路点拨】“水声潺潺”是指潺潺的流水声;“而”是连词,表修饰;“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是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两峰之间泻出者”。根据词意及句子结构可划分出朗读节奏。技法点拨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朗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语气停顿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理解文,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以下六种情况应注意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谓宾之间要停顿。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如“妻子”。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书谢御史(节选)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皆奉筇屐迎。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注释】九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考点3解释文言词语6年6考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莫敢诘_没有人(谁)_(2)汝敢笞我_用竹板打_(3)假他事削其籍以归_借_,技法点拨解释文言实词的方法,考点4翻译句子6年6考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宰相和掌权,权势重,气焰嚣张。(2)此车岂复堪宰相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